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活着(李雲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活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活着》中國當代作家李雲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活着

日復一日

景全一家原籍河南,跟隨父輩逃荒到了本地,經過幾十年的打磨,有了一定的基礎,在城邊的荒地就坡蓋了自家的院子。一家人住在上房,其餘按間數租了出去。

院子不方也不正。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很知足了。院中間挖了一個蓄水池,地下水管引出一根導管,在水池壁上露出幾公分長度。平日裡,水龍頭稍稍滴水,一滴一滴的水珠子墜入池中,池子就像有泉眼一樣,蓄水源源不斷還常換常新。太陽底下,滿滿漾漾的一池子水供應着一院人的洗涮。

用水時,景全很熟練的拿起綁着水桶的繩子,俯下身子把水桶沉到池中,稍微用力把桶巧妙地傾斜,桶瞬間就灌滿了水,起身三兩下拔繩吊桶提至手中,一桶水嘩啦啦地朝着洗衣服的盆里倒去,水就沖濺在了盆外。

景全一家平時在一起只吃晚飯。饅頭和麵條為主,也不講究。蔬菜簡單到土豆,偶爾買一次豆腐,升級至兩個菜。白天景全出去打工,饅頭就着一角辣椒或是一根大蔥就對付完了一頓飯。

做飯時候,景全媳婦小茹在廚房會問外面的景全:是炒一個土豆,還是兩個土豆。出去買麵條時候會問,是五毛的還是一塊的。

小茹在飯店當服務員,每日裡騎着一輛除了鈴鐺不響哪裡都響的自行車風裡來里去。下班回來後,自行車順手靠在大門上,鬆開鞋扣,一雙黑色帶跟的淺口平絨工作鞋,當作拖鞋,踢拉着從院子走進房內,踩着後窗跟前的一個板凳,把窗戶打開,前門後窗的對流小風就涼颼颼地吹了起來,夏天家裡是不需要電扇的,空調自然也是沒有用武之地。

閨女梅梅過生日時,一家人出去逛街,很晚才回來。梅梅又不知道想吃什麼。小茹大聲說:今天你過生日已經花了十幾元了,還提什麼要求?!說話時的聲調,比平時提高了好幾倍。全院的人都能聽得到。

院子裡的河南老鄉,雖然一家三口住在一間窄小的平房裡,吃喝方面卻沒有委屈過自己。河南人喜歡吃麵條。夏天,煤氣灶搬出悶熱的一家三口人住的房間,放在門口的桌子上。每日快晌午的時候,男人就會出去買麵條,女人則三下五除二地把菜炒好,四五人用的大鋁鍋搭在呼呼冒着藍色火焰的煤氣灶上,水開後,三口人吃的麵條一鍋下好,然後熟練地撈入涼水盆里。一人一個洋瓷碗,幾筷子挑滿一碗,盛上哨子,手裡托着滿滿一大碗的麵條,走進屋裡,麵條吸溜吸溜此起彼伏的聲音就傳了出來。一家人的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一日日橫向發展。

這家人出來打工好些年。閨女十六七歲,早早輟學,沒有找些事情來做或是學習一門手藝。兩口子靠在冬天的時候,澡堂子裡給人搓澡為生,冬天過後,會一連休息上春夏秋三個季節。女房東還會很羨慕地說,人家搓澡一天能掙好幾百呢!

林肯在給弟弟的一封信中寫道:你不懶,但是你卻閒着。

人有事可做才活得有精氣神。

平時一家人都在房間裡看電視,小茹下班回來後,河南女人就開始講述起澡堂子裡老掉牙的故事和提起來就恨得咬牙切齒的多少年沒有回老家看過的婆婆,小茹一邊有意無意地聽着,一邊會發現新大陸般地說:你看院子裡的誰穿了一條新褲子,估計要七八十吧,我前幾天看了一條褲子要三十多呢!

故事一日一日地重複着……

拿來主義

老王一家屬於城中村居民,三女一兒。兒子沒有穩定的工作,在一家印刷廠里打零工,人又老實,許是油漆味吸多了,年紀輕輕的,背就越來越弓。按照老王兩口子的說法是:娶了個村裡的媳婦。王老太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是村裡的。

老倆口值得炫耀的是三個女兒都嫁在了城裡。三姑娘嫁的最好。每次幺姑娘回娘家的時候,一家人都會提前做好迎接的準備,飯菜提前備好自不在話下。像是紅樓夢中的嫁在了宮裡的元春,回家省親,排場隆重,一家人又格外地小心翼翼。

住戶洗衣服的時候,老王就站在房檐下面,虎視眈眈地盯着,洗一件衣服用了多少水,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回屋後向老伴叨叨個不停。有時候,兒媳婦會開口說:水管兒擰慢一點,一直擰會擰壞的。老倆口舒心的時刻,大概包括聽到兒媳婦向着他們一家人說一句指責外人不是的話,其餘時間又會擔心兒媳婦棄他們的老實兒子而去。兒媳給人打工做銷售,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飯,他們逢人會說人家中午在外面買着吃,偶爾騎着電瓶車回來一次,老太太又會對人講不嫌麻煩來回跑。

兒媳婦有時候接連兩三天不回家也不打招呼,老兩口很知趣也很敏感地差人提着東西去親家那裡,把媳婦給接回來,兒媳婦在這一天才會理直氣壯地走進院子。

老王沒有正經營生。

平時,街坊鄰居有紅白喜事的他都去幫忙,事罷後,兩手油膩膩地提回來一些飯菜,夠一家人吃上幾天。沒事的時候,老王兩手背後領着狗在街上溜達,進一些建築工地看看,一家挨着一家的轉悠,地理地形早已熟記於心。返回的時候順手撿拾一些廢紙飲料瓶,牆角處高高地摞起了老王撿回的寶貝。

住戶小王在超市上班,嘴甜還會熱心的隔三差五讓老王去搬運一些處理在超市門口的包裝材料,為此老王一家人見了她都很感激。

半夜,院子裡經常有叮叮咚咚地搬東西的聲音,第二天總會多出一些新東西,幹活的工具,磚瓦,鋼筋之類。老王會不費吹灰之力把自家的院子變成小小的倉庫。

夏天,兒媳婦提出家裡需要有一個洗澡的地方,老王和兒子不慌不忙地把下水道與公用管道挖通,其餘材料有條不紊地從自己院中拿來使用,老王最得意自豪時候,莫過如此。

孤芳自賞

老張一家城裡的獨門獨院,但是幾乎不與鄰里之間走動,除了正常的出入外,大門永遠是緊閉的。院子裡靜到能聽得見白天走路的腳步聲。

老張是上夜班的保安,白天裡在補覺,休息好了,他就會拿着一把自己捆綁的非常結實的小笤帚,在院子裡仔仔細細地掃着磚逢里的小石子,好幾分大的院子硬是被打掃地沒有一點點殘渣碎屑。

有人到他們家諮詢住房情況時候,老張出來就會講,院子裡住的都是作息時間很規律的人,自己上有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也喜歡安靜。

八十多歲的老人獨自住在一樓一間房子裡。生活習慣還是保留了老傳統,每日裡燒火做飯。做飯時,煙火從房間裡一直冒到院當中。夏日裡,老人坐在爐子前,手裡拿一把扇子,一邊燒火,一邊扇風。做飯用的柴火都是自己從外面撿拾回來的,兒子一家不過問老人生活,孫子孫女也不去奶奶的房裡。

時間久了,發現老張會動不動到老母親房間裡吵架。他站在煙火瀰漫的房間裡,也不覺得嗆人難聞,像一隻茶壺一樣,一手叉腰,一手指了老母親罵。慢慢地,感覺老張之前口中說出孝敬老母親的話是有多麼的虛偽。

老張媳婦五十多歲,齊耳短頭髮。每天除了打掃衛生做飯,再沒有什麼事。閒下來時,她坐在廚房門口的椅子上,她手裡夾着的紙煙,在黑漆漆的屋子裡忽明忽暗地閃爍着。住戶衛生沒有做到位時,她便站在院子當中破口大罵,頭髮隨着她的罵聲上下有節奏地抖動着,那樣子,像極了一個反面人物。大概這樣的一些做法,可以給她無趣的生活增加一些樂趣吧。

俗話說:年好過,節好過,平常日子不好過。一家一家的過法各不相同,又都在努力地過活着。[1]

作者簡介

李雲霞,運城市鹽湖區西姚學校教師,文學愛好者。「用我手寫我心」是一直以來的初衷和追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