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洛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是洛陽市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中共洛陽市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市委和市政府聯繫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洛陽市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0年4月,獲得河南省委宣傳部、省科協「河南省新冠肺炎[1]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主要職能

建言獻策促發展

圍繞加快科學技術產業化、促進洛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問題,市科協積極組織和參與舉辦了「河南企業自主創新」、「中國機械工業發展·節能減排」、「實施科教強市戰略研討會」等專題論壇;針對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企業節能減排等熱點問題,先後組織優秀科技工作者100多人次,深入全市國有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點開展了「洛陽市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加快洛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生物產業」等多項調研活動,形成了不同種類約40多萬字的調研報告和專家建議書,向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科技建議130多項,為我市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建言獻策,有力地促進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學術交流促創新

圍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等課題,廣泛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和學術交流活動。五年來,累計有5萬多人次的科技工作者參與了「『三講一比』即講科學、講創新、講道德、比貢獻」、「金橋工程」和「廠會協作」等活動,完成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技術改造項目1800多項,提出合理化建議2.8萬餘條。承辦了河南省第五屆學術年會,舉辦洛陽市綜合性學術年會兩次、國內學術交流會議1200多次,8萬多人次參加了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共交流學術論文[2]8000多篇,出版了《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科技支撐持續發展》等論文集30餘部,為提高我市學術創新水平,營造學術交流氛圍,培養後繼科技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科普惠農促增收

圍繞促進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等目標,我們在全市全面啟動實施了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累計投入資金兩千餘萬元,建設科普惠農服務站199個,科普惠農宣傳欄1685個,培育科普惠農宣傳員2810個,建立科普活動室586個,成立科普協會560多個;「三創一帶」活動碩果纍纍,創建國家級科普示範縣(市)區3個,省級科普示範縣(市)區7個,省級科普示範鄉鎮60個,培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1146個,科普示範基地489個,獲國家、省、市表彰的先進科普示範基地、先進農技協62個,科普帶頭人43名。共獲得獎補資金253萬元;「科技專家服務『三農』」活動成績斐然,共組織省、市、縣科技專家2600多人次,完成項目對接668個,推廣先進農村實用技術100多項,解決技術難題600多個,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培訓班1100多期,培訓農村黨員幹部、技術骨幹3萬餘人、農民24萬餘人。市科協通過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開展「三創一帶」,「科技專家服務『三農』」等活動,積極引導全社會的科技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等資源向廣大農村流動,為促進農村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實施綱要提素質

圍繞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這一主題,五年來,累計舉辦科普展覽80多場,科普講座230多場,科技集市50多場,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350多場。參與群眾達100多萬人次,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搭建學術交流平台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積極搭建各類學術交流平台,不斷提高學術交流的質量和效益,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創新型洛陽建設的重要手段。市科協以洛陽市綜合性學術年會為載體,積極打造精品學術交流活動,不斷豐富學術交流內容,大力營造自由平等、求真務實的學術交流氛圍,極大的滿足了我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探索、創新、學習、交流的業務理論需求。成功利用中國科協「海外智力為國服務計劃」和市科協「國際交流促進會」兩個平台,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加強同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科技團體的聯繫和合作,廣泛開展了公共管理、青少年科技交往、鮮切花生產技術、滴灌保墒等學術交流活動,1000多人次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參加活動,有力地活躍了我市國際民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與台灣科技界的交流。邀請台灣神農科技發展協會秘書長廖樹宏先生到我市舉辦「台灣農會及休閒觀光農業」專題報告會,就台灣農會的組織建設、服務內容、社會作用、經驗教訓,觀光農業的特點、設計原則、運行模式、發展方向等內容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普及科學技術 提升科學素養市科協認真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工作原則,科學整合科普資源,大力開展經常化、群眾化、社會化的科普活動。

科學素質教育碩果纍纍

成功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節、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等,20多萬青少年學生參加活動;農民科技知識培訓內容豐富,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形式多樣,10萬農民工和下崗職工受益;20多場專題科普報告會主題鮮明,為提高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和決策管理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全國科普日活動異彩紛呈。城區主會場活動聲勢浩大,科普志願者小分隊意氣風發,進社區、下基層、入家庭,面向廣大居民、群眾傳播科學文明。五年來,全市共設置主會場95場次,參與的單位和部門共計561個,3萬多人次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科普志願者參與活動。科普演出220多場,設置科普諮詢台2750個,發放科普宣傳資料上千種56萬餘份,科普書籍百餘種28萬多冊,實用技術手冊23萬冊,發放科普光盤2100多張,展出科普展板3600多塊,科普宣傳掛圖1萬多幅,直接參與活動人數40多萬人次,接受科普教育人數達60餘萬人次。市科協連續五年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稱號。科普進萬家活動廣泛深入。組織全市科普志願者堅持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五年來,共有3000多人次的科普志願者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280多場次,成立了科普講師團,開辦了科普大講堂,舉辦各類科普講座、報告會200多場次,受益群眾達20多萬人。 「院士、專家洛陽校園行」活動影響深遠。2008年,中國科協第十屆年會期間,市科協邀請8名院士、專家,深入我市10多所中小學做了天文、地理、自然、動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專題報告會22場,共有12000多名師生參加了報告會並與院士、專家進行互動交流,掀起了校園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人民日報、河南日報、新浪網等多家權威媒體都對活動進行過專題報道,社會反響良好。科普大篷車縣區校園行活動廣受歡迎。2007年,市科協購置了現代化的科普大篷車,每年都深入到各縣區學校開展巡迴展覽,已到達156所中小學校,參加群眾及學生20多萬人。大眾科普成績喜人。市科協連續3年在新聞媒體開闢科普專欄,播放大眾科普節目153期300多次。科普陣地建設實現新突破,全市建成科普畫廊、科普宣傳欄2150個,社區科普活動室60多個,科普教育基地30多個,組建街道、社區科普協會119個,發展科普志願者1.8萬人,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普工作格局,為公眾參與科普活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更多的優質服務。

貫徹「科教強市」戰略

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市科協認真貫徹落實「科教強市」戰略,積極搭建聯繫科技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樑,努力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為進一步加強科技工作者隊伍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聯繫制度。傳達黨和政府有關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聽取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增強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功能;組織經常性的科技工作者基本情況普查活動,全面掌握我市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動態、工作生活、流動變化等情況;建立了《科研院所高校反映問題專報》,反映院所高校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見與建議120多條,協調市直有關部門綜合協調解決反映問題2次,現場解決問題50多個,跟蹤解決問題60多個。社會效果反響良好。創新科技人才培育方法。通過開展學術交流、科技服務、宣傳表彰等活動,開闢了獨具特色的科技人才培育方法,發現和培養後備科技人才300多名。開展青年科技獎評選、學科帶頭人評選、「十大」「百佳」民營科技實業家評選等活動,催生了一批以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專家刁海南為代表的國家級和省級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獲得者,大大提高了我市科技工作者在全國科技界的知名度,極大的鼓舞着我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業激情。

豐富科技工作者業餘文化生活

舉辦洛陽市首屆「科教之光」文藝晚會,開展科研院所高校領導幹部射擊、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比賽,組織單身科技工作者交友會等活動,激發我市科技工作者熱愛洛陽、紮根洛陽、建設洛陽的美好心愿,加強市委、市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聯繫與交流。

所獲榮譽

2020年4月,獲得河南省委宣傳部、省科協「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