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傑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傑書 (滿語:ᡤᡳᠶᡝᡧᡠ,穆麟德:Giyešu,太清:Giyexu;1645年-1697年),禮親王代善孫,祜塞第三子,康熙帝堂兄。順治六年(1649年),次兄精濟逝世,傑書襲爵封為郡王。順治八年(1651年),加封號為康郡王。

順治十六年(1659年),因其伯父巽親王滿達海被追論前罪,最終被追奪諡法及碑文,降爵為貝勒。滿達海之子常阿岱亦因父罪而被降爵為貝勒,禮親王一系的爵位由傑書承襲為康親王。康熙初、中期將領,正白旗督統,奉命大將軍,平定耿精忠叛亂,逐回台灣。康熙三十六年卒,諡號「良」。

降耿精忠

康熙十三年六月,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軍前往浙江,剿耿精忠,隨軍有固山貝子傅喇塔,將軍賴塔、副都統喇哈、紀爾他布參贊軍務。同年九月,傑書抵浙江金華,耿精忠已攻占浙江南部溫州、處州等地。不久,耿部下都督徐尚朝率五萬大軍攻金華,進犯浙江腹地。傑書命都統巴雅爾、副都統馬哈達迎拒,殺吳榮先,殲敵二萬。十二月,徐尚朝率五萬兵進攻金華城南十二里莊,巴雅爾與總兵陳世凱拒戰,破敵於積道山,收復永康、縉雲二縣。傑書於上虞縣敗方懋功;於義烏、武義敗馮公輔,並收復二縣。

十四年,傑書遣副都統馬哈達、總兵官李榮於桃花嶺擊敗沙有祥,收復處州。又遣副都統穆和林等收復仙居城。十五年,傑書兵進浙江,直搗福建,此時漳州、泉州,耿軍糧餉不足。同年九月,收復建陽,招降建寧、延平二府。耿精忠大勢已去,派兒子耿顯祚見傑書,告知願降之意。不久,耿精忠親自到傑書軍前投誠。十月,傑書入福州,平定耿精忠叛亂。

打敗鄭經

康熙十五年十月,部將許耀率三萬兵攻福州。傑書派都統拉哈達率兵大敗鄭軍,收復寧化、清流、長汀等七縣。十六年正月,拉哈達、賴塔等在白茅山、太平山等地連敗鄭軍,收復興化府。二月,收復泉州、漳州二府,福建大部平定。四月,傑書沿用「剿撫並用」方針,修書一封,招撫退守廈門的鄭經。鄭不歸降,傑書準備進剿,又薦漢軍旗人姚啟聖為福建總督。十九年,鄭軍潰敗,廈門、金門、銅山先後被清兵收復,鄭經率殘部逃回台灣。

文學之中

傑書在多部文學著作中皆被提及,包括:

二月河歷史小說《康熙皇帝》 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 中央電視台連續劇《施琅大將軍》 無線電視劇集《食為奴》李家鼎飾演 傑書 禮親王世系 清太祖世系的分支 逝世於: 1697年 王室頭銜 前任: 堂兄多羅懷憨貝勒常阿岱 禮親王 任職期間:1659年-1697年 繼任: 子康悼親王椿泰 參考文獻

清史稿 以上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書中描述

【1】康熙見十二名小太監中死剩四人,說道:「你們都親眼瞧見了,鰲拜這廝犯上作亂,竟想殺我。」四個小監驚魂未定,臉如土色,有一人連稱:「是,是!」其餘三人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康熙道:「你們出去,宣我旨意,召康親王傑書和索額圖二人進來。剛才的事,一句話也不許提起,若有泄漏風聲,小心你們的腦袋。」四名小監答應了出去。

【2】康親王傑書稟承康熙之意,囑咐眾人道:「皇上仁孝,不欲殺戮太眾,驚動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因此鰲拜大逆不道之事,不必暴之於朝,只須將他平素把持政事、橫蠻不法的罪狀,一樁樁的列出來便是。」王公大臣齊聲稱頌聖德。

【3】康熙來到書房,康親王傑書和索額圖進來啟奏,說道會同王公大臣,已查明鰲拜大罪一共三十款。康熙頗感意外,道:「三十款?有這麼多?」康親王道:「鰲拜罪孽深重,原不止這三十款,只是奴才們秉承皇上聖意,從寬究治。」康熙道:「這就是了,哪三十款?」

【4】康熙走到大雄寶殿,康親王傑書帶着驍騎營都統察爾珠、御前侍衛正總管多隆,以及索額圖等隨駕大臣、前鋒營都統、護軍營都統等都候在殿中,見皇帝出來,跪下參見。群臣站起後,偷眼見小皇帝眼圈甚紅,顯是大哭過一場,均感詫異。

【5】韋小寶忽然想起,曾聽小皇帝說過,滿洲太祖皇帝當年立了四個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韋小寶當然記不清四個貝勒的名字。)四個貝勒當時都有大權,頗有紛爭,後來四貝勒皇太極得大貝勒代善支持,才壓倒了對方,接承大位。因此代善一系,頗有權勢,康親王傑書就是代善的後人。

【6】諸王公大臣傳閱奏章後,康親王傑書說道:「回皇上:依奴才愚見,三藩懇求撤藩,均非出於本心,似乎是在試探朝廷。」康熙道:「何以見得?你且說來。」傑書道:「三道奏章之中,都說當地軍務繁重,不敢擅離。既說軍務繁忙,卻又求撤藩,顯見是自相矛盾。」康熙點了點頭。

【7】等了大半個時辰,內班宿衛開了殿門,只見康親王傑書、明珠、索額圖等一個個出來。眾大臣見到韋小寶,都是微笑着拱拱手,誰也不敢說話。太監通報進去,康熙即刻傳見。

【8】出得宮來,康親王傑書、李雷、明珠、索額圖、勒德洪、杜立德、馮溥、圖海、王熙、黃機、吳正治、宗德宜等滿漢大臣都候在宮門外,紛紛上前道喜,擁着他前去銅帽兒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