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脆葉軸果蕨(蹄蓋蕨科 軸果蕨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脆葉軸果蕨(蹄蓋蕨科 軸果蕨屬植物))

是蹄蓋蕨科軸果蕨屬植物,育葉長達2.2米;葉柄長達1.1米,基部直徑可達7毫米,褐色或栗褐色,向上漸變為淺禾稈色;葉片三角形,長達1.25米,基部寬達1米,先端長漸尖,下部三回羽狀-末回小羽片羽裂;

脆葉軸果蕨(學名:Rhachidosorus blotianus Ching)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脆葉軸果蕨
  • 拉丁學名:Rhachidosorus blotianus Ching
  • 界 :植物界
  • 門 :蕨類植物門
  • 綱 :蕨綱
  • 亞 綱:薄囊蕨亞綱
  • 目 :真蕨目
  • 科 :蹄蓋蕨科
  • 屬 :軸果蕨屬
  • 種 :脆葉軸果蕨
  • 分布區域:廣西西南部

形態特徵

植物形態

根狀莖粗壯,直立,直徑達3厘米,木質,褐色,先端有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

葉子形態

羽片約9-10對,斜向上,多為互生,柄長達3.5厘米,基部1-2對最大,長三角形或長卵狀闊披針形,長達70厘米,寬達30厘米,尾狀長漸尖;一回小羽片達19對,互生,柄長達1厘米,斜展,披針形,中部以下的長可達16厘米,基部寬達5厘米,先端尾狀長漸尖,並有粗淺齒,兩側羽狀全裂;裂片達10對,卵形,羽狀淺裂至半裂,彼此以狹翅相連,平展,基部不對稱的闊楔形,上側二回裂片較大,先端也有粗淺齒,或下部有1-4對形似裂片的無柄二回小羽片;二回裂片及二回小羽片的裂片5對以下,先端均有粗淺齒。葉脈下面可見,在自基部向上的裂片或二回裂片上小脈羽狀、二叉至單一。葉干後草質或薄草質,多呈褐綠色,下面色較淺;葉軸禾稈色,有光澤。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及囊群蓋短線形或略向後彎呈新月形,每裂片1條,在具羽狀脈的基部裂片或末回裂片上常有1-2對;囊群蓋成熟時由淺灰色變為淺褐色。孢子周壁形成少數闊片狀褶皺。 [1]

生長環境

脆葉軸果蕨生於山箐常綠闊綠林下,海拔700-1350米。脆葉軸果蕨分布於廣西西南部(百色八角山)貴州中部(貴定紫雲)雲南東南部(廣南、金平、綠春)及南部(西雙版納、孟連)。也分布於越南北部(沙巴、高平、涼山一帶)。模式標本采自越南北部

軸果蕨屬(學名:Rhachidosorus)

軸果蕨屬現知7種,大多分布於中國熱帶亞熱帶地區,向東分布到日本菲律賓,向南經越南達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參考文獻:中國植物志:03(2):267

植物形態

中等大小或相當大的土生或生於岩石隙的常綠植物。根狀莖直立或橫臥至橫走,先端和葉柄基部被褐色、披針形、全緣的長鱗片;葉簇生,少為遠生至近生。

葉子形態

能育葉長可達2米;葉柄淡禾杆色,罕為紅褐色,常與葉片近等長,基部不加厚,疏被鱗片,向上通體光滑;葉片大,草質,兩面光滑,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頂部羽裂漸尖,下部二至三回羽狀一小羽片或末回小羽片羽裂;羽片互生,斜展,有柄;小羽片上先出,漸尖頭,基部不對稱或近對稱;裂片上先出,鈍頭,下部的通常基部不對稱;末回裂片邊緣略有小鋸齒或淺圓齒,有時全緣。葉脈分離,明顯,側脈在末回裂片上多二叉或羽狀,少為單一。羽軸上面略具淺縱溝,兩側邊稍隆起。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短線形,或略呈新月形,單生於末回裂片基部上出小脈上側,通常每裂片1條,在具羽狀脈的裂片上常有1-2對,緊靠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主脈,彼此幾並行;囊群蓋與孢子囊群同形,單生,厚膜質,稍膨脹,初為淺灰色或灰綠色,後多變為淺褐色,全緣,宿存。孢子兩面型,赤道面觀半圓形,周壁明顯,稍透明,表面不平,具規則或不規則疣狀紋飾,其投影呈環形,或周壁形成少數闊片狀褶皺。

所有物種

  1. 脆葉軸果蕨
  2. 台灣軸果蕨
  3. 喜鈣軸果蕨
  4. 雲貴軸果蕨
  5. 軸果蕨
  6. 軸果蕨屬

[2]

染色體

染色體基數x=40。

屬的模式種

Rhachidosorus mesosorus ( Makino) Ching——Aspidium mesosorus Makino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