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濟寧市任城區李營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濟寧市任城區李營第一中學一所有着63年輝煌歷史和卓越成績的全日制初級中學。2022年7月,學校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入了濟寧市實驗初中教育集團,標誌着任城區「集團化」辦學實現了內生外拓,讓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向鎮街學校延伸。

學校簡介

實驗初中李營校區作為濟北新區教育的新高地,建有教學綜合樓、學生餐廳、宿舍樓、300米田徑場等基礎設施,配備了精品錄播室、學生微機室、實驗室、音美教室、心理諮詢室等,各種教育教學設施完備,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辦學規模

依託實驗初中教育集團的優質資源,發揮名校引領、名師帶動作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現有32個班級,在校學生1600餘人,教職工170餘人,其中高級教師104人,一級教師52人;國家優質課一等獎1人,省優質課一等獎1人,市級教學能手9人,市教學先進個人7人,市級優質課執教者30餘人,區級教學能手、優質課執教者70餘人。目前在實驗初中教育集團的帶領下,李營校區教育教研得到融合發展,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全力揚帆起航。

人才培養

集團校非常重視幹部能力的培養,學校啟用了一批年青有為、有發展前景的教師,將其納入後備幹部隊伍培養。學校派駐領導班子及後備幹部深入集團校學習管理模式,打造集團幹部團隊共生的學習共同體。同時,學校召開師德論壇、師德先進個人評選、優秀教師評選和表彰大會,弘揚正能量,發揮榜樣引領作用。集團校通過「師徒結對」傳幫帶、構建青年教師發展共同體、開展「五個一」競賽等方式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成立由學科骨幹教師組成的督導組,深入一線聽評課,對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診斷指導,更充分地發揮引領輻射作用。

此外,加強集團校之間的班主任學習交流,引領班主任讀書學習,推行班主任坐班管理。一年來多次組織班主任參加不同層級的培訓,定期舉辦班主任論壇。指導班主任改革班會課,推動班會課從單一的成績分析、紀律要求、事務安排轉向育人導向、主題德育,實現以育人促管理、以育人促提升。

2022年8月是李營一中納入集團化辦學的第一年招生,去年初一招生人數比往年招生人數淨增加了20%,目前初一在校生已達460餘人。初一學生經過這一年來的教育培養,綜合能力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

辦學理念

在「立德樹人 守正創新」這理念的指引下,校園文化遵循體系化建設、多元育人的思路,大膽地進行了創新突破。構建起「紮根傳統文化,體現地方特色,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的新教育生態。

立足李營「苗木之鄉」特色發展,學校創建了「桃李營蹊 紅根育苗」黨建品牌和「紅種子」團隊品牌。定期開展以班主任培訓為中心的「青松工程」;強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評選以「最美教師」「明星班級」「明星教師」「明星教研組」為主線的「楷模樹工程」活動。

根據農村學生及家庭特點,學校全面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管理模式。各年級各學科一一對應集團總校,定期開展集團備課和一體化教研活動,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教師交流輪崗學習,真正做到走出去、引進來。立足學校教職工「既多又缺」且年齡結構偏大的實際情況,發揮老教師研究考點的經驗優勢,與年輕教師信息化教學有效結合,讓集體備課更精細,課堂呈現更精彩。

學校注重德育浸潤,多元育人的思路。開設「耘創新」「耘節約」「耘美麗」等周末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鍛煉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同時開展了多個特色社團課程,搭建了課後服務和社團[1]活動協同育人的教育體系。

學校調動體育組、美術組、語文組等老師們,結合「苗木之鄉」的本土特色,統一提前規劃校園文化[2]、辦公室文化和班級文化。伴隨着學校三期附屬工程奠基儀式的啟動,學校積極尋求圖書資源,創設豐富的閱讀活動,優化設計校園文化,打造真正的書香校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