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埔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埔地臺灣海埔地之開發從何時開始,於史料中較少記載,推估約從18世紀以來,沿海居民為解決生活所需,陸續墾殖開闢為農田、魚塭、或鹽田等利用之。日治初期已在鹿港、布袋、北門、七股、安平及烏樹林等地開發鹽田;明治33年(1900)辜顯榮獲准開發鹿港鹽田,明治35年(1902)就已開發30萬坪,到明治41年(1908)初更擴張為215甲,大正3年(1914)便成為臺灣最大鹽場。從明治37年(1904)的臺灣堡圖,已可清楚看到鹿港鹽田的範圍,面積約有17公頃。 [1]
在海岸地帶寬廣而坡度平緩的灘地,高程介於高潮線及低潮線之間,底質可為泥質沉積物或砂質沉積物,潮埔地最容易發育在波浪能量較低而潮差較高的地區,在台灣西部台中至雲林海岸因潮差高於2公尺,而早期又有河川沉積物源源不斷的供應,因此生成良好的潮埔地,底質主要為泥,向外海延伸可達四公里。潮埔地近陸側較高的地區只有在每月大潮或暴潮發生時才會被海水覆蓋,因此在熱帶地區常發育有紅樹林沼澤;也有其他的藻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