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縣第五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畢節縣第五小學創辦於1939年9月,取名「蜀益小學」,1950年更名為「群益小學」,1952年更名為「畢節縣第五小學」,1962年更名為「畢節縣城關鎮第五小學」,1994年4月畢節撤縣設市,將畢節市東辦事處中心校設在畢節五小。2012年1月畢節縣級市撤銷,將原畢節市更名為七星關區,學校更名為畢節五小。
辦學規模
七十多年風雨歷程,七十多年春華秋實,一代又一代五小人風雨同舟,薪火相傳,勵精圖志,辛勤耕耘,為國家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為五小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校占地面積11畝,校舍面積6748.8平方米,學校多媒體教室[1]、圖書閱覽室、自然實驗室、電教室、音樂室、書畫室等各室建設完善,教學設施齊全。教師合格率達100%,有教職工106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61人,大專以上學歷90人,並有省級骨幹教師4名,市級骨幹教師7人,普通話省級測評員2人。有教學班42個,學生3655人。
獲得榮譽
管理和諧,師生共進,學校多次獲省地市級表彰及獎勵,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省級綠色學校」、「貴州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地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地區優秀少先大隊」、「教師繼續教育[2]先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兩基複查普實驗收先進學校」、「五好基層黨組織」等。近年來教師個人獲區級以上表彰100餘人次,學生獲區級以上表彰300餘人次。
學校文化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區教育局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了系統、完善的辦學理念,養成了優良的教風學風。學校本着「着眼未來,共同提高,全面發展」的原則強化學校內部管理,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以「尊師愛生、質量興校」的良好校風辦學,用「以人為本、尋找亮點、共享成功」的優良教風服務學生,以培養「學會做人、主動求知、健康向上、創新發展」的複合型學生為目標。學校緊緊圍繞教學工作「十字方針」,教學反思「三個一」活動,安全工作「四勤四到位」開展工作,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學校各個方面快速發展,辦學條件逐年改善,教學質量逐年提升。自2008年來,連續4年「小升初」重點中學錄取率均處於城區學校前列。
畢節五小教職工高效運轉,齊心協力,始終銘記「學生的微笑是校園的陽光,家長的滿意就是學校的生命」的使命,奮力建設校園精神文化,讓校園作為精神文化的載體,通過「校園文明小衛士」評選、「十佳小學生」評選,街頭文明宣傳隊等手段,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打造出了一個個朝氣蓬勃的班集體;通過民主、人文化的管理,構建了一個和諧奮進的校園,使五小迅速成長成為畢節教育園地上的一朵奇葩。
成績已經成為過去,展望未來,五小全體教職工不會在榮譽面前停下腳步,而是把榮譽當作前進道路上的加油站,將一如既往地發揚團結協作的光榮傳統,牢記「質量興校」的使命,以嶄新的姿態、飽滿的熱情、認真負責的精神,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着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教藝精良的教師隊伍,努力把五小辦成一所張場學生個性、發展教師特長、辦學特色鮮明的品牌學校。
參考文獻
- ↑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體教室,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
- ↑ 關於開展大學後繼續教育的暫行規定,法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