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晉太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文
漢自武帝以後,丞相無爵者乃封候,其次雖御史大夫,亦不以爵封為閒。唯太常一卿,必以見候居之,而職典宗廟園陵,動輒得咎,由元狩以降,以罪廢斥者二十人。意武帝陰欲損候國,故使居是官以困之爾。表中所載:酇侯蕭壽成,坐犧牲瘦;蓼候孔臧,坐衣冠道橋壞;鄲侯周仲居,坐不收赤側錢;繩侯周平,坐不繕園屋;睢陵候張昌,坐乏祠;陽平侯杜相,坐擅役鄭舞人;廣阿侯任越人,坐廟酒酸;江鄒侯靳石,坐離宮道橋苦惡;戚侯李信成,坐縱丞相侵神道;俞侯欒賁,坐雍犧牲不如令;山陽侯張當居,坐擇博士弟子不以實;成安侯韓延年,坐留外國文書;新畤侯趙弟,坐鞫獄不實;牧丘侯石德,坐廟牲瘦;當塗侯魏不害,坐孝文廟風發瓦;轑陽侯江德,坐廟郎夜飲失火;薄侯蘇昌,坐泄官書;弋陽侯任官,坐人盜茂陵園物;建平侯杜緩,坐盜賊多。自酇侯至牧丘十四候,皆奪國,武帝時也。自當塗至建平五侯,但免官,昭、宣時也。下及晉世,此風猶存,惠帝元康四年,大風,廟闕屋瓦有數枚傾落,免太常荀寓。五年,大風,蘭台主者求索阿棟之間,得瓦小邪十五處,遂禁止太常,復興刑獄。陵上荊一枝圍七寸二分者被斫,司徒、太常奔走道路,太常禁止不解,蓋循習漢事雲。
譯文
西漢自武帝以後,凡是擔任宰相職務而無爵位的人就可以被封為侯爵。宰相以下,雖然任御史大夫職務,一般情況下也不予封爵。九卿中只有太常卿一職,一定要以現任侯爵的擔任,太常職掌宗廟和先帝陵園,往往動輒得咎,從漢武帝元狩年間以後,以吝種罪名被廢斥的太常卿有二十人之多。估計是因為漢武帝想暗中削弱侯國的勢力,所以故意讓他們擔任此職以便更容易抓到他們的過錯。據史書記載以侯爵任太常卿而被削去封地或者免官的人主要有:酇侯蕭壽成,因為犯了所用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太瘦的錯誤;蓼候孔臧,是因為犯了弄壞衣冠道橋的錯誤而被治罪;鄲侯周仲居,是國為犯了不收赤側錢(漢錢幣名,以赤銅為外邊,故名)的錯誤;繩侯周平,是因為犯了不修繕園屋的錯誤而被治罪;睢陵候張昌,是因為犯了沒有祭祀皇帝祖先的錯誤而被治罪;陽平侯杜相,是因為犯了擅自征役鄭地舞人的錯誤而被治罪;廣阿侯任越人,是因為犯了宗廟裡的祭祀用酒壞酸的錯誤而被治罪;江鄒侯靳石,是因為去離宮的道路、橋樑太難走的錯誤而被治罪;戚侯李信成,是因為縱容宰相侵占神道(墓道,即神行之道)的緣故而被治罪;俞侯欒賁,是因為雍地(今陝西風翔)所貢犧牲不合乎要求的緣故;山陽侯張當居,是犯了選拔博士時弄虛作假的錯誤而被治罪;成安侯韓延年,是違犯了大臣不得私自留藏外國文書的規定而被治罪;新畤侯趙弟的罪行是鞠審案件時,弄虛作假而被治罪;牧丘侯石德的罪行是宗廟裡的用於祭祀的牲畜太瘦而被治罪;當塗侯魏不害的罪行是孝文帝廟上的瓦被風吹掉了而被治罪;轑陽侯江德的罪行是看廟人夜間飲酒,致使宗廟失火;蒲侯蘇昌的罪行是暴露了官府文書的內容;弋陽侯杜緩的罪行是盜賊暴徒太多。他們這些人中,從酇侯蕭壽成到牧丘侯石德十四位侯,都被奪去爵位,削去封地,這是漢武帝時期。從當塗侯魏不害到建平侯社緩五位侯,只是免去了官職,仍然保留爵位,這是昭帝、宣帝時的事。此後到了晉代,這種風氣仍然存在,晉惠帝四年,有一天起了大風,宗廟閥房上瓦被吹掉幾片,因此太常荀寓被免官。第二年,又起大風,御史台的御史到宗廟中檢查受破壞的情況,發現有十五處的瓦傾斜,於是就停止了太常的職務,興師問罪。皇帝的陵墓上有荊條一枝約有七寸二分粗細,被人砍去,致使司徒、太常非常緊張,後來太常因此而被關押,長期不能得到釋放,這大概是因循漢代的習慣吧。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2]。
視頻
漢晉太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
- ↑ 《夷堅志》白話故事:啞巴告官 ,搜狐,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