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華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華瑤族自治縣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轄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馮乘縣置江華縣,1955年11月25日成立江華瑤族自治縣,是永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湖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是全國13個瑤族自治縣中瑤族人口最多的縣,被譽為「神州瑤都」。

江華地處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與「兩廣」的六個市縣相鄰,全縣總面積3248平方公里,排全省第12位。江華資源非常豐富,天上有風能、山上有森林、山下有水能、地下有礦產,全縣有林地面積2555.84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積量1527.87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達1300多萬立方米。境內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46.5萬千瓦,風能資源蘊藏量40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

江華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建黨時57名黨員中的兩名早期黨員李啟漢、陳為人以及江華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率領紅七軍、長征時的中央紅軍都曾在這裡浴血奮戰。2008年被省政府認定為革命老區縣。

建制沿革

沱江鎮風貌

江華縣域在秦以前屬荊、楚之地,秦時屬長沙郡。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馮乘縣,隸蒼梧郡,屬交州。

三國時,地入東吳,隸臨賀郡,屬廣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590年),改隸永州總管府,屬荊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馮乘縣置江華縣,隸營州(道州),屬江南西道。武則天執政期間(684-704年),改江華為雲溪縣。中宗神龍元年復名江華。唐昭宗乾寧三年,屬楚國。

宋隸道州,元隸道州路,屬湖廣行省。

明隸永州府,屬湖廣巡撫。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年)移縣治於黃頭崗(今沱江鎮)。

清順治六年(1649年),隸永州府,屬湖南巡撫。

1914年,屬衡陽道。1938年屬零陵專署。

1949年11月江華縣和平解放,行政區劃仍隸屬零陵專署。

1952年改屬湘南專署。

1955年11月25日成立江華瑤族自治縣,隸衡陽專署,縣治由沱江鎮遷水口鎮。

1962年歸復零陵專署(今永州市)至今。

1985年11月,縣治由水口鎮復遷沱江鎮。

行政區劃

2015年11月19日,省民政廳(湘民行發48號)批覆同意:撤銷貝江、務江、花江3個鄉、小圩、東田、橋頭鋪3個鎮和清塘壯族鄉建制,設立涔天河鎮、小圩壯族鄉;理順江華國有林場代管建制村的行政區劃管理體制;調整大錫鄉水口鎮沱江鎮碼市鎮濤圩鎮河路口鎮6個鄉鎮的部分行政區劃:將原花江鄉的齊共建制村,原小圩鎮的小圩、荊村、車田、金田、新寨、大坪、寨腳、沙柳、上大、湄溪、陳家、繡球、聯村、竹材、牛塘營、橋頭、山門口、老屋、練江、十字、青山口、深沖、茶花園23個建制村和小圩居委會,原清塘壯族鄉的中大、矮岩、蒙家、黃綠、李家、貝家、清塘、開源、田邊9個建制村合併,設立小圩壯族鄉;將原東田鎮、原務江鄉全部行政區域與原花江鄉的新朋、曉河、新慶、黃石、水口寨、大田、牛角、群豐、石田、秀馬10個建制村合併設立涔天河鎮;將原水口鎮、原貝江鄉的全部行政區域,原小圩鎮的河灣、塘肚、楓源、大石、茅坪5個建制村,原清塘壯族鄉的東陂、浮海、觀音山3個建制村合併設立水口鎮;將原橋頭鋪鎮、沱江鎮的全部行政區域,江華國有林場代管的東水源建制村合併設立沱江鎮;將江華國有林場代管的小邊河、麻石、兩河口、田墱、安馬、大龍等6個建制村劃入碼市鎮管轄;將江華國有林場代管的芙蓉建制村劃入大錫鄉管轄;將江華國有林場代管的楓木坪建制村劃入濤圩鎮管轄;將江華國有林場代管的杉木源建制村劃入河路口鎮管轄。兩岔河鄉和大圩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大圩鎮。調整後,全縣轄9個鎮、7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沱江鎮、大路鋪鎮、白芒營鎮、濤圩鎮、河路口鎮、大圩鎮、水口鎮、碼市鎮、涔天河鎮、界牌鄉、橋市鄉、大石橋鄉、清塘壯族鄉、湘江鄉、未竹口鄉、大錫鄉。[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華地處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與「兩廣」的六個市縣相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縣城距南寧430公里、距長沙460公里、距廣州370公里。洛湛鐵路穿越縣城,G207線貫通南北,S326線橫穿東西,道賀高速、廈蓉高速、二廣高速、貴廣高鐵即將通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5′-112°10′,北緯24°38′-25°15′,南北長77.92公里,東西寬72.5公里,總面積324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為五嶺山脈萌渚嶺山系所盤亘,其支脈貫穿全縣,地形南、北、東三面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600米以上;西面較低,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間。境內最高峰姑婆山海拔1703米,最低處海拔僅有227米,相對高差達1476米;大部分林地海拔為500-800米,坡度在25-35度之間。

氣候環境

江華瑤族自治縣屬低緯度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無酷暑,無霜期長,濕度大,晨霧多,風速小的氣候特點。據江華多年氣象資料統計:縣年平日照時數1758小時,無霜期308天,年平均氣溫18℃一18.5℃,一月平均氣溫7.4℃,七月平均氣溫26.5℃。極端高溫39℃,極端低溫-5℃,全年10℃以上的活動積溫5539.6℃,年平均相對濕度81%,年降水量1510mm,年蒸發量1270mm,降水量大於蒸發量,且靜風率高,平均風速1.4m/s,春季陰雨多。

土壤環境

江華瑤族自治縣土壤以山地紅壤,山地黃壤和黃棕壤為主,山地紅壤面積12.87萬公頃,占山地土壤面積的54%、山地黃壤面積7.47萬公頃,占山地土壤面積的31.3%,黃棕壤面積為1.87萬公頃,占山地土壤面積約7.8%,其它紫色土,紅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山地草甸土等面積1.67萬公頃,占山地土壤面積的6.90%。

水文環境

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大小河流289條,總長2540公里,溪河密度0.78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水系有湘江一級支流瀟水全長181.4公里,流域面積2558.7平方公里;另是湘江二級支流萌渚水(稱西河)、全長111公里,流域面積856平方公里。另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二級支流有5條。

自然資源

江華資源比較豐富,天上有風能、山上有森林、山下有水能、地下有礦產。全縣風能可開發量150萬千瓦以上。全縣森林覆蓋率76.7%,林區達到80%,活立木蓄積量1600多萬立方米,有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50餘萬畝,是我國南方重點林業縣、湖南省林業十強縣。境內水能可開發量100萬千瓦。有大型稀土礦、銅鉛鋅礦、鎢錫礦、鈾礦、鐵礦和金礦。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有千奇百態的溶洞,有雄偉壯觀的瀑布群,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最多處每立方厘米達10萬個,素有「天然氧吧」、「華南之肺」的美譽;湖泊景觀獨特迷人,涔天河水庫擴建後將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形成200多個島嶼和半島;有冬暖夏涼的宜人氣候,有濃郁的瑤族文化,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區域人口

2017年末全縣總人口為53.39萬人,總戶數15.77萬戶,常住人口43.8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127人,出生率為13.12‰;死亡人口3938人,死亡率7.25‰;人口自然增長率5.87‰。

[

綜合概述

2017年,全縣GDP113.86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99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32.57億元,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57.3億元,同比增長12.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1.1:28.6:50.3,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下降了1.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同比提高了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同比提高了1.7個百分點。

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49億元,增長1.2%,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13億元,同比下降10.5%;稅收收入9.39億元,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1.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5.58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民生民本支出26.3億元,同比下降1.7%,占財政總支出的73.9%。

2017年全縣小康監測總體實現程度95.2%,較2015年提升2個百分點。先後承辦了全國部分少數民族自治縣(旗)人大工作聯席會議、全國「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以及全省社會扶貧網建設現場推進會、全省教育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經驗交流會、全省第三屆生態文明論壇年會等。榮獲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園林縣城、中國瑤族文化傳承研究中心、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縣、全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縣、全國第三批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全省「十大平安示範縣」、全省綜治工作先進縣、全省無邪教縣等榮譽、連續十二年保持全省「平安縣」稱號。

第一產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29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0.3%;林業產值13億元,同比增長8.0%;牧業產值12.04億元,同比增長1.6%;漁業產值0.52億元,同比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73億元,同比增長10.0%。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0.91千公頃,比上年同期增長0.6%。其中:糧食作物面積42.3千公頃,同比增長0.9%;油料播種面積6.53千公頃,同比下降0.2%;蔬菜播種面積11.81千公頃,同比下降3.2%;瓜果類播種面積1.69千公頃,同比增長5.6%。全年生豬出欄53.56萬頭,同比下降2.5%;牛出欄2.54萬頭,同比增長6.3%;羊出欄11.54萬頭,同比增加2.1%;家禽出籠361.25萬羽,同比減少1.8%;水產品總產量2894噸,同比增長1.3%。

第二產業

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33.03億元,同比增長23.6%;其中,輕工業完成64.77億元,重工業完成68.27億元。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36.32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34億元,同比增長25.9%;實現利潤4.64億元,同比增長35.7%。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6家。

江華經開區成功轉型升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園區規模工業總產值131億元,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98.5%。全縣共有高新技術企業48家,實現總產值103.2億元,同比增長工32.5%。

全縣3家資質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64億元,同比增長19.7%。全縣商品房施工面積11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5.16萬平方米;銷售面積34.28萬平方米;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2.89億元。

第三產業

2017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37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城鎮實現零售額37.1億元,同比增長11.0%;農村實現零售額9.27億元,同比增長10.0%。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4.32億元,同比增長8.2%;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8.16億元,同比增長10.9%;住宿業實現零售額1.1億元,同比增長29.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81億元,同比增長6.7%。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達到0.43億元,同比增長15.2%;電信業務總量達到0.65億元,同比增長29.5%。年末手機用戶共34.62萬戶,比上年增加6.08萬戶,同比增長21.3%。電信、移動、聯通三家寬帶用戶共計6.06萬戶,比上年增加1.84萬戶,同比增長43.6%。

全縣全年共接待旅遊人數611萬人,比上年增長34.2%;實現旅遊總收入33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十一黃金周七天,共吸引遊客39.09萬人次,同比增長18.7%;實現旅遊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14.0%。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2017年,全縣專利申請量共207件,其中發明專利47件,當年專利授權量145件。科學技術經費支出0.39億元,同比增長127.4%。

教育事業

全縣共有各類學校331所,其中幼兒園66所,小學4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初級中學17所,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村小及教學點188個。所有學校在校學生94943人,教職工5655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1521人,占91.6%;普通小學專任教師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2165人,占95.0%。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986人,上線率34.1%。

醫療衛生

2017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59個,其中:綜合醫院7所,中醫醫院1所,專科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19所,村衛生室290個,個體診所39家,婦幼保障院1所。衛生系統現有在崗職工2856人(包括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260人。全年門診總診療人數153.68萬人次,健康檢查人數6.35萬人次;醫院住院量7.5萬人次。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完成任務數的102%,縣內城鄉居民醫療報銷補償率為66.4%。

文化旅遊

2017年,全縣擁有鄉鎮文化站17家,農家書屋308家,文物保護單位4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5處、市級19處、縣級22處。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6項。圖書館藏書量618萬冊,全年閱讀量(到館閱讀者)5.6萬人次。全年舞台藝術作品獲省級獎項2件、市級獎項2件。全年共完成送戲116場,送電影6024場,送圖書3500冊。

今年以來,相繼舉辦了碼市火燒龍獅節、大圩開春炮節、白芒營趕鳥節、橋市桃花節、小圩烏飯節、首屆瑤藥節、肖家灣大端午節、情漫瑤都七夕情人節,以及中秋龍燈會、盤王節龍燈會暨首屆傳統鬥龍大賽等鄉村旅遊節慶活動共21場次。

江華縣被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縣,江華瑤族盤王節被列為全省四大少數民族節慶品牌;沱江鎮被評為湖南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名鎮,茅栗井、五庵嶺、井頭灣獲評湖南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名村,井頭灣還上榜了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湘江鄉廟子源村獲評湖南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美譽。

體育事業

積極舉辦和組織參與各類體育比賽及健身活動。瑤族選手王宇參與第十屆精武杯全國武術精英邀請賽獲得男子中年組(武當太極拳、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劍)3項第一名榮譽。

人民生活

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同比增長12.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3元,同比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9元,同比增長12.0%。<ref>江華縣

社會保障

全縣五項社會保險參保總人數88.86萬人次,基金征繳總額7.35億元,發放和支付各項社保基金7.39億元;縣福利中心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新增養老床位500張,為全縣8500餘名老人購買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和傷害保險,發放基本養老服務補貼2298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房1700套;農村危房改造完成3334戶。全縣完成各類就業技能培訓8000餘人次,新增城鎮就業4639人、失業再就業1847人,新增創業主體2313戶,帶動城鄉就業582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餘人。

全縣城鎮低保對象2548人,共發放城鎮低保金914.05萬元;農村低保對象9011人,發放農村低保金4114.72萬元;特困供養對象3071人,發放特困供養金1334萬元;五保分散標準由上年的人均每年3200元提高到3936元;集中供養標準每年6552元。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87萬人,貧困村退出51個。

歷史文化

文化遺產

長鼓敬神

「奏鐺」是瑤族最古老的民族民間文化娛樂形式。史家謂之「踏謠」,瑤民稱之為「奏鐺」。譯成漢語則是做鼓樂,亦為作樂。它流傳在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及附近的廣大瑤族地區,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它集瑤族祭祀、器樂、歌謠、舞蹈、娛樂為一體,是瑤族文化發展的源頭和主體,它的娛樂活動過程是瑤族人民生產生活的再現,最具原生態,流傳面廣,參與面廣,喜慶氣氛濃厚。

據史籍《搜神記》、《晉記》、《評皇券牒》中記載和民間的口頭傳說,它產生於瑤族初民階段,屬狩獵文化範疇。後由於道教的滲入和影響,人們混二為一,用「還盤王願」的名稱取代「奏鐺」。「還盤王願」因瑤族遷徙過程中的「漂洋過海」事件,盤王始祖顯靈救了瑤族一脈男女,瑤民為感謝盤王的救命之恩,上岸後就酬謝盤王,才有的祭祀活動,因此,「還盤王願」只是「奏鐺」中的一部分。「奏鐺」是今天瑤族文化的基礎,是一種融祭祀、擊長鼓、唱歌、跳舞為一體的最古老的文化娛樂活動。所以,沒有「奏鐺」的舞長鼓,就不會有今天的長鼓文化。沒有「奏鐺」中大量唱的源流歌、遷徙歌就沒有今天瑤族歌謠的基礎。「奏鐺」是瑤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瑤族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是瑤族保留着的獨特文化記憶,是維繫整個瑤民族的強大精神凝聚力的紐帶。

盤王大歌

瑤族傳為盤王的後裔。為紀念盤王,瑤族人民每年舉行「盤王節」(又稱「盤古王節」,時間不定,有的在農曆七月,有的在農曆十月)。據說,瑤族在遷徙途中渡海時,遇到狂風大浪,向盤王祈禱,許上「歌堂良願」,得以平安脫險,後來便不定期地「還盤王願」。過「盤王節」與「還盤王願」,都要由道師唱《盤王大歌》。《盤王大歌》又稱《盤王大歌書》、《流樂書下卷》,約八千行。很早就有抄本,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抄本是清乾隆年間的,但主要流傳於口頭上。有三十六段、二十四段與十二段三種版本,後兩種版本是前一種版本的摘選本。三十六段本包括三十六歌、七曲,內容有神話、傳說、族史與生產、生活、風俗、宗教等,號稱瑤族的「懂宗收」——百科全書。

《盤王大歌》以奇麗的想象和巧妙的藝術手法,敘述了人類、民族、天地萬物的形成和發展,敘述了人類始祖創世的艱辛歷程。同時,鮮明地塑造了伏羲、劉王、盤王、唐王、竹王、暖王、魯班、劉三、李廣等人的形象,深刻地謳歌了為民造福、敢於鬥爭的英雄人物和勞動人民,熱情地歌頌了善與美,無情地評擊了魚肉人民的統治者和盤剝人民的奸狡豪富之徒,對那些遊手好閒、好逸惡勞者也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鞭撻。《盤王大歌》採用了獨特的比興手法,用世代垂煉的民族語言,通過奇麗的想象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揭示了生活的本質和內在感情,用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浪漫手法塑造了具有仙幻魅力的藝術形象。歌唱時用本民族的傳統唱腔,男女對唱,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生活氣息十分濃厚,民族特點鮮明突出。《盤王大歌》是瑤族歷史文化的濃縮和反映,是研究瑤族文化的活化石,對增強民族歸屬感,振奮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構築和諧社會,增強民族凝聚力和瑤族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有非常重的意義。

《盤王大歌》從產生到現在的規模,就是不斷地把人們在「還盤王願」時所唱的各種歌謠收入集子,形成了現在的歌體多樣、內容繁雜的《盤王大歌》手抄本。

瑤族盤王節

農曆十月十六日,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它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慶。

相傳遠古時期,盤王子孫在遷徙渡海時,遇到狂風暴雨,船隊無法靠岸,時刻有覆沒的危險。為了生存,人們就在船中許下了「盤王大願」:「請盤王保佑兒孫能平安過海,靠岸後定感謝盤王」。剛許完大願,風就停了下來,浪也平息了,船順利地靠了岸,人們得救了。這一天是農曆十月十六日,又正好是盤王的生辰。先上岸的人們,就挖臼打粑粑;後上岸的就扯船蓬葉子包粑粑,唱歌跳舞,酬謝盤王,慶賀新生。以後,每逢這一天,瑤族都舉行「調盤王」活動,俗稱瑤人還「盤王願」。儀式由瑤族的「篩翁」主持,並請「歌師」二人,未婚男女若干,於會堂唱歌跳舞,唱三十六段「邊洪檔宗」(盤王大歌),歷時七天七夜。調盤王活動期間,家家打粑粑、釀酒,齊集盤王廟,歌舞祭祀,迎賓會友,相互祝賀,勝似過年。

1984年,經瑤族研究學會研究決定,將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正式定為全體瑤族的共同節日,當年還邀請了各地瑤族代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共慶第一個盤王節。「盤王節」表現了瑤族人民對祖先的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它成了祭祀祖先、歡慶豐收,拓展旅遊的文化娛樂活動。

瑤族長鼓舞

「湘水東西踏盤去,青煙雲霧將軍樹。社中飲酒不要錢,樂神打起長鼓舞。」(宋·沈遼《踏盤曲》)這說明瑤族長鼓舞源遠流長。「敬盤王風調雨順,習長鼓五穀豐登」。江華人民在春節、蓋新房、慶豐收、祭盤王等慶典禮儀時,都要表演長鼓舞。相傳長鼓舞有七十二套,分文打和武打兩種,有高樁和矮樁之分,動作大部分是反映生活的,如模仿動物的金雞跳槓、金雞展翅、山羊反臂、畫眉跳籠、鯉魚曬籽等;模仿植物的大蓮花、掃地梅花、雪花蓋頂、古樹盤根等多為二男二女舞或二男對舞。因瑤族進入江華地區的時間差異,以及所處地理條件的不同,長鼓舞也演變出了多種形式:盤古長鼓舞、蘆笙長鼓舞、鑼笙長鼓舞等。

習俗節日

放炮節

每逢農曆正月十九這天,座落在嶺南腹地、四周崇山峻岭的大圩鎮文明村的瑤族同胞都要歡度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放炮節」。這一天,附近幾個村寨的人們都會早早地聚集於該村,唱瑤歌、打長鼓、放鞭炮,人山人海,特別熱鬧。而且每家每戶都要設宴,免費款待外來的客人。誰家的客人多,誰家就越發高興。

在這裡,獨特的瑤族風情和神秘的瑤族文化得以充分展示。

趕鳥節

相傳過去瑤山鳥害嚴重,無法消除。瑤族姑娘趙妹姑,嗓音甜脆,帶領村中青年,於二月初一這一天放聲歌唱,將鳥兒引至深山密林,鳥兒被優美的歌聲迷住了,半月不醒,種子得以破土成苗,茁壯成長,這年糧食得到了豐收。從此,每年農曆二月初一這天,瑤族青年男女,相邀到山上對歌,紀念歌仙,驅鳥祈求豐收。藉此機會,瑤家青年男女通過對歌形式,相互表達愛慕之情。歌畢,通過「拿籃子」、「送籃子」的方式,確定雙方的愛情關係,而且愛情在竹籃子一「拿」一「送」之中,逐步走上成熟。現在,趕鳥節仍是瑤族青年最主要、最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一。

瑤族婚嫁習俗

高山瑤婚嫁

地處瑤山深處的江華瑤族,重男輕女,其婚姻形式主要為「贅婿」,即招郎,瑤語叫「糾千」。男到女家落戶,通常要寫「贅書」,內容為贅後男子的義務和權利、女子承祀、財政繼承等條款。入贅者一般要改名換姓,按女家排輩,也有少數夫妻換姓的。贅婿還有另外兩種形式,一種叫「兩邊走」,夫妻雙方共同照顧雙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個隨母親姓,第二個承父姓,依此類推;另一種叫「明招暗討」,這種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幼,家中無勞力,一旦上述條件改變,男則攜婦歸家,所生子女隨父姓。

嶺東高山瑤,婦女地位較高,婚後雙方共同勞動,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可提出離婚。一般請寨中長老「喝茶」,說明離婚原因,經長老調解無效,就「判離婚」。入贅男子,如違反「贅書」條約,女子即可「休夫」,財產全部歸女方。

瑤族青年男女崇尚自由戀愛。在生產勞動、趕圩做客、節日聚會中,多以歌聲為媒介,表達愛戀之情。一經雙方同意,即可互相往來,父母不加干涉。這種戀愛方式,男方稱為「交客姑」,女方稱為「帶後生」。到正式結婚時,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方則必須備一籃子禮物(糖食及梳妝用品),送給女友,名曰「拿籃子」。女的備一包袱,內裝布鞋、花帶等,作為回贈,叫做「丟包袱」。

男到女家入贅的,婚事由女家操辦,新郎由接親客陪送,女家鼓樂半路相迎,晚間舉行拜堂儀式,並遍請親友,「坐歌壇」通宵達旦。嶺西瑤族多為女嫁男娶,「坐歌壇」在新娘出嫁前一晚舉行。

瑤家美食

江華豆腐丸

「聖水」豆腐丸:是江華瑤族自治縣的一大名菜,「瑤家十八釀」之一。豆腐丸又叫豆腐釀、豆腐圓。選料精良,製作精細,色鮮味美,清嫩可口。其製作方法是將精肉剁碎,以香蔥、香油、精鹽、味精等拌合,先做成餡,然後放入挖有空洞的鮮豆腐中間,再貼鍋黃燜至熟即成。以沱江鎮竹園寨得仙岩中的「聖水」磨製的豆腐為最佳品,享譽江南。

瑤家泡茶

喝泡茶:當您走進瑤寨時,迎接您的是一張張笑臉,瑤家主人還會送上一大碗泡茶。這種泡茶有振奮精神、驅除疲勞的作用,它是瑤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飲料。瑤民們常在飯後或勞動後,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泡茶」,並佐之以酸菜、苞谷或其它點心。有的晚上踏着月光或點着火把相邀數里之外的朋友歡聚「喝泡茶」。邊喝邊談,暢敘友情,其樂融融,往往一坐就是半夜,一喝就是數碗。在大瑤山,喝泡茶談心是人們傳統的生活樂趣,以泡茶待客體現出了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美德。

瑤家十八釀

「江華十八釀」是指以「聖水」豆腐丸為依託,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道風味獨特的風味小吃。有水豆腐釀、辣椒釀、苦瓜釀、螺絲釀、米豆腐釀、油炸豆腐釀、香菇釀、蒜頭釀、魔芋豆腐釀、竹筍釀、茄子釀、絲瓜釀、蓮藕釀、冬瓜釀、南瓜花釀、牛耳菜釀、蘿蔔釀、蛋釀。「十八釀」中的另外「十七釀」的選料、製作、食用方法跟「聖水豆腐釀」基本相同。它們花樣繁多、秀色可餐,各具風味,而且味美獨特、令人回味無窮。來到江華做客,佳肴較多的餐桌上,總少不了「十八釀」中的「成員」。

瑤家臘肉

瑤家臘肉,是瑤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親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據瑤族史書《過山榜》記載,瑤族始祖盤王(又名盤瓠),原居大西北黃河源頭,育六男六女,由於洪荒加戰亂,盤王遂率族人向華南地區轉移,其長子一系便定居於現瑤山境內,繁衍至今。千百年來,此處的盤王后裔們賴以生存的地盤是崇山峻岭、陡坡峽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又非常落後,其主食雜糧紅薯、苞谷、芋頭、小米等產量不高,難以果腹,於是狩獵野獸飛禽以補食用。每次狩獵後倘分食有餘,則醃漬處理後懸掛於火塘上方,讓煙熏火燎使之不斷干化,以備日後食用之需,謂之烘臘肉。所熏的動物,從前皆是獵獲的飛禽走獸,往後逐漸演化為家庭飼養的動物牲畜與家禽,再往後定型為農曆冬至日宰殺的肥豬。由於歷代相傳用此法製作的臘肉系瑤族始祖盤王首創,故名瑤家臘肉。

瑤族服飾

江華瑤族,「好五色衣」、「衣裳斑斕」。

高山瑤無論男女,均以青藍布為主,夏單冬夾,對襟齊領,長可蔽膝。女裝加鑲彩色寬邊,頭挽髮髻,蒙以卷着尖角高聳的繡花青布頭巾;耳垂大環,手戴銀釧,腰束長圍,身佩銀扣、銀鏈、銀牌及銀質牙籤、針筒等,重達十數兩,行走起來鏗鏘有聲。未嫁女子戴娥冠,且冠檐突兀,兩邊綴飾珠寶,既典雅又美觀。外出時,男子打青布綁腿,女子打繡花綁腿,並把花布套在腳面。

平地瑤女裝,衣袖短而寬大,用青布鑲邊,右襟開口,上系銀扣兩枚,喜慶之日盛裝,頭戴小花冠,盤髮髻於腦後,橫插銀釵,兩耳垂環,手戴銀釧,衣配銀扣,胸束圍裙,腰系銀鏈,足穿繡花尖頭鞋。男裝上衣為右襟開口的長袍,褲子短而寬大。圖案鮮明,款式精緻的瑤族服飾,以直觀的方式再現了瑤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江華風情旅遊資源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風景名勝

江華豸山寺

豸山,位於江華瑤族自治縣城沱江之東里許,屹立於(馮河與沱水交匯處至道縣濂溪段)沱江之畔,因山形像古代傳說中的獨角獸即獬豸,因而取名豸山。

豸山依豸山岩而建寺、為鎖住文運在山之巔建有凌雲塔,俗稱:寶塔。豸內建有亭台樓閣,綠水碧波繞懸崖而鳴奏,紅牆、青瓦、琉璃瓦隨樹影而閃爍,豸山寺旁有一岩洞,傳說是仙人下棋的地方,稱之仙人洞,冬暖夏涼。悠久的歷史與優美的自然風景和人文底蘊渾然一體,這就是豸山寺與凌雲塔。

豸山寺建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距今四百餘年。凌雲塔其基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距今一百四十多年了。由於豸山山形奇異;兩河活水,碧波環繞;古寺的亭台樓閣,古色古香;凌雲塔的直插雲霄,雄偉壯觀。這裡被人們推為仙境。

佛爺岩

佛爺岩位於沱江鎮山口鋪長山嶺,相傳因宋代蔣水雄辟穀好道,坐石上化去成佛,故得名。洞旁散布着幾十棵古樹,洞口石壁高懸,灌木叢生,一年四季有泉水淙淙流出。該洞口長1500米左右,入洞後行至500米處有一洞廳,高約30米,上懸無數石鐘乳,岩壁有石花、石旗、石盾、石碑隨處可見,情態各異,有「蓮花仙梯」、「蘑菇雲」、「石幔飛瀑」、「獵豹怒吼」、「福壽門」等景觀二十餘處。岩內支洞較多,構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觀。

浪石·清流

浪石清流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縣城南郊原鯉魚井鄉政府駐地。

唐天寶元年(724年)在此建浪石寺,相傳宋朝蔣永雄在此辟穀好道,坐石化去,其身不壞。明朝時此寺毀於兵火。寺旁有一條小溪,溪水之上有座石拱橋,溪水經橋下流入瀟水河。溪內另有一股清泉從石縫中湧出,泉水晶瑩透澈。如遇雨季,四周溪水混濁,此泉水獨清,溪泉相連而涇渭分明,因此得名「浪石清流」。現泉水被當地百姓築圍成石井(即「鯉魚井」)。石井四周古木成蔭,環境幽雅,酷暑漫步其間,涼風沁人心脾,令人心神爽朗,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陽華勝覽

陽華岩

「江華八景」之一的陽華岩位於縣城東五公里的竹園寨村回山腳下,岩溶稱為量華岩,岩口向南敞開,洞中怪石嶙峋,岩下有清泉從石縫流出,泉水晶瑩透澈。江華縣名就是因為唐朝時縣城在陽華岩附近的河邊而得名。因風景之勝,歷代文人墨客在岩壁留下詩文題刻四十多處。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陽華岩銘(有序)》石刻。這是唐朝大文學家元結於公元766年任道州刺史時游陽華岩所作,文中贊道:「吾游處山林幾三十年,所見泉石,如陽華殊異而可家者,未也。」並稱:「九疑萬峰,不如陽華」。銘文由時任江華縣令的名書法家瞿令問用隸書、小篆、大篆三種字體書寫,刻之岩壁。因景絕、詩絕、字絕,一千二百多年來傳為名跡。陽華岩石刻甚多,皆為陰刻,共40餘處,字跡清晰的36處,籀、篆、隸、楷、行、草書等字體諸備,集唐、宋、元、明、清歷代書法珍品於一崖,1983年10月以來,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龍山原始森林區

黃龍山聳立於縣境北部的九嶷山,是江華與寧遠、道縣、藍山的分界山脈,群峰林立,雲霧繚繞,氣勢磅礴。湘江鄉廟子源村的黃龍山為九嶷山在江華境內的最高峰,海拔1823.9米,山中多斑竹、方竹和香草。唐劉禹錫《瀟湘神》詩云:「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相關視頻

江華縣航拍宣傳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