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澄鎮,位於福建省南部,屬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地處九龍江下游匯海之濱。原為海澄縣,史稱「月港」,明代時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著名港口、閩南一大都會,素有「小蘇杭」之美譽。「市鎮繁華甲一方,港口千帆競相發」是其生動的歷史寫照。1960年,海澄縣與龍溪縣合併為龍海縣,1993年龍海「撤縣設市」,設立縣級龍海市(漳州市代管)。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7037公頃,常住人口73055人 。[1]
中文名: 海澄鎮
別 名: 月港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漳州龍海市
地理位置: 九龍江出海口南岸
面 積: 7037 公頃
下轄地區: 大埕、城內、溪頭3個居委會和山後、豆巷等19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596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73055人(2017年)
著名景點: 晏海樓、城隍廟、海澄文廟等
機 場:廈門高崎機場
火車站: 角美站、漳州站、廈門北站
車牌代碼: 閩E
目錄
概況
龍海市轄鎮。位於市境中部,九龍江下游入海處。轄4個社區、19個行政村。古埠月港為明代四大商港之一。G15瀋海高速公路過境。
沿革
原為海澄縣治。1955年置城關區,1958年建黎明公社,1959年更名蓮花公社,1963年改海澄鎮。1996年,轄大埕、城內、溪頭3個居委會和山後、豆巷、玉枕、嶼上、黎明、溪北、羅坑、和平、下埭、合浦、內溪、珠浦、河福、上寮、倉頭、前厝、崎溝、埭新、內樓19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681101:~001 111城內居委會 ~002 111溪頭居委會 ~003 111大埕居委會 ~004 111華陽居委會 ~201 111山後村 ~202 111豆巷村 ~203 220玉枕村 ~204 220嶼上村 ~205 220黎明村 ~206 220溪北村 ~207 220羅坑村 ~208 220和平村 ~209 220下埭村 ~210 220合浦村 ~211 220內溪村 ~212 111珠浦村 ~213 111內樓村 ~214 220河福村 ~215 111上寮村 ~216 111倉頭村 ~217 111前厝村 ~218 111崎溝村~219 111埭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澄鎮地處九龍江下游江海之濱,位於閩南金三角開發區中心,東面與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相距10公里,西面接龍海市區石碼鎮(1993年已列為龍海市區的重要組成部份),北面與廈門市隔江相望。
氣候環境
全鎮平均海拔10.6米,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20℃,終年無霜,是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光溫水熱條件極適宜農作物生長,享有「閩南大溫室」美稱。
經濟概括
按照「統一規則,規模開發,滾動發展」的原則,加快現有園區的整合和開發。全鎮工業區基本形成「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總規劃面積1600畝,基本實現「三通一平」,並配備專用電網。目前,已開發面積800畝,共有52家企業入住,總投資額227100萬元;主要項目有紡織、飼料、木業、家具、果蔬速凍、金屬、服裝、機械、船舶等行業。2003年,園區實現社會經濟產值5.841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7495億元,分別比2002年同期增長10.4%和10.5%。為加強對工業發展的園區領導,海澄鎮成立工業發展領導小組,由一名黨委副書記任常務組長。層層建立崗位工作責任制和考核評比獎罰責任制,用足用活各種優惠政策,執行「無費區」管理,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全鎮可供開發灘涂面積1萬畝,淡水養殖面積5000畝,耕地面積3.4萬畝,是全省高產糧食生產區。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的發展,已形成馬鈴薯、豉豆兩個萬畝生產基地,培育了香蕉、花卉等一批新興產業。海澄鎮堅持以「以農穩鎮,以工立鎮,依區建鎮,依港強鎮」的發展路子。藉助自身區位優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2003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到33.4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8.86%;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4.1%。實現財政收入1429.6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74萬元,地稅收入369萬元(地方級收入)。農業綜合開發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全鎮已形成了以「毛豆生產、馬鈴薯栽培、養蝦育蝦」為主的三大特色產業,建立起八大特色生產基地,兩個萬畝生產連片,正朝着區域化布局、規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目標邁進。1992年,海澄鎮被漳州市列為「對台對外農業技術合作與交流重點區域」。1994年,海澄成為龍海市「對台農業引進合作示範區」重點鄉鎮。2001年,海澄鎮被列為福建省現代農業先行鎮;在工業企業方面,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為支柱產業,建築建材為重點行業」的企業發展格局。2003年,鄉鎮企業、工業企業產值分別為31.9億元和20.7億元,分別比2002年同期增長9.9%和10.2%;第三產業以碼頭倉儲業為帶動迅速發展。至目前,我鎮已擁有各類性質(雜貨碼頭、石油專用碼頭、煤和礦產運營碼頭、客運碼頭、陸島碼頭)已建在建碼頭9個、泊位14個,2002年的吞吐量達200萬噸。碼頭業帶來運輸、維修、裝卸、餐飲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繁榮,增加群眾就業,帶來農民勞務收入的提高。海澄鎮招商引資工作主要圍繞「四個經濟圈」,一是「以碼頭群開發為主的臨海經濟圈」。海澄鎮有海岸線長14公里,已擁有雜貨碼頭、油碼頭、煤碼頭、客運碼頭、陸島碼頭等9個碼頭。其中,海隆碼頭、普賢碼頭可停泊3000噸級海輪。貨輪可直通香港、上海、廈門、汕頭等地,碼頭業的開發潛力大。同時,隨着海隆、億源、陸島.建榮等幾個碼頭的相繼建成投產,還可帶動倉儲、運輸業、水產養殖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海澄鎮正在努力打造現代化的物流中心;二是「以新區建設為主的商貿經濟圈」。隨着市區東移,山後至豆巷2.8公里省道兩邊新區正在加緊規劃建設,這一地帶是未來龍海大市區的中軸大街,有市級行政用地、商貿商住、城市綠化景觀、工業小區等規劃建設項目,我鎮將緊密配合市里東部發展戰略的實施,做好規劃設計,承接建設項目,發動民間投資,擴大外引內聯;三是「以園區建設為主的工業經濟圈」,工業小區水、電、路、排污等基礎設施完善,園區工業發展初具產業規模,加上海澄鎮及周邊地區勞力、農產品資源豐富,可引進食品、飼料、機械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四是「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農業經濟圈」,海澄農業基礎相當厚實,農業生產走在全市前列,現已形成以「毛豆生產、馬鈴薯栽培、養蝦育蝦」為主的三大產業。年產馬鈴薯1.8萬噸以上,現已逐步形成了以溪北村為中心的馬鈴薯產區市場,有種植大戶140戶,產品營銷大戶40多戶,年營銷馬鈴薯1.5萬多噸。產品遠銷山東、上海、杭州、南京、寧波、南昌、汕頭、廣州等國內大城市。豐富的農業資源,非常適合農業企業的投資辦廠。海澄鎮堅持以「以農穩鎮,以工立鎮,依區建鎮,依港強鎮」的發展路子。藉助自身區位優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2003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到33.4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8.86%;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4.1%。實現財政收入1429.6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74萬元,地稅收入369萬元(地方級收入)。農業綜合開發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全鎮已形成了以「毛豆生產、馬鈴薯栽培、養蝦育蝦」為主的三大特色產業,建立起八大特色生產基地,兩個萬畝生產連片,正朝着區域化布局、規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目標邁進。現已有福龍冷凍食品,亞細亞、龍賢果蔬、安利達食品、億松等多家農業企業相繼落戶。
社會事業
基建
擁有日供水量3000噸的自來水廠和日流量達2萬噸的北溪引水系統,11萬伏的輸變電站、工業小區配備專用電網。區域內金融機構網點齊全,中行、工行、建行、農行、農村信用社等國家銀行均駐點營業。
醫療
市第二醫院、鎮衛生院等完善的衛生醫療服務網絡。
教育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擁有一所技術中專,三所中學(其中龍海二中為省級重點中學),21所小學,一所公辦幼兒園。鎮文技校是省級先進單位,鎮文化站列入全省特級文化站、芳草計劃點。
風景名勝
海澄鎮古稱「月港」,至今還保存有晏海樓、觀海寺、孔子廟、城隍廟、萃賢坊等一批古月港文化旅遊的寶貴資源,可開發古月港文化游專線。
晏海樓
晏海樓作為明代月港(海澄)興衰的象徵,它吸引着不少當時的文人墨客,登臨懷古,賦詩酬唱。現存乾隆版本《海澄縣誌》就記載着明清兩朝的名人詩賦,如張燮的《晏海樓》七律詩,詹明章《晏海樓賦》等。現存晏海樓有頂層,高約30米,對角寬約8米。登上四樓,憑欄遠眺,壯麗山河,盡收眼底。晏海樓又名八卦樓,它象一座寶塔矗立在龍海市海澄鎮東北角古月港的港口附近。初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餘年。原系一座軍事望台,今為龍海市名勝古蹟之一。
城隍廟
城隍廟據《海澄縣誌》記載,海澄設縣於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建廟後,經過兩次較大規模的修葺:即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知縣梁兆陽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知縣王作霖再修。城隍廟為三進三殿,主體硬山式建築,廟群保存相當完好。廟為座北朝南,廣場寬敞,規模頗大,木雕藝術,占雅別致,亦頗壯觀,與北邊宴海樓,西邊文廟,聯映成群,氣勢輝煌。
海澄文廟
海澄文廟位于海澄鎮豆巷村,即龍海二中校內。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明崇禎、清康熙、雍正、乾隆、民國時期及建國後多次修葺。廟坐東北朝西南,依次為伴池、大成門、月台、大成殿、崇聖祠。占地面積1005.53平方米。
萃賢坊
萃賢坊位于海澄鎮中山路42~44號居民住房門口,是明嘉靖己酉年(公元1549年)龍溪知縣林松、縣丞劉宗用為讚譽弘治甲子科吳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張賀、癸酉科陳英、丙子科陳令、嘉靖戊子科高寬等相繼考中進士的業績而立。為石仿木結構,四柱三門式,單檐廡頂,正脊微弧,正吻為魚尾狀,正樓柱頭用「丁」字拱出兩跳挑檐承托屋頂,補間斗拱為二斗三升式。保存較好,但北進次間被民房圈砌。
縣城遺址
海澄置縣後,縣治地在月港。縣署,隆慶元年建,址在月溪東岸(今海澄鎮民政路27號),占地長四十五丈,闊二十五丈,四圍土牆。主建築分為正堂、二堂、三堂、內堂四進。四堂的周圍設軍器庫、糧餉庫、號房、庫書房、幕廳、書齋、書吏房、架閣庫、延賓館、牢獄、譙樓等。至清乾隆年間,先後修建二堂、內堂、譙樓及大堂。縣署大門外建有旌善亭和申明亭(在今月港公園,已廢)。其它公署有:龍亭庫,縣丞署,典史署,海門巡檢司署,島美巡檢司署,海防館,圭嶼公館,安邊館,游擊署,守備署,左哨千總署,右哨千總署,左哨頭司把總署,右哨頭司把總署,左哨二司把總署,右哨二司把總署,軍器局。隆慶元年(1567年)海澄城池連結為三堡:東北一帶修葺一土堡,西一帶沿月溪築灰土堡與土堡相連,南一帶草坂堡附之。四年,撤草坂堡,五年始建石城,六年建成。城周長522丈,高2.1丈。辟四門:東門「清波」,西門「環橋」,南門「揚威」,北門「拱極」。共有3個月城,12個窩鋪,2045個垛口。又於新亭辟小東門,便利往來。海澄城池自明萬曆六年(1578年)至清乾隆二年(1737年),歷經九次維修。其中萬曆十年(1582年)在縣治東北跨城築晏海樓,今尚存遺址。城池毀於民國時期。
海澄鎮
如今,錦歌還依然深受海澄群眾喜愛。特別是在夏天,海澄的橋頭、草地、公園裡,到處都可聽到動聽的錦歌聲。
特色美食
輦寶餅
輦寶餅是海澄小吃中糕餅類的首選,檔次較高。它有三個名稱:即輦寶餅、展寶餅、兩寶餅。稱輦寶餅者,因其餅形似賭具輦寶,各家製法大小不一,價錢也不一致,大體上呈正四方形、六面,每而每邊長約4厘米,每面面積約16平方厘米,每塊體積約64立方厘米,餅皮厚約0.3厘米。稱展寶餅者,因其表皮、內餡營養分高,有利養生。多少年來,老幼、翁嫗都喜歡品嘗。輦寶餅原料有綠豆、麵粉、肉油、蔗糖。首先須將綠豆洗滌去污,再用清水浸泡約7-8小時左右,一般是晚上10時前後開始浸泡,隔天清晨撈起,然後用石磨碾磨,石磨不是上、下磨麵緊貼一起,而是有一定間隔,即石磨木質軸心比一般石磨軸心略高,其高度要求綠豆通過碾磨,能擦去綠豆表皮而不損及綠豆心,碾磨後將綠豆皮沖洗乾淨,一般要經過二次篩洗才能去盡,取綠豆心磨碎煮熟煮爛,攪拌蔗糖充當餅餡。又取麵粉加水加糖,滲入適量豬油攪拌均勻成糨糊狀做餅皮,大約每10斤餅料配上5斤蔗糖,餅皮餅餡甜度一個樣。做成餅形後再放置平底煎盤上,用木炭文火煎熟呈暗棕色。由於輦寶餅香甜、油潤、蘇松,一上口就令人難於捨棄,加上配料養人,歷來也成為請客、饋贈的上品,至今仍是澄、碼一帶的名優糕餅。
雙糕潤
月港民間每逢歲時節日,婚慶喜事,無不蒸製糯米糕,民間稱之為「甜果」,參配紅糖者叫「紅甜果粿」,參配白糖者叫「白甜」,「紅白甜」各有特色。據乾隆版《海澄縣誌、卷十六坊里》載:「縣口市南市在岐街、東市在新路口,西市在亭下街」,今統稱中山路,建縣時是一條東往漳浦,西走龍溪的重要衢道,東、西段各樹立一座石牌坊,東段新路口稱「萃賢坊」(今尚存),西段亭下街稱「貞節坊」(已毀);由於過往客人多,小吃店也多種多樣,由於「甜粿」耐餓,香甜,生意好,做「甜米果」的就有好幾家。民間有這樣一段傳說,設在亭下街「貞節坊」下一家甜粿店,手藝最高超,銷路也最好,老闆姓白名祥,為人厚道,被尊稱「祥哥」,他蒸製的甜粿被稱為「祥哥」。他在甜米果蒸製技法基礎上不斷改進提高,首先他要選擇最優質糯米,浸清水約一個時辰,然後撈起磨碎,調拌好糖水,十斤糯米配六斤糖,甜粿有上、下兩層,下層配紅糖,上層配白糖,糯米粉滲糖水後放置石臼中,用呂木杵槌舂,直至糯米糕粘度像糨糊般軟潤而止。甜粿上、下兩層相疊,厚度下層比上層稍高,約占三分之二,糕面撒上糖冬瓜、肥肉塊(約大豆大小),微量碎細鹽粒,然後裝上蒸籠,鋪有一重「豆皮」(豆製品)的籠屜里,炊蒸熟透,散熱後再撒上炒過搗碎的花生米、炒過的白芝、油蔥,用平板稍為壓平,最後切塊上市出賣。白祥哥每天鐵定蒸製三十市斤糕,從配料到蒸熟,他一手包辦,成品後就全盤交給他的女兒處理了。他的女兒芳名白秀玉,當白祥哥甜粿生意興旺時節,他的女兒正好二八年華,長相婷婷玉立,俊俏超群,肌膚白皙柔潤,加上心靈手巧,能說會道,所以人稱他「秀玉姑娘」或「玉潤小姐」,附加父女名字稱「祥歌潤」,以後定名為「雙糕潤」,也含有「雙糕潤」有上下兩層之意。白祥交代女兒,三十市斤糯米甜粿要切成一百五十塊,每塊二市兩呈菱形。每天打開店窗,顧客總是挨挨擠擠急買「雙糕潤」,但她鎮靜自如,切粿、稱重好利索,從未短斤缺兩,收錢、找錢也毫無差錯,買者都稱讚她「一算準」。顧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萬貫富翁海澄"裕豐隆糖行"老闆蘇二舍,每天清早,他都要親自到「貞節坊」下爭買「雙糕潤」,一天見不到「玉潤小姐」,他便終日萬般無耐,買到粿,他即不絕口地誇讚:「好潤粿,又白、又香、又甜、又涼冷,好吃又養人,誰見了不嘴饞才怪」。掏錢時,一雙滑溜溜眼珠,更是貪婪地死盯住她的身上,邊走邊回頭想多看幾眼;沒料有一次,一頭撞在新路口石碑坊硬石上,額角腫起一塊大疙瘩,人問二舍是怎麼搞的?他滿不在乎謊說:「雙糕潤色、香、味都逗人喜愛,我捨不得多欣賞幾回,回頭撞在『華表'上,不痛無妨。」逗得眾人哈哈大笑,稍後,有人編出了俏皮話,說「蘇二舍『目周(眼睛)盯着雙糕潤,頭殼磕在(碰上)華表石'!活該!」這事一傳開,成為海澄久傳笑料,刁笑那些遇事分心,或辦事不瞻前顧後的傢伙。海澄「雙糕潤」確實口感好,又富營養,早已是馳名海內外名點,親朋戚友相訪歡聚,泡茶品嘗被視同豐厚禮節;如今台胞以及海外如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地華裔,每次回澄,大多忘不了飽嘗海澄「雙糕潤」。目前,海澄「雙糕潤」製作,大體沿襲舊手藝,仍是聞名海內外名牌小吃。
民俗風情
政府高度重視群眾文化生活,採用財政拔一點、以文補文和發動單位、個人集資的方式,建一座十多個項目,活動面積2432平方米,各種活動分布在環境優美的園林亭閣之間,動靜有別,形成一個園林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在抓好鎮級宣傳文化中心自身建設的同時,還建立一批起點高、綜合性強的宣傳文化中心示範村、示範學校、示範企業、家庭文化室,已湧現出一批典型示範點,如黎明、山後、上寮、地新、內樓宣傳文化中心示範點,海澄中學、龍海二中、內樓中心小學校園文化示範點,海新集團企業文化示範點。常年舉辦音樂、美術、體育等培訓活動。海澄錦歌。錦歌,是龍海民間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之一,它是在宋、元時流傳的民歌民謠基礎上,吸收地方戲曲和南詞、南曲的精華發展形成的。因其曲調地方氣息濃郁,內容多取材於本地民間傳說故事,語言通暢,演唱形式簡易,博得群眾喜愛而根植於人民生活中。錦歌由於唱腔的差異,它又有「亭」、「堂」兩大漢派。三十年代,「亭」派在龍溪縣的浦南、天寶、郭坑、紫泥、石碼及海澄縣的城關,東園、浮宮、白水、東泗一帶先後開了40餘館。此時石碼的南樂「集弦閣」,也在其影響下改為錦歌而傳向海澄一帶。錦歌藝術遂風靡於龍海廣大城鄉,成為民眾文化生活的一大內容。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神賽會常演唱通宵達旦。至40年代,由於國民黨抓壯丁,加上連年災荒,農村經濟蕭條,錦歌活動逐漸衰落,至1949年,錦歌館全部垮散。新中國成立後,縣文化部門對錦歌的扶植髮展作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恢復了石碼「集弦閣」,九湖「慶賢堂」和海澄「豐慶堂」的活動。使錦歌藝術獲得恢復發展,有50多位老藝人重煥青春,組織建立了20多個錦歌活動小組。
視頻
美麗的海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