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溝鳳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深溝鳳螺 |
中文學名:深溝鳳螺 拉丁學名:Babylonia spirata 別 稱:鳳螺 , 甜螺 ,花螺 ,日本鳳螺 界:動物界 門:軟體動物門 綱:腹足綱 目:新腹足目 科:峨螺科 亞 科:骨螺亞科 棲所環境:沿岸。 |
深溝鳳螺,別 稱:鳳螺 ,甜螺 ,花螺 ,日本鳳螺,腹足綱,新腹足目、峨螺科動物。 [1]
深溝鳳螺簡介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腹足綱,新腹足目、峨螺科。 貝殼卵形,殼長1-25公分。前水管溝打開,軸唇襞或有或無。殼表有螺脈或縱肋。口蓋角質,核在中心或下端。
深溝鳳螺外形特徵
貝殼卵形,殼長1-25公分。前水管溝打開,軸唇襞或有或無。殼表有螺脈或縱肋。口蓋角質,核在中心或下端。齒舌的中央齒四方形,有3個以上的齒尖,側齒有2個大齒尖,齒尖之間有0-5個小齒。
深溝鳳螺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印尼、馬來西亞,台灣分布較廣主要在台灣海峽,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南縣南鯤鯓至屏東縣枋寮海域,高雄縣茄定,紅毛港,澎湖北部海域,宜蘭縣蘇澳,宜蘭縣五結,台南市安平,屏東縣東港,金門,小琉球.
深溝鳳螺簡介、習性、環境、養殖展望
台灣鳳螺屬軟體動物腹足綱蛾螺科東風螺屬,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東南亞及日本也有分布;我國的主要種類有方斑東風螺 Babylonia areolata、泥東風螺 Babylonia lutosa 和台灣鳳螺 Babylonia spirata三種,基本上在這三種之中又分為「短尾」與「長尾」之分,方斑東風螺與台灣鳳螺屬於「短尾」它們在形態與習性及生長環境幾乎一致,差別只在於花紋與分布區域,而泥東風螺則屬干「長尾」顧名思義其尾端相比較長,而生生長環境較喜棲息於泥地。
台灣鳳螺與東風螺被認為是當今最有開發前景的海產養殖良種之一,近年來己在東南沿海為養殖者接受並逐步形成生產規模。南海水產研究所2000~2002年在廣東沿海開展了東風螺人工育苗養殖科研試驗,本文報道台灣鳳螺與東風螺養殖生物學及人工養殖的發展狀況,旨在為今後東風螺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科技保障。
1、生物學特性 1.1棲息環境 1.1.1分布 : 垂直分布於潮下帶數米至數十米水深。 1.1.2底質 : 台灣鳳螺與方斑東風螺棲息底質以沙質為主,泥東風螺棲息於泥沙底質中。 1.1.3對水溫、鹽度、pH值的適應性東風螺水溫適應範圍14~33℃,最適水溫23-30℃;鹽度適應範圍14~34,鹽度低於12則大量死亡;pH值適應範圍8.0~8.4。
1.2移動習性 鳳螺的活動具有日伏夜出的習性,白天潛伏在沙泥中並露出水管,夜間四處覓食。活動為匍匐爬行,能藉助腹足分泌的粘液滑行活動。室內培養的稚螺常爬出水面附在池壁上。鳳螺具有明顯的遷移習性。
1.3食性 1.3.1幼體食性人工育苗中,鳳螺的幼蟲發育到D形幼蟲 1.3.1幼體食性人工育苗中,鳳螺的幼蟲發育到D形幼蟲後就開始攝食亞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和角毛藻Chaetocerossp.。 1.3.2稚螺食性稚螺期間以魚肉(或蟹、蝦肉)糜為主食。 1.3.3成螺食性主食魚、蝦、蟹、貝等動物性飼料。在流水狀態下,鳳螺其嗅覺可達7~8m;在靜水狀態下嗅覺只有1m左右。
1.4生長習性 1.4.1幼體生長水溫24.0~27.0℃,方斑東風螺孵化出的幼體一般經25天培育即變態為稚螺;台灣鳳螺孵出的幼體,經22天培育變態為稚螺。方斑東風螺變態時個體殼高平均為1300μm,日平均增長速度為32.0μm;台灣鳳螺變態時殼高平均950μm,日平均增長為24.5μm。 1.4.2稚螺生長水溫25.1~27.2℃,方斑東風螺稚螺經20天培育,個體殼高從1.5mm長至5.7mm,殼高日平均增長為0.21mm。台灣鳳螺稚螺經20天培育,個體殼高從1.5mm長至5.8mm,殼高日平均增長為0.22mm。 1.4.3苗種生長水溫22.0~25.5℃,方斑東風螺苗種經44天的淺海沉籠養殖,個體平均殼高從8.5mm長至12.5mm,殼高月均增長為2.7mm;水泥池方式養殖,個體平均殼高從8.5mm長至10.3mm,殼高月均增長為1.2mm。
1.5繁殖習性 1.5.1性別、性成熟年齡東風螺為雌雄異體。雄性生殖系統由精巢、輸精管及附屬腺和雄性交接器等器官組成。雌性生殖系統由卵巢、輸卵管及附屬腺和雌性交接器等器官組成。從外表一般較難區分其性別,通過解剖檢查其生殖腺顏色,雌性生殖腺呈黑灰色,而雄性生殖腺呈桔黃色或淺黃褐色。東風螺行雌雄交配,體內受精,受精卵在卵囊內自雌體排至水中繼續發育。東風螺性成熟年齡為1齡。 1.5.2成熟期和繁殖期棲息廣東沿海的東風螺,其成熟期和繁殖期在4~9月,各地有異。每年區水溫逐漸升到25℃時,東風螺便陸續進入成熟期和繁殖期;一般雄性的成熟期較雌性稍長。在繁殖季節,雌雄性可多次交配繁殖,雌螺個體年均產卵量有幾十萬粒。 1.5.3胚胎髮育東風螺胚胎髮育的適應水溫、鹽度與親體所處的環境條件有關。據我們觀察,在水溫22.5~25.6℃及微充氣條件下,台灣東風螺在受精卵內完成胚胎髮育破囊孵出的時間為5~7天;在水溫24.0~27.5℃,幼蟲發育至附着變態為稚螺的平均時間為22天。
2、台灣鳳螺與方斑東風螺人工養殖展望 台灣鳳螺一般以野生捕撈為主,因台灣本土一般以食用個頭在15個 ~40 個/市斤為主,養殖期需一年半至兩年左右,所以養殖成本與養殖風險相對提高,而且當地消費者普遍認為野生捕撈的比養殖的口感更好,以至台灣鳳螺養殖戶相對減少。 本地的方斑東風螺一般以食用個頭在50個~ 70個/市斤為主,養殖期只需八個月至一年左右比起台灣鳳螺相對來得快,而養殖成本與養殖風險也相對減少,因此本地產的方斑東風螺幾乎都是養殖的,而近年南方沿海各地的養殖風氣也在逐年增加的趨勢。
2.1研究概況 1990~2002年,國內、福建長樂海蚌場、南海水產研究所、湛江海洋大學等單位對方斑東風螺的繁殖生物學、生態習性、人工育苗養殖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發表了有關的論文。 南海水產研究所近幾年來結合生產在方斑東風螺人工育苗養殖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0年8月上、中旬在廣東南澳縣開展試驗,9月5日統計方斑東風螺出苗量為803萬隻,個體平均殼高為1~2mm。
2.2方斑東風螺養殖技術介紹 目前主要有池塘養殖、吊籠養殖、港灣圍網養殖三種養殖方式。
2.2.1池塘養殖多用土池,也有用水泥池。土池養殖放養前應提前進行毒池、曬池。進水應通過閘網過濾,減少魚、蟹、螺類等敵害生物進入養殖池。東風螺投苗數量為5~6萬隻/畝,規格以0.5~1.5cm的稚螺為宜。放養後保持水質相對穩定,潮間帶土池應儘可能利用海洋每月兩次的大潮期進行大換水改善水質;水泥池養殖日換水量約1/3。飼料每天早、晚投餵雜魚肉、貝肉或蝦肉等,飼料投餵前應去除骨、殼後用絞肉機或手工剁碎。日投飼量為東風螺總重的5~10%,當天實際投飼量應視殘餌量而定。養殖水深在60~100cm。可單養或與蝦、魚、其它貝類混養。經養殖8~10個月,方斑東風螺可達上市規格。
食療價值
【藥名】:台灣鳳螺 【來源】:為蛾螺科動物方斑東風螺的貝殼類。 【功效】:能清熱涼血,潤燥。 【主治】:用於鼻衄、咯血和大便燥結 【性味歸經】:味甘,性涼。咸,寒。肝、心、胃三經。 【用法用量】:食用:獲得後,將螺倒入沸水(鍋中)略煮後撈出,取適量螺肉曬乾用或直接用螺肉加白糖煮食。 【別名】:鳳螺、號子螺(《中國藥用動物志》) 【藥用部位】:其乾燥貝殼入藥。 【動植物資源分布】:東風螺分布於我國東海和南海與台灣地區。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獲得後,將螺倒入沸水(鍋中)略煮後撈出,取肉曬乾用。 【拉丁名】:深溝風螺Babyloniaspirata. 【藥名】:台灣鳳螺、方斑東風螺 【來源】:為蛾螺科動物方斑東風螺的貝殼。 【功效】: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主治】:用於肝火燔灼,胃脘痛,瘡癬疥癩,濕瘡濕疹,潰瘍。 【性味歸經】:咸,寒。肝、心、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一25克。 【別名】:鳳螺、號子螺(《中國藥用動物志》) 【藥用部位】:其乾燥貝殼入藥。 【動植物資源分布】:方斑東風螺分布於我國東海和南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於秋季以拖網捕捉,捕後置沸水內略燙,取殼,曬乾。生用或煅用。 【拉丁名】:方斑東風螺Babyloniaareolata(Lamarck).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