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榕樹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榕樹葉 原圖鏈接

榕樹葉 榕樹葉別名小格葉,落地金錢性狀乾燥的葉茶褐色,榕樹葉革質,深綠色具光澤,四季常青,樹皮黑褐色,枝條柔軟,具有強大的須狀氣生根。氣生根有的下垂入地,形似支柱;有的蜿蜒下垂,盤根錯節,頗為壯觀。多呈不規則捲曲狀,展開後呈倒卵狀長圓形,長3~8厘米,寬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稍狹,邊全緣,革質。氣微,味淡。[1]

形態特徵

榕樹葉常綠大喬木,榕樹葉革質,深綠色具光澤,四季常青,樹皮黑褐色,枝條柔軟,具有強大的須狀氣生根。高15-25m,胸徑50-70cm。全株有乳汁。榕樹葉老枝上有氣牛根(榕須),下垂,深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7-12mm;托 葉披針形,長約8mm;葉片草質而稍帶肉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 或倒卵形,長3.5一8scm,寬3-4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上面 深綠色,光亮,下面淺綠色,全線或淺波狀;基出脈3條,側脈纖細,3-10對。榕樹葉隱頭花序(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着 生於已落枝葉腋,扁球形,直徑5-10mm,成熟時黃色或微紅 色,基部苞片闊卵形,宿存,無總花梗;雄花、癭花和雌花生於同 一花序托內,花間有少數剛毛,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3,近匙 形,榕樹葉雄蕊1,花葯與花絲等長;瘦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廣匙 形,花柱側生,短;雌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與癭花相似,但較 小,花柱側生,短於子房,柱頭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4-11月。[2]

生長環境

榕樹葉生於海拔400-800m林緣或曠野,野生或植為行道樹,庭院,道旁,低海拔的疏林中。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3]

功效與作用

榕樹葉活血散瘀、解熱理濕、治跌打損傷、慢性氣管炎、流感、百日咳、扁桃體炎、菌痢、腸炎、目赤、清熱祛濕、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風止癢、牙痛。[4]

相關配伍

治婦女經閉,跌打損傷:榕樹葉,焙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錢,每日一次,連服三日。

治眼熱:榕樹葉、黃豆,加片糖少許同煎服。

治風火牙痛:椿樹葉曬乾,塞患牙。
[5]

栽種技術

榕樹栽種一般在4~5月進行,因榕樹適應性較強,可用較淺的紫砂盆栽種,這樣更能顯露出千姿百態的樹根美。盆器應選用長方形或長橢圓形。栽種前要剪除傷根和短截無用的過長根系和側枝,栽後澆透水置蔽蔭處緩苗,待恢復生機後轉入正常管理。榕樹常製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盆景,根可沖刷使其裸露出地面並附抱于山石上,結合修剪成為附石盆景。根系奇形怪狀,可製成提根式盆景,以示懸根露爪的姿態。枝幹的造型要注意矮化和直中求曲的變化。因葉片較大不宜加工成雲片狀,生長旺季要給植株進行摘心和抹芽,秋季進行一次大的修剪,一般常加工成具有一定層次的自然形。[6]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