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莫札特 |
---|
藝人或藝術家 |
原文名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出生 1756年1月27日 神聖羅馬帝國薩爾斯堡 |
逝世 1791年12月5日(35歲) 神聖羅馬帝國維也納 |
國籍 神聖羅馬帝國 |
所屬時期/樂派 古典主義古典樂派 |
擅長類型 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鋼琴曲, 歌劇,宗教音樂 |
師從 利奧波德·莫札特、海頓 |
學生/受影響人物 F. X. 莫札特、胡梅爾、蘇斯邁爾、 安東寧·弗拉尼茨基 |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薩爾斯堡,逝世於維也納,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共濟會會員。
目錄
生平
童年(1756年—1763年)
莫札特於1756年出生於薩爾斯堡,在當時這是薩爾斯堡總教區 的首府,屬於神聖羅馬帝國[1]。父親李奧波德·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教廷交響樂隊的演奏員和作曲家,母親為安娜·瑪麗亞·波特爾(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為家中第七個小孩,在他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暱稱南妮兒(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後至他出生之間的這段時間,分別有3位及2位不幸夭於年幼[2]。
出生受洗時,他被命名為「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約翰尼斯·克魯索斯多穆斯·沃爾夫岡格斯·泰奧菲盧斯·莫札特)。「Theophilus」意為「天主之愛」,這個名字相當於德語的「Gottlieb」、義大利文「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札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為莫札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3]。
莫札特3歲便展現出他的音樂奇特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5歲時更請求父親教大鍵琴給他學,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4],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拍律。6歲,時值1762年,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樂行歐洲
1762年至1773年間,莫札特隨父母經常在歐洲做演出旅行。在倫敦他見到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在後來的創作中深受其影響。
1766年,他開始受聘於到架構交響曲的技巧。
1767年,11歲的莫札特便寫出第一部歌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並由薩爾斯堡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演出這齣拉丁喜劇。返回奧地利後,他定期往返維也納,且於1768年夏天寫出另外兩部歌劇,名為《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et Bastienne, K.50)與《善意的謊言》(La finta semplice),當時莫札特年僅12歲。隔年便受大主教提名為樂團首席。
他父親為了使他能夠與近鄰義大利(當時仍為分裂的封侯國)有所接觸,特地申請留職停薪的假期。從1769年至1773年,莫札特便規律地遠赴他鄉,並在當地研習歌劇,寫出《Mitridate 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和《Lucio Silla》3部歌劇。他在教皇國波隆納跟馬蒂尼學習對位法,馬蒂尼也是一位對莫札特產生很大影響的作曲家。莫札特破例成為波隆納愛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的會員,該組織大致上只接受20歲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冊封他為金馬刺騎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1771年12月16日和藹可親的大主教施拉頓巴赫辭世,隨後由親王柯羅雷多Colloredo繼任該職位並成為莫札特的新僱主。
服侍親王大主教(1773年—1781年)
莫札特在家鄉的生活並不幸運,新的僱主柯羅雷多並不樂見他出遊,並要求他的作品必須為了宗教儀式而寫。17歲,他心有不甘地接受這個限制,使得他與親王大主教之間的關係在接下來的三年裡持續惡化。所幸那段時間的莫札特在維也納結識了海頓,兩人互相通信,並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誼。
海頓對列奧波爾德·莫札特說道:
「在上帝面前,我要誠實地告訴你,你的兒子是我所認識或知道的最偉大的作曲家,他有最好的作曲學問,也很有品味。」
莫札特對海頓的描述:
「只有他具備了能使我歡笑並且深入我心靈的秘密。」
1776年莫札特20歲,並決定離開薩爾斯堡,然而親王大主教拒絕讓他離開父親並要解除他樂團首席的身分。經過一年的準備,他和母親先到了巴伐利亞公國慕尼克,但並未找到工作,又經奧格斯堡帝國自由市輾轉到了普法爾茨伯國曼海姆建立為數不少音樂界的友誼。不過他尋求工作的腳步依然無所進展。同樣在曼海姆,他瘋狂地愛上了女高音歌手阿羅伊齊亞·韋伯爾 ,這引發了他父親的怒火,他要求他不要忘記了自己的事業。負債累累後,莫札特明白了他必須重新尋找工作,並於1778年8月前往巴黎[5]。
他希望能夠從梅勒西奧·格林處得到支援(他曾負責他七歲時的巡迴演出),未果。在巴黎他寫作了《第31交響曲(巴黎)》。但是他沒有找到工作,在危機中的法國他甚至難以找到人為他的作品付錢[6]。他母親在這段期間不幸病倒,並於7月3日離開人世[7][8]。莫札特只好返回故鄉。途中經過韋伯爾一家生活的慕尼克,但阿羅伊齊亞愛上了另一位歌劇導演[9],沮喪的莫札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薩爾斯堡。他的父親已說服親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10]。
1780年11月,他從慕尼克收到一份歌劇的請求,這個創作名為《依多美尼歐,克裡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薩爾斯堡,便意味著莫札特必須順從維也納的僱主,在那兒,親王大主教解僱莫札特之前甚至還經常公開地以「飯桶、廢物」揶揄他。莫札特後來便以獨立作曲家的身分進駐奧地利首都,並接受韋伯爾女士的補助款[11]。
維也納(1782年—1791年)
獨立
少了他父親和僱主的牽制管束,莫札特終於能夠更自由地作曲。178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兼奧地利大公)要求他完成一部歌劇。這就是後來的《後宮誘逃》(德語: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使維也納作曲家兼公眾音樂會指揮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非常感動,並對莫札特讚譽有加。
莫札特認識了Franz Fridolin Weber及其夫人Cäcilia Cordula的小女兒,康絲坦茲(Constanze),但未等到父親書面同意,便決定與她共結連理。婚禮於1782年8月4日Saint-Étienne教堂舉行。
後來,由於受到von Svieten 男爵的影響,莫札特開始認識巴赫和韓德爾的作品。莫札特受到巴赫對位法的強烈吸引,進而直接影響後來《c小調大彌撒》(KV.427)以及數首相關作品。同一年,他開始譜曲一系列的六首弦樂四重奏獻給海頓,並於1785年結束這一系列的創作。
1784年,莫札特加入共濟會,並迅速地晉升為會長(1785年4月)。他創作許多作品獻給共濟會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 Trauermusik》(共濟會葬禮音樂)(K.477)。
1786年,莫札特認識了劇本作者洛倫佐·達·彭特,維也納劇場的官方詩人。後者說服了皇帝批准創作一部基於博馬舍的《費加洛婚禮》(義大利文:Le Nozze Di Figaro)的歌詞。但後來皇帝認為該劇具顛覆性,禁止其上演。莫札特將達·彭特的歌詞配上音樂,《費加洛婚禮》於1786年5月1日在維也納展開首演,但該劇的成功並不能阻止其海報被迅速撤下。然後莫札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兒這個「婚禮」又成功博得滿堂采。為了對這個城市致意,他寫了《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 K. 504》、《布拉格交響曲》獻給這溫暖的小城。
他隨後收到布拉格劇院指揮的要求,希望他能夠為接下來的一季再寫一齣歌劇。莫札特再次請達·彭特填寫《唐·喬望尼》(Don Giovanni)的歌詞。1787年5月28日他父親列奧波爾德過世。這個噩耗嚴重打擊了莫札特,並接著影響他正在進行的歌劇的創作。首演於1787年10月28日布拉格的《唐·喬望尼》一炮而紅,但後來在維也納並沒有獲得同樣的成功。
困病交加,英年早逝
在生命最後幾年間,莫札特身體欠佳,儘管有不少酬金豐沛的成就,卻越加陷入拮据的窘境。他創作許多的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歌劇(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他最後的與Lorenzo da Ponte合作的作品)。1790年時值約瑟夫二世駕崩(他的繼位人利奧波德二世既不喜歡莫札特,也對共濟會不懷好感),當時他的好友交響樂之父海頓也去了倫敦,使得這段時間的莫札特意志格外消沉。
1791年一位共濟會弟兄兼劇院經理伊曼紐爾·席卡內德託他寫一齣歌劇。他提供了一本關於這本歌劇的小冊子,而莫札特也為他譜出一折《魔笛》(德語:Die Zauberflöte),這部作品於9月30日一炮而紅,也是莫札特最後一齣歌劇。
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創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須匿名。目前已知是瓦爾塞根伯爵 ,人們猜想或許他想讓他的朋友們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許想將著作權據為己有。疾病和貧窮而衰弱的莫札特必須面對工作的重負,因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關於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加冕創作歌劇的請求(狄托的仁慈K.621),而且必須於3周內寫完。35歲的莫札特於12月辭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絲坦茲之託,後來這首曲子由他的學生完成,Franz Xavier Süssmayer而後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Neukomm的集成版只於1819年在裡約熱內盧演奏,之後就被人們忘記了。第二次演奏於2006年3月10日在Liévin為紀念Courrières礦難而進行。
有個傳奇故事說莫札特在《安魂曲》裡見到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先兆,這個傳說被用在福爾曼的電影《阿瑪迪斯》裡,這其中浪漫的想像多過於事實。
莫札特的遺體,根據利奧波德二世皇帝下達之有關葬禮的法令,最後在維也納郊區的聖馬克思墓園,葬於莫札特家族與他朋友共有的靈位。與民間相傳不同的是,莫札特其實並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園的靈位。那一塊共有的靈位則是事先購得,可容納10具遺體(成人8位、小孩2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舉辦了一場追思會,參加者成千上萬。Emanuel Schikaneder則在維也納籌畫了一場《安魂曲》的首演。
逝世
莫札特的死因沒有確定。後世學者研究,認為他可能死於旋毛蟲病、流感、水銀中毒,甚至一種罕見的腎病。
子嗣
莫札特和康絲丹采共生了6個小孩,但只有2位男孩免於夭折活了下來。其中弗朗茲繼承了父親衣缽,以作曲、鋼琴演奏、指揮、教學為業;另一子卡爾則在行政機構工作。兩人終身未娶,也沒留下子嗣。
作品
莫札特的短暫一生寫出了大量的音樂作品,體裁形式涉及到各個領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其中包括20餘部歌劇、41部交響曲、50餘部協奏曲、17部鋼琴奏鳴曲、5部小提琴協奏曲、35部鋼琴小提琴奏鳴曲、23首絃樂四重奏、以及數部嬉遊曲、小夜曲、舞曲及宗教樂曲。
與莫札特有關的作品
《莫札特傳》(Amadeus),又譯為《阿瑪迪斯》。影片從一個宮廷樂師安東尼奧·薩裡耶利的角度,呈現了天才莫札特傳奇的一生。片中莫札特由美國演員湯姆·休斯(Tom Hulce)飾演。此片於1984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八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男主角。
《從毛澤東到莫札特》(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1981上映的紀錄片。講述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以撒·斯特恩(Isaac Stern)[12]在文革結束的1979年,作為第一位從西方來華演出的小提琴家整個中國行的見聞。該影片獲得1981年第77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片名中的莫札特或源於以撒在北京的演奏,莫札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除了常規演奏會,以撒還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音樂學院進行交流講學,與中國愛樂人交換對音樂的理解。
《Mozart, l'opéra rock》(搖滾莫札特)2009年於法國開演的音樂劇,當大部分歌曲都以莫札特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Fate/Grand Order》中以一星從者登場,寶具是「獻給死神的安魂曲(Requiem for Death)」,輔助系的法國代表從者之一。其實是打算毀滅人類史的魔神柱之一安度西亞斯的托世,但是即使貧病交加也以自己的意志拒絕了安度西亞斯的現世,以人類的身分不失驕傲地死去。
參考文獻
引用
- ↑ Source: Wilson (1999, 2). The many changes of European political borders since Mozart's time make it difficult to assign him a unambiguous nationality; for discussion see Mozart's nationality.
- ↑ "Maria Anna Pertl", Genealogical database by Daniel de Rauglaudre. (retrieved 14 June 2012)
- ↑ Deutsch 1965,第9頁
- ↑ Deutsch 1965,第455頁
- ↑ Deutsch 1965,第174頁
- ↑ Halliwell 1998,第304–305頁
- ↑ Abert 2007,第509頁
- ↑ Halliwell 1998,第305頁
- ↑ Sadie 1998,§3
- ↑ Halliwell 1998,chs. 18–19
- ↑ Sadie 1998,§4
- ↑ 小提琴家Isaac Stern官方網站
來源
- 書籍
- Abert, Hermann. Cliff Eisen, 編. W. A. Mozart. 由Stewart Spencer翻譯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300-07223-5. OCLC 70401564.
- Deutsch, Otto Erich. Mozart: A Documentary Biography. 由Peter Branscombe, Eric Blom, Jeremy Noble翻譯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ISBN 978-0-8047-0233-1. OCLC 8991008.
- Halliwell, Ruth. The Mozart Family: Four Lives in a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City: Clarendon Press. 1998. ISBN 978-0-19-816371-8. OCLC 36423516.
- Sadie, Stanley (編).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6th. London: Macmillan. 1980. ISBN 0-333-23111-2. OCLC 5676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