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麻地戲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油麻地戲院

圖片來自pinterest

油麻地戲院(Yau Ma Tei Theatre)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新填地街交界,是香港現存唯一一座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成的電影院戲院,有「五大戲院」之一的稱號[1]。戲院於2007年被列作第二級歷史建築物,獲得建築署修復和活化為戲曲活動中心,於2012年7月中重開。

歷史

戲院前身

油麻地戲院於1930年建成,同年6月14日啟用[2],具有新古典主義外觀、中式斜屋頂和裝飾藝術風格山形牆及圖紋,開業初期只放映默片,到了1934年1月23日才轉為放映有聲電影。油麻地戲院是當時附近油麻地碼頭油麻地果欄苦力油麻地避風塘的艇家和車夫的消遣地點。

1960年代是油麻地戲院的黃金時期,專門放映邵氏製作的電影時常滿座,最後於1980年加入「金公主院線」放映新藝城的電影。隨着時代變遷,日漸老舊的油麻地戲院未能和新式迷你電影院競爭,惟有進行大型翻新工程,全面提升銀幕、燈光、大堂、售票處等設施,但生意仍然日漸式微。到了1985年,「金公主院線」減產,油麻地戲曾為增加營業額,加入「日活院綫」(後稱「巨人院線」)改為專門播放歐美及日本的色情電影,更首創一張戲票可以觀看全日放映的電影的「連環場」。油麻地戲院最後於1998年7月31日正式結業,地政總署接收業權;同年12月,油麻地戲院獲得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改建發展

2006至07年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承諾會物色新的場地以支持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及各類演藝發展,政府經過多年時間,最終決定耗資8,000萬港元將油麻地戲院及鄰近的油麻地抽水站宿舍改建成為傳統曲藝表演中心及後勤基地,整項工程於2011年竣工。油麻地戲院原本有400至500個座位,需要拆卸前排部份座位增設舞台,並且加建前台、後台、更衣室及其他輔助設施,剩餘300多個座位作小型演出場地及培訓粵劇新秀之用。戲院正門原有兩條石柱,但是後來在裝修時被掩蓋,於復修時會設法還原石柱的本來面目。此計劃的落實得到粵劇界的一致支持,包括八和會館主席陳劍聲[3]

油麻地戲院變身戲曲中心後,原有戲院頂蓋的鋼架及木樑皆會獲得保留,懷舊放映機和門柱更會獲得展示[4],舊放映平台藏身於新舞台下,旨在推動粵劇發展及培育戲曲接班人[5]

附近於1913年建成的油麻地果欄也是香港歷史建築之一,政府原本計劃將該處土地與油麻地戲院一同發展,但是由於油麻地果欄搬遷計劃存有爭議,因此先行發展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地段。

2009年1月民政事務局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建議將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改建為戲曲活動中心的57RE號工程計劃提升為甲級,估計所需費用為1億8,670萬元,工地面積為約801平方米,而建築樓面面積為1,301平方米,改建工程提供1個設有樂池和適合作小型粵劇演出的舞台、1個約有300個座位的表演廳、1個設有售票處的入口大堂、1個設有更衣室和化妝區的後台、1間影音和燈光控制室及包括洗手間、無障礙通道、保險箱室、清潔室和機房等其他設施,整個劇院面積約8,000多平方呎,粵劇界形容設施達到一級水準[6]。工程於同年7月展開,第一期的建築工程於2011年9月竣工[7],於2012年4月月底至5月將會舉行3場免費粵劇表演,待毗鄰的垃圾收集站及露宿者庇護中心搬遷後,會進行第二期工程,戲院於同年7月月中重開。

擴建工程

根據建築署的招標文件顯示,第二期工程將會需時57個月,因為需要等待原址建築物於新址的建築落成啟用時才能夠拆卸原址停用的建築物,故此會較原定的2015年落成時間延長了兩倍時間。興建新露宿者中心及垃圾站需要19個月,拆卸原址建築物需要約10個月。當局預計第二期工程會於2013年開展[8]

2013年6月15日起,油麻地戲院將於指定周六或日舉辦免費公眾導賞團,讓公眾穿梭油麻地戲院及油麻地抽水站宿舍

影片

社長掃街 | 尋找油麻地消失的戲院 金華戲院 油麻地戲院 廣智戲院 勝在夠草根【香港民物誌】

參考文獻

  1. 邢健. 香江漫話:香港油麻地古風民俗吸引海內外懷舊客. 中新網. 2005-09-28 [2019-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7). 
  2. 油麻地戲院 回去回不去,《明報》,2012年4月22日
  3. 油麻地戲院變身曲藝中心,《太陽報》,2006年11月25日
  4. 油麻地戲院重生 偷樑換柱留屋頂 《明報》 2012年4月17日
  5. 油麻地戲院七月中重開 《星島日報》 2012年4月17日
  6. 油麻地戲院復修成戲曲中心 《明報》 2012年4月16日
  7. 油麻地戲院重開做大戲 《東方日報》 2012年4月17日
  8. 戲曲中心二期延遲落成 《星島日報》 201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