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蠟梅 (蠟梅科、蠟梅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蠟梅 (蠟梅科、蠟梅屬植物))
是蠟梅科、蠟梅屬植物。落葉灌木,高達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圓柱形;鱗芽通常着生於第二年生的枝條葉腋內,芽鱗片近圓形。葉紙質至近革質,卵圓形、橢圓形、寬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有時長圓狀披針形。花着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雄蕊長4毫米,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向內彎,無毛;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厘米,直徑1-2.5厘米,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藥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濕麻木、風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鬱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種子含蠟梅鹼(calycanthine)。野生於中國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廣西、廣東等省區均有栽培。日本、朝鮮和歐洲、美洲均有引種栽培。生于山地林中。蠟梅性喜光,耐乾旱,忌水濕,喜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黏土及鹽鹼地上生長不良,有一定的耐寒性。
目錄
蠟梅(學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蠟梅
- 英 文 名:Winter Sweet
- 拉丁學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 別 名:金梅、臘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木蘭亞綱
- 目 :樟目
- 科 :蠟梅科
- 屬 :蠟梅屬
- 種 :蠟梅
- 命名者及年代:(L.) Link,1822
植物學史
名字由來
蠟梅名稱中有個「臘」字,和蜂蠟的「蠟」字相同。蜂蠟俗稱黃蠟。蠟梅開黃花,原名黃梅。古籍《禮記》上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就叫「蠟」。因當時歲暮為舉行大祭祀之月,故農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蠟梅開於蜡月,故此得名。「蠟」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臘」字,因而蜡月和蠟梅的「蠟」字,可和「臘」字通用。所以蠟梅與臘梅,可以通用。
據王世懋《學圃余疏》考證,在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年)間,王安石曾寫有詠黃梅的詩。後來,在宋哲宗元祜年間(1086-1094年),一代文豪蘇東坡和黃山谷,見黃梅花似蜜蠟,遂將它命名為「蠟梅」,說它「香氣似梅,類女工捻蠟所成,因謂蠟梅」。由此蠟梅名噪一時,鼎盛於京師。後來詩家在詠蠟梅詩中,常在「蠟」字上下工夫做文章,如「蝶採花成蠟,還將蠟染第八章五朵金花——四季花開、四季歌花」等。而據古籍《禮記》:「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就叫「蠟」。因當時歲暮為舉行大祭祀之月,故農曆十二月就叫臘月。而蠟梅開於臘月,故此得名。「蠟」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臘」字,因而臘月和蠟梅的「蠟」和「臘」字通用。所以,蠟梅現在一般寫作臘梅。
蠟梅與梅花(臘梅)歷史
北宋黃庭堅認為蠟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類女功捻蠟所成,京洛人因謂蠟梅」,指出蠟梅花瓣的蠟質特性並為蠟梅定名。《梅譜》里也認為蠟梅顏色酷似蜜蜂營造的釀蜜蜂房,故名蠟梅。歷史上,蠟梅與臘梅的名稱皆有,「臘梅」主要突出花似梅,在寒冬臘月開放的特徵,由於蠟梅與梅花在歷史上曾被混淆為一類,所謂「蠟梅」也有可能指的是臘月里的梅花(Armeniaca mume Sieb.)。「蠟梅」突出其花瓣蠟質、花色黃似蜂房的特性,也是關於該物種最早的定名,能確指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這一物種,應為正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圓柱形,灰褐色,無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鱗芽通常着生於第二年生的枝條葉腋內,芽鱗片近圓形,覆瓦狀排列,外面被短柔毛。葉紙質至近革質,卵圓形、橢圓形、寬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有時長圓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8厘米,頂端急尖至漸尖,有時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圓形,除葉背脈上被疏微毛外無毛。
花着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長5-20毫米,寬5-15毫米,無毛,內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長4毫米,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向內彎,無毛,藥隔頂端短尖,退化雄蕊長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厘米,直徑1-2.5厘米,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近種區別
梅花(臘梅)和蠟梅的共同點
1、都是中國傳統名花,是中國原產,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管理科研工作也歸一起,如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
2、有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二梅」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與文學、藝術及人民生活結下深厚情緣,如有關梅花、蠟梅的故事、傳說、神話、詩詞等都有相連;
3、開花季節都在寒冬早春,具有冰中孕蕾雪中開花的特性,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4、皆有色有香,都是小花,且花形大小相似,花香特殊,能沁人肺腑,令人陶醉。
梅花和蠟梅的區別
1、親緣關係:梅花是薔薇科李屬,蠟梅屬於蠟梅科蠟梅屬;
2、樹型:梅花為喬木,主杆4-10米,蠟梅多是枝幹叢生的灌木,樹高僅能達到2-4米左右;
3、花期:梅花開放在冬末初春,而蠟梅開在初或中冬季,蠟梅開花期約早於梅花2個月(蠟梅在江南各地於寒冬臘月開花,又名臘梅);
4、花色:梅花有粉紅色、紅色、白色等顏色,還有花萼為綠色的綠梅,而蠟梅花色單一,多為黃色;
5、花香:梅花香味清甜,而蠟梅香味濃烈;花質:梅花的「紙」質感很強,蠟梅的「蠟」質感很強,簡單說就是蠟梅的花瓣比較硬,梅花的花瓣比較軟;
6、樹枝葉形:蠟梅均為直枝,而梅花除有直枝外,還有垂枝和龍游形;蠟梅葉片對生,梅花為葉互生;
7、果實形狀:梅花的果實近球形,一果一種,而蠟梅果實為瘦紡錘型,一果多種。
主要品種
素心蠟梅:(『Concolor』『Lutea』)花被片純黃,內輪有接近純色,花較大,香氣濃。
大花素心蠟梅:(『Luteo-grandiflorus』)花被片全為鮮黃色。花大,寬鐘形,徑達3.5-4.2厘米。
磬口蠟梅:(『Grandiflorus』)花較大,徑3-3.5厘米,花被片近圓形,深鮮黃色,紅心;花期早而長;葉也較大,長可達20厘米。
小花蠟梅:(『Parviflorus』)花特小,徑常不足1厘米,外輪花被片淡黃色,內輪花被片具紫色斑紋。
狗牙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var. intermedius Mak.)又稱狗蠅蠟梅, 花小,香淡,花瓣狹長而尖,紅心;多為實生苗或野生類型。
外岡:(『Wai Gang』)叢生灌木,花朵着生密集,外形像荷花,花朵直徑在24-35毫米之間,淺黃色,有濃烈香味,萼片兩側向內收縮,像勺子,也有點像水波紋。花期較早,11月末至翌年1月。
花蝴蝶:(『Hua Hudie』)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碗狀,直徑 19-27毫米,黃色(RHS 6A),有強烈香味,萼片兩側邊緣向內收縮,像勺子,內萼片略帶紫紅色,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揚州黃:(『Yangzhou Huang』)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葉子常常堅持到冬天才凋落,花朵着生密集,碗狀,直徑 22-32毫米,黃色(RHS 12A),有淡淡香味。
綠云:(『Lü Yun』)這類灌木花枝稀疏,花朵外形像盤子,直徑20.0-27.5毫米,淡黃綠色(RHS 2C),有濃烈香味,中央萼片呈狹長的橢圓形,盛放時呈放射狀伸展,先端略向外彎曲,同時邊緣向內收縮,像勺子,長約14.5-16.6毫米,寬約4.8-5.8毫米,花期較遲,從1月至2月。
銀蓓含珠:(『Yingbei Hanzhu』)灌木,花朵着生濃密,外形像中國的「翁」,直徑11.9-14.4毫米,黃白色(RHS 8C/4D),香氣清新,中央萼片呈橢圓形,長約16.6-17.2毫米,寬約7.0-8.4毫米,內萼片略帶紫紅色,花期1月至2月。
草堂韻香:(『Caotang Yunxiang』)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呈碗狀,直徑19.6-29.4毫米,黃色(RHS 4A-6A),有濃烈香味,內萼片呈卵形,略帶紫紅色,花期較早,12月初至翌年1月。
相憶:(『Xiang Yi』)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略呈球狀,中央萼片由倒卵形變成橢圓形,萼片邊緣向內收縮,有點像水波紋,內萼片呈卵形,紫紅色,花期12月中旬至翌年1月末。
歡天喜地:(『Huantian Xidi』)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通常呈碗狀,在花期末呈盤子狀,直徑22.3-26.9毫米,黃色(RHS 4A),有濃烈香味。花朵約有22個萼片,包括同色的內萼片,中央萼片橢圓形,先端鈍圓,呈放射狀向外展開,邊緣向內收縮呈勺狀,內萼片呈卵形,花期12月中旬至翌年2月。
早紅:(『Zao Hong』)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外形像中國的「翁」,萼片邊緣向內收縮呈勺狀,內萼片呈卵形,紫紅色,花期較早,11月中旬至翌年1月。
幸福花香:(『Xingfu Huaxiang』)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通常呈碗狀,在花期末呈盤子狀,有濃烈香味。萼緣略向內收縮,內萼片廣卵形,略帶紫紅色,花期較早,12月至翌年1月。
思念:(『Si Nian』)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呈鈴鐺狀,看起來像玫瑰,呈放射狀向外展開,萼緣略向內收縮,內萼片廣卵形,略帶紫紅色,花期較早,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
黃磬:(『Huang Qing』)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外形像中國的「翁」,黃色(RHS 6A),有香味。萼片邊緣略向內收縮,有細微的波痕,內萼片呈廣卵形,略帶紫紅色,花期較早,12月初至翌年2月初。
金色陽光:(『Jinse Yangguang』)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長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呈喇叭狀,黃色(RHS 6A-7A),有香味。花朵約有20個萼片,萼緣向內收縮,內萼片卵形,略帶紫紅色,花期較早,12月初至翌年2月初。
淺暈金蝶:(『Qianyun Jindie』)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長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呈窄喇叭狀或喇叭狀,有香味。萼緣向內收縮,似波浪,內萼片卵形,邊緣略帶紫紅色,開花期末,內外萼片顏色相同,花期從12月末至翌年2月。
霞染淺玉:(『Xiaran Qianyu』)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呈鈴鐺狀,有輕微香氣。萼緣向內收縮並在中間起伏。內萼片卵形,略帶紫紅色(RHS 71A),花期1月初至2月末。
金陵紅妝:(『Jinling Hongzhuang』)灌木,有着很多中短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呈碗狀,黃色(RHS 6A),有濃烈香味。萼緣向內收縮,內萼片卵形,全呈紅色(RHS 79C),花期12月末至翌年2月中旬。
中山白:(『Zhongshan Bai』)叢生灌木,有着很多中長長度的花枝。花朵着生密集,似荷花,萼緣向內收縮並在中間起伏。內萼片卵形,呈磚石狀,花期1月初至2月末。
主要價值
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藥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濕麻木、風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鬱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種子含蠟梅鹼(calycanthine)。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植物文化
文化特點
傲骨錚錚,為高風亮節
清代李漁在《閒情偶記》中寫道「然而有此令德,亦樂與聯宗」,認為蠟梅和梅花一樣具有傲雪凌霜、堅毅高潔的品格。宋代唐仲友的「凌寒不獨早梅芳,玉艷更為一樣妝。懶着霓裳貪野服,自然仙骨有天香。輕明最是宜風日,冷淡從來傲雪霜。欲識清奇無盡處,中間深佩紫羅囊」以及宋代韓元吉的「風流一樣香仍好,共趁春前臘後開」詩句,都形容蠟梅凌寒開放、飄香如故的特點,猶如品格高潔之士即使遭遇坎坷,卻絕不媚俗的高風亮節。
暗暗遠香,寄思念之情
在查閱題目包含「蠟梅」的211首古詩詞中,統計發現13首提到送別、思鄉、思人的詩詞。前文提到,蠟梅花香忽隱忽現、芬芳馥郁、暗香幽遠,猶如思念之情時而抑制、時而洶湧、恆久綿長。張翥「故人堪寄,折枝代取,江南春信」表達了折枝蠟梅寄思念之情。吳文英「窗下和香封遠訊,牆頭飛玉怨鄰簫」以及「生香遠帶風峭……遠信難封」等詩句都借蠟梅寄託了思念之情。古時以蠟封信,蠟梅之名讓人聯想到「遠訊」,蠟梅飄落又如「飛玉」,加之玉簫悠悠,觸物思人。
類似的詩句還有:喻陟在《蠟梅香》中寫的「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王詵的《花心動(蠟梅)》中提到「算何事、東君用心偏別……斷腸也,繁枝為誰贈折」;李廌《次韻秦少章蠟梅》中的「故人未寄嶺頭信,先報江南春意來」;張孝祥《蠟梅》里的「遙憐未識春消息,乞與一枝教斷腸」。
黃色奕奕,具宗教色彩
在查閱題目包含「蠟梅」的211首古詩詞中,統計發現有26首詩詞提到佛教相關術語,如「禪」「三昧」「佛面」「佛妝」「維摩詰」「黃金仙」「居士意」「僧」「黃金塗」「金仙面」「如來幻化身」「菩薩面」「黃面瞿曇」等。有11首詩詞直接出現「道」字,如「道家裝束」「道家黃」「道人」「道家冠」「老子」「道裝」「佳人道妝」等,另外有13首詩詞提到「黃姑」「金仙」「金童仙」「仙人」「仙女」「仙家」「老仙」「銅仙」「容成子」等詞語。
以蠟梅具佛教色彩舉例分析,宋代唐仲友在《蠟梅十五絕和陳天予韻》詩云「最憐丈室銅瓶里,獨對維摩似病身」。該詩典故出自《維摩詰經》,維摩詰是早期的佛教著名居士,身處五濁世間而不染。《維摩詰經》中還提到「舍利弗,如人入瞻葡林,惟嗅瞻葡,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瞻葡是古印度一種極香的黃花,該段經文大意是指人一入瞻葡花之林,因其花香濃郁而不能嗅到其他雜花野草之味,正如走進維摩詰的丈室,只能聽聞大乘佛法的功德之香。詩人應是把自己比作稱疾的維摩詰,將銅瓶里插貯的蠟梅比作天女抑或芳香的天花。
相關詩文諸如蘇軾的「天工點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宋代張鎡在《病起見瓶中蠟梅偶書》中雲「此機亦似維摩老,何曾真難文殊倒。從茲不病是談禪,命花卻為金色仙」;此外,在《鄭侍郎送蠟梅次韻三首》里也有「欲向都官論一字,略無佳處似詩僧」「香氣惱人眠不着,若為學得定中僧」「枉沐歌詞無用處,維摩詰是在家僧」等表述,同樣是把蠟梅與維摩詰及禪意相關聯。宋代曾幾在《詠蠟梅》里有「洗心無一塵,坐覺香細細」一說;宋代趙蕃在《以蠟梅分供堂頭希盧首座沖南首座惠絕句次韻》里描述「各各聞香獲三昧」,「三昧」是佛教用語,指止息雜念、心神平靜。由此可見,蠟梅因在純潔靜謐的寒冬開放,金黃燦爛的花色如佛面奕奕;芳香幽遠馥郁,如經文中的瞻葡,散發佛法功德之香,而頗具佛教禪意。
不少吟誦蠟梅的詩句還提到了「佛身」「佛祠」和「佛寺」,有些是對蠟梅的比喻,有些則點出了蠟梅的種植位置。宋代唐仲友在《蠟梅十五絕和陳天予韻》寫道「我驚喚作菩提樹,為是如來幻化身」;宋代韓元吉描述蠟梅「應憐雪裡昭君怨,洗盡鉛華試佛妝」;宋代白玉蟾在《蠟梅》里詠嘆其「恍疑菩薩面,初以粉金塗」;宋代陳與義在《蠟梅四絕句》里寫「花房小如許,銅剪黃金塗」,「黃金塗」取自王縉創五台山佛祠,鑄銅為瓦,以黃金塗之的典故。在《蠟梅四絕句》其三中,又有「奕奕金仙面,排行立曉晴。殷勤夜來雪,少住作珠瓔」,「金仙面」取自《涅槃經》,「珠瓔」取自《維摩經》「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近代的郭沫若也有詩句「疑是浮屠丈六身,風飄片片黃金鱗」,疑蠟梅是佛之金丈六身,紛紛飄落的蠟梅花像片片黃金鱗。綜上可見,蠟梅以其凌寒之氣魄、疏朗之風韻、蠟黃之色彩、清雅之芬芳,獲得了無數文人雅士的欣賞,並冠之以具佛性禪心之品,其色似佛面廟宇,其香洗滌心靈,其格似維摩詰潔淨。 [1]
傳說
原來蠟梅並無芳香的氣味。西周鄢國(在今河南鄢陵西北)的國君,很喜歡黃梅花,但嫌其不香。便下令花匠限期讓黃梅吐香,否則全部處死。在束手無策時,一位姓姚的叫化子帶來幾枝臭梅,幫助嫁接在黃梅上。過了一段時間,黃梅花苞發出了陣陣清香。國君龍顏大喜,立即下令把姓姚的花匠召到花園當花工。後來鄢國被鄭國所滅,宮廷一片廢墟。但花園保留下來,成了一條姚家村,專門種養黃梅。
花語:慈愛之心,高尚的心靈。忠實、獨立、堅毅、忠貞、剛強、堅貞、高潔。高風亮節、傲氣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氣、獨立創新。
蠟梅花(中藥材)
拼音注音:Là Méi Huā
別名:臘梅花、黃梅花、鐵筷子花、雪裡花、巴豆花、蠟花
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
出自《本草綱目》;
1.《救荒本草》:蠟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其樹枝條頗類李,其葉似桃葉而寬大,紋微粗,開淡黃花。
2.《綱目》:蠟梅,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蠟梅,小樹、叢枝、尖葉。種凡三種:以子種出不經接者,臘月開小花而香談,名狗蠅梅;經接而花疏,開時含口者,名磬口梅;花密而香濃,色深黃如紫擅者,名檀香梅,最佳。結實如垂鈴,尖長寸余,子在其中,其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蠟梅科植物蠟梅的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採收和儲藏:在花剛開放時採收。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灌叢或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原形態
蠟梅,落葉灌木,高2-4m。莖叢出,多分枝,皮灰白色。葉對生,有短柄,不具托葉,葉片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3-7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或圓形,上面深綠色而光亮,老時粗糙,下面淡綠色,光滑,有時於葉脈上略被疏毛。花先於葉開放,黃色,富有香氣;花被多數,呈花瓣狀,成多層的覆瓦狀排列,內層花被小形,中層花被較大;黃色,薄而稍帶光澤,外層成多數細鱗片;雄蕊5-6個,藥外向;心皮多數,分離,着生於花托的內面;子房卵形,1室。瘦果,橢圓形,深紫褐色,疏生細白毛,內有種子1粒。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較耐寒、耐旱,稍耐陰;喜陽光;忌濕澇。要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為宜。在重粘土和鹼土上生長不良。
2.栽培技術 用種子、嫁攔、扦插、分株等繁殖。種子繁殖:採用育苗移栽。6-7月採收果實,剝出種子,用濕沙貯藏備用。第2年3月播種。取出種子,連沙一起在水裡搓去蠟質,然後播種,苗期注意除草、施肥,培育2年移栽。嫁接繁殖:用實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用切接和靠接最好,3-4月中旬,選取粗壯而較長枝條,除去頂梢,剪成6-7cm長接穗,具芽1-2對,砧木是將苗離地面3-6cm處剪斷,進行切接,塗泥漿,把砧木和接穗封住,經培育3年成株。扦插繁殖:以夏季嫩枝為好,插穗用1×10-4α-萘乙酸浸沾1min後,插在遮蔭的塑料膜棚里較易生根。分株繁殖:2-3月挖取母株發生的分櫱苗栽種。移栽按行株距各約1.3m開穴,每穴栽苗1株。每年在早春和科季,各進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為了促進開花,每年3-4月,把枝條剪短,並摘心去頂。
性狀
1.性狀鑑別 花蕾圓形、短圓形或倒卵形,長1-1.5cm,寬4-8mm。花被片疊合,下半部被多數膜質鱗片,鱗片黃褐色,三角形,有微毛。氣香,味微甜後苦,稍有油膩感。 以花心黃色、完整飽滿而未開放都為佳。
2.顯微鑑別:粉末特徵:
- ①單細胞非腺毛(花被)長至70μm,頂端鈍,壁厚,稍有彎曲。
- ②鱗片表皮細胞多角形,有眾多非腺毛;氣孔少見。
- ③花粉粒棕黃色,類圓形至橢圓形,直徑約40μm,外壁微有縱直紋理,並常見萌發孔2個。
毒性:靜脈注射對小鼠的平均致死量為43.79±1.89mg/kg,對大鼠為17.16±0.82mg/kg。對兔之毒性更強,大約在10-40mg之間,靜脈注射後肯定致死,最大耐受量為7.5mg。
化學成分:蠟梅花的香氣成分,已鑑定31種,計有:乙酸(acetic acid),1,1-二乙氧基乙烷(1,1diethoxy ethane),異戊醇(isoamyl alcohol),1,3-二氧戊環(1,3-dioxolang),雙丙酮醇(diacetone alcohol),3-丁烯-2-酮(3-butene-2-one),葉醇(3-hexen-1-ol),側柏烯(2-thujene),月桂烯(myrc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檸檬烯(limonene),6-甲基-1-辛醇(6-methyl-1-octanol),苯甲醇(benzyl alcohol),羅勒烯(α-ocimene),芳樟醇(linalool),氧化芳樟醇(linalool oxide),松樟酮(pinocamphone),乙酸苄酯(benzyl acetate),萘(naphthalene),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吲哚(1H-indol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王古)(王巴)烯(α-copaene),2,6-二叔丁基對甲苯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香檜酮(sabina detone),苯甲酸(benzoic acid),癸酸(decanoic acid),鄰苯二甲酸叔丁酯(diphenate tertbutyl ester),十二酸(dodecanoic acid),4-癸酮(4-decanone),1,3,5-三丁基六氫-1,3,5-三氮雜苯(1,3,5-tributylhexahydro-1,3,5-triazine)。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羅勒烯,其次是芳樟醇、乙酸苄酯、水楊酸甲酯、側伯烯、檸檬烯及苯甲醇。另含紅豆杉氰甙(taxiphyllin),蠟梅甙(meratin),α-胡蘿蔔素(α-carotene),蠟梅鹼(calycanthine)。
葉含蠟梅鹼,山蠟梅鹼(chimonanthine)。
藥理作用
1.毒性:洋蠟梅鹼可引起哺乳動物之強烈抽搐,作用類似士的寧。靜脈注射對小鼠的平均致死量為43.79±1.89mg/kg,對大鼠為17.16±0.82mg/kg。對兔之毒性更強,大約在10-40mg之間,靜脈注射後肯定致死,最大耐受量為7.5mg。中毒劑量對上述三種動物皆引起興奮,但對蛙可引起抑制。對兔靜脈注射還可降低血糖。對血細胞數目無影響。對離體兔腸、子宮有興奮作用,但對豚鼠子宮作用微弱。在麻醉貓、犬身上可抑制心臟,降低血壓。但有人認為不會引起降壓。夏臘梅鹼對哺乳動物有類似士的寧作用,引起強烈抽搐。靜脈注射對小鼠的平均致死量為43.79±1.89mg/kg,對大鼠為17.16±0.82mg/kg ,兔的最大耐受量為7.5mg。
2.其他作用:給兔靜脈注射可降低血糖。對離體兔腸、子宮有興奮作用。
炮製:揀去殘梗、沙石、土塊。曬乾或烘乾,備用
歸經:肺;胃經
性味:辛;甘;微苦性涼;小毒
注意:濕邪盛者慎用
功能主治:解毒清熱;理氣開郁。主暑熱煩渴;頭暈;胸悶脘痞;梅核氣;咽喉腫痛;百日咳;小兒麻疹;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浸油塗或滴耳。
複方
①治久咳:鐵筷子花三錢。泡開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湯火傷:蠟梅花(以)茶油浸(塗)。(《嶺南採藥錄》) [2]
各家論述
1.《綱目》:解暑,生津。
2.《浙江中藥手冊》:治暑溫胸痞煩渴,小兒麻疹,百日咳。
3.《江蘇植藥志》:治心煩口渴,氣鬱胃悶。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蜡梅 (蜡梅科、蜡梅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參考文獻
- ↑ 蠟梅(蠟梅科、蠟梅屬植物)的信息介紹
- ↑ 蠟梅花(中藥材)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