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峰市林東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林东一中)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峰市林東第一中學(林東一中)與共和國同齡,是一所普通高級中學,創建於1949年。其前身是內蒙古自治學院昭盟分院,後改名為熱河省立昭盟中學,1955年正式定名為「林東第一中學」。林東一中以其超前的教育理念、現代化的辦學條件、系統科學的學校管理、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被社會各界讚譽為「草原名校,智慧搖籃」[1]

辦學條件

林東一中非常重視 基礎設施建設,隨着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巴林左旗黨委、政府以及巴林左旗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林東一中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2004年以來,學校在原有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公寓樓、食堂餐廳的基礎上,又新建了食堂餐廳樓、圖書館樓、教工住宅樓,開闢了南校區。現在的教學設施設備,有理化生實驗室10個,儀器庫6個,計算機教室3個,電子資料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 微格教室1個、 多功能廳1個,報告廳2個,多功能視聽型語音教室2個,籃球場10個,排球場9個,網球場2個,乒乓球館750平米,學生體操館500平米,教工健身館520平米。綜合樓內設有校史館、音樂教室、美術活動課教室、音樂排練廳、地理實驗室、天文台以及各科活動課教室。裝備了100多人的銅管樂隊和鼓樂隊。學校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並開闢了兩個大型學生閱覽室。建起了包括數字化教學、電視轉播、有線廣播在內的「 三網合一」的校園網,為全體一線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所有的教室都安裝了大屏幕投影儀。合理的校園建築,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林東一中步入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校園文化

文明幽雅的物質環境,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爭創一流的文化傳統,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全員參與的民主管理,嚴謹求實的校風學風,構成了林東一中 校園文化的科學內涵。林東一中的校園文化特色形成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1999年《內蒙古教育》第十期曾經做過這樣的報道:「林東一中,赤峰市校園文化的發源地, 高揚着勵精圖治,爭創一流的校園精神,在遼上京的故土上,矗立起令巴林左旗人驕傲的當代文明。」幾年過去了,林東一中校園文化的內涵更加豐富,特色愈加鮮明,人文精神瀰漫校園。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 三風」建設為核心的師生精神風貌,展現了時代特色。二是校園景點內涵豐富,寓意明確,發揮着「第二支教師隊伍」的育人功能。三是校園內學生社團活躍,活動豐富多彩,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四是校園內布局合理的建築基本滿足了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

師資隊伍

林東一中始終非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樹立 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楷模形象,另一方面在學歷補償教育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投入,鼓勵教師報考教育碩士研究生。學校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舉辦「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53名教師獲得了結業證書。長期堅持教師隊伍的 校本培訓,積極開展「五個一」活動,實施「青藍工程」和「名師工程」。截至2008年,已有四十幾名教師被評為旗級十佳園丁、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二十幾名教師獲市級以上教學能手稱號或被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以上先進工作者,四十幾名教師被評為市級、區級、國家級骨幹教師、德育工作先進個人或優秀教師。一支德才兼備、愛崗敬業、樂於學習、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結構合理的教師群體在該校已經初步形成[2]

視頻

赤峰市林東第一中學 相關視頻

林東一中60年校慶
林東一中文明校園風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