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送張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夏送張丞》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江夏送張丞》創作於流放時期,張丞應該張鎬[1] ,在李白危難時期伸出援手,送衣送物,更重要的是送了一份安全,有宰相級朋友照顧,宵小們就不敢公開落井下石。
張鎬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繼位。張鎬被起復為撫州刺史,後改任洪州觀察使,改封平原郡公。後來,袁晁起義,江淮震動。張鎬擊破叛軍,斬殺舒城賊首楊昭、新安大豪沈千載,被授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廣德二年(764年)九月,張鎬在江南西道觀察使的任上病逝。
唐肅宗曾命數百僧人在內道場念誦佛經,聲傳宮外。張鎬時為宰相,進諫道:"臣聽說天子修福,應安養百姓,施行教化,沒聽說依靠佛教就能使國家太平的。"唐肅宗贊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江夏送張丞》
類別;送別詩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江夏送張丞》[2]
欲別心不忍,臨行情更親。
酒傾無限月客醉幾重春。
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
送君從此去,回首泣迷津。
注釋譯文
藉草依流水:孫綽《天台山賦》:"藉萋萋之纖草。"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原文譯文
身欲離別,而心不忍,臨到分手,情更親。
傾酒如月光,下瀉無限,客人一醉,幾年可醒?
席坐岸邊青草,雙足嬉戲流水,攀枝花兒贈給遠別之人。
送君此地去,回首哭泣,迷津何時清晰?前途在那裡?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3]。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
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