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莢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深圳香莢蘭 |
中文名:深圳香莢蘭 拼 音:shēn zhèn xiāng jiá lán 學 名: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微子目 科:蘭科 屬:香莢蘭屬 種:深圳香莢蘭 |
深圳香莢蘭(shēn zhèn xiāng jiá lán,學名 Vanilla shenzhenica Z. J. Liu & S. C. Chen),蘭科,香莢蘭屬植物,是以深圳市為模式產地並以深圳命名的蘭科植物新種。產於我國廣東南部(深圳、惠州),生於海拔300-500米的山谷較為陡邊坡蔭濕石崖的石面和大樹上。[1]
深圳香莢蘭發現地生境
香莢蘭屬植物分布全球熱帶地區,南北緯27°以內,全世界有近110種。截至2009年在我國發現有4種,即台灣香莢蘭(Vanilla somai Hayata)、深圳香莢蘭(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越南香莢蘭(Vanilla shenzhenica Gagnep)和大香莢蘭(Vanill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海南、廣東以及台灣等地潮濕的熱帶山溝谷林下。
商業栽培的香莢蘭主要是墨西哥香莢蘭(Vanilla planifolia Ames),以生產芳香的豆莢而著稱。 [2]
用途
香莢蘭是重要的香精原料植物,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稱,除了用於作製作香草味冰激凌、巧克力、奶油等,已大量在煙草、茶、化妝品中使用。[3]
森林的破壞和商業採集對香莢蘭屬植物造成很大的威脅,全部香莢蘭植物被列為《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4]
深圳植株的花與惠州植株的花 深圳香莢蘭是深圳發現的第一個蘭科新種,與台灣香莢蘭有親緣關係。但本新種花序具4花,花較大,不完全開放;唇瓣不裂,,紫紅色,基部與蕊柱合生長度達3/4,刷狀附屬物位於唇盤的上部,甚易區別於台灣香莢蘭。
病蟲防治
香莢蘭根系分布淺,對旱、寒等不良條件的抵抗力較弱,易染病,因此,創造根系生長的適宜環境條件,對速生高產、延長壽命有重要的作用。 是香莢蘭最主要的病害。在低溫、多雨的季節最易發生,其病原菌為香莢蘭尖鐮孢。病菌一般從傷口侵入,但多為侵染氣生根和地下不定根。嚴重時蔓延到莖部,導致根和莖蔓腐爛,最後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加強種植園管理,堆肥要腐熟。排除積水,控制土壤含水量,保持通風透光。田間操作時避免機械損傷,每4天檢查一次,發現病株,及時處理並噴灑農藥。 系近幾年來發現的一種病害。在潮濕地,病害擴展迅速,幾天內就可使全葉軟腐塌萎,其病原菌很容易通過傷口侵入。
防治辦法:田間管理過程中儘量避免機械損傷。雨季來臨前,全面噴施保護劑(每月一次)。雨後及時清除病。 侵染葉、莖蔓、根以及果莢,引起葉斑、莖斑、根腐和落莢。種植過密、連續降雨、排水不良以及過度蔭蔽均易發生此病。防治辦法:加強種植園管理,施足肥料,排除積水,保持通風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選晴天剪除重病葉,並清除地面病殘組織集中燒毀,以減少侵襲來源。發病初期可噴灑農藥。
參考來源
- ↑ 深圳香莢蘭, 植物智, 2020-01-18
- ↑ 深圳香莢蘭,首次發現於華南深圳的蘭科新種(英文) .中國知網.2006-11[引用日期2020-04-01
- ↑ 香莢蘭屬種質研究與利用現狀 .中國知網.2009-01[引用日期2020-04-01
- ↑ FOC >> Vol.25 (2009) >> Orchidaceae >> Van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