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泛江送客》 | |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泛江送客》是唐代的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杜甫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泛江送客》[1]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泛江送客》 二月頻送客,東津江欲平。
煙花山際重,舟楫浪前輕。
淚逐勸杯下,愁連吹笛生。
離筵不隔日,那得易為情。
注釋譯文
①東津:位於綿州。
②離筵:宴席。
作品鑑賞
此詩為廣德元年暫游左綿時作。打魚歌雲"綿州江水之東津"是也。錢箋輿地紀勝東津在郪縣東四里,渡涪江水。
上四句泛江送客,下四句臨別傷情,春水生,故江平。煙花承二月,舟楫承東津。重輕二字,眼在句底。把杯聞笛,適足增悲,離筵故也。不隔日,應上頻送。
王融有詩云"煙花雜如霧。""煙花山際重",重有濃厚之意。黃生雲重即平聲深字,言望去非一重也。
隋尹式詩"淚逐斷弦揮。"王洙曰馬融去京逾年,有洛客逆旅吹苗,暫聞之甚悲感。全詩給人以悲戚之感,情真意切,惜別之情溢於言表。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3]等名作。
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4]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