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靈山鎮位于海南海口市東北部,西隔南渡江與瓊山區濱江街道、鳳翔街道相望,北臨瓊州海峽,東接海口桂林洋經濟開發區、演豐鎮,南臨瓊山區雲龍鎮。
共管轄1個社區、22個行政村。
靈山鎮交通便利,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位於境內,主要公路有G223國道、S11高速公路,海路可通廣西北海、廣東湛江。
地理位置
靈山鎮隸屬海口市美蘭區,位于海口市東北部,東接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西依南渡江,南與瓊山區雲龍鎮相接壤,北為瓊州海峽。全鎮總面積11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80.47公頃,海水養殖237.8公頃,擁有機動漁船412艘。全鎮下轄2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30個自然村,327個村(居)民小組,全鎮常住人口93885人(2017年),流動人口29942人。鎮內有靈山、大林、新市、東營4個集墟。鎮區有中學3間,職業學院1所,職業學校3所,完全小學22所,幼兒園12所;衛生院4所,診所38所。鎮政府駐地靈山墟,2002年8月,原靈山與東營兩鎮合併為靈山鎮,2003年1月1日,劃歸海口市美蘭區管轄。
隨着海口市中心城區的東移,靈山鎮已成為海口市開發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轄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瓊洲大道、海文高速公路、白駒大道、瓊山大道、繞城高速以及在建的東環鐵路均分別穿越轄區,南渡江大橋、瓊州大橋等五座大橋橫跨南渡江與海口市中心城區連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也處境內。
歷史
古代曾叫黑山鎮和聖山鎮。相傳在南朝的陳代,黑山一帶森林茂密臨江,常有盜匪出沒為害地方百姓,後來朝廷派兵前來剿匪,其中有6位將領是結拜的異姓兄弟,他們戰亡後,化成6片樹葉飛到皇帝陳霸先夢裡請罪。後來黑山地區一片太平,當地百姓便在黑山高處建廟祭祀他們。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廣東按察司副使塗棐撰寫、瓊州知府莊琪所立的《重建靈山祠記》中可以得知:「六神」在宋元時已被封為「靈山」、「香山 」、「瓊崖」、「通濟」、「定邊」和「班帥」等稱號,但6人的履歷已經無從查考。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整頓各地寺廟時,認為「六神」封號太多,褻瀆禮儀,很不正規,便統一稱號為「靈山之神」,列入國家祀典,祭日定在每年三月初九,新官到瓊上任都要前去拜謁。據說由於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後人便改地名為「靈山」。靈山祠年久荒廢坍塌,直到1993年才由當地居民發起重建成六神廟,1998年,瓊山市政府還是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原靈山與東營兩鎮合併為靈山鎮,2003年1月1日,劃歸海口市美蘭區管轄。轄區靈桂公路北有重建的泰華庵,是海南島唯一的佛教女眾道場。靈山鎮民間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主題要項目有:海南民間八音樂隊。海南民間八音樂隊已被國家文化部審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國家保護。海南八音在唐宋代出現雛形,明代已十分成熟。明代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靈山一帶(因為當時縣府設在靈山鎮的多呂村,故說靈山一帶)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他成化年間(1465—1487),與其兒子晉京,同選為宮庭樂師,著有《琶瑟譜》3卷,《八音摘要》2卷 。[1]
1931年至1950年屬瓊山縣第五區。
1951年屬瓊山縣第九區。
1957年屬新市大林鄉;
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
1958年併入海口市改稱靈山人民公社。
1959年成立演豐、演海、靈山3個人民公社。
1983年改稱靈山區公所。
1997年,靈山鎮位於瓊山市東南部,距瓊山市政府駐地府城鎮8公里,面積98.6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晉文、群山、新瓊、錦豐、新市、紅豐、大昌、福玉、美莊、東平、愛群、林昌、新管、新島、大林、東頭、橋東、靈山18個村委會;
東營鎮位於瓊山市東北部,距瓊山市政府駐地府城鎮8公里,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東營、仲凱、東湖、東和4個村委會。
2002年東營鎮併入靈山鎮,同年10月海口、瓊山行政區劃調整,靈山鎮劃歸美蘭區管轄。2003年1月1日,美蘭區正式成立,靈山鎮隸屬美蘭區。
行政區劃
靈山社區成立於1996年,原稱靈山文明居委會,位於南渡江東岸,靈山墟中心區域,東毗鄰瓊山新市區,北至靈山派出所,與靈山村委會相鄰,南與群山村委會相連,西至中心小學。總面積2.4平方公里,下轄5個居民小組:瓊文居民小組、靈桂居民小組、潭龍居民小組、仙雲居民小組、機關居民小組。總常住人口8674人,共1316戶。轄區內有鎮政府、供電所、中學、農業銀行、供銷社、派出所等25個機關單位。社區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38家,大型機械廠(南江機械廠、焊條廠、柳瓊機械廠)3家,印刷廠2家,中學1所,小學1所,農業銀行1所,酒店2家,文藝活動娛樂中心1個,街道23條,小巷46條。靈山社區居委會除了正月十五鬧元宵節、觀彩燈、撥河、排球賽、瓊劇等文藝活動外,在農曆三月初九有紀念六神公誕辰的活動。
行政村
東平村委會地處南渡江入海口,距靈山墟約13公里,與海口市中心隔江相望,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土地面積799畝,人口1877人,共380戶。下轄3個自然村(麻余村、林丹村、新村)15個經濟社。主要經濟來源為建築業、運輸業、種養殖業。
東頭村委會位於靈山鎮北部,緊靠南渡江東岸,面積約4平方公里,下轄19個自然村,34個村民小組,1026戶,總人口5024人,中共黨員63名。主要經濟來源為水稻、芋頭梗種植,建築業,運輸業,現有養豬專業戶3戶。
新市村委會位于海口市南渡江東岸,距瓊州大橋東南1.5公里處,面積85.3公頃,耕地面積1061.4畝,總人口2215人,668戶。由新市、新城、涌潭、儒翠、大到、吳宅、柯宅、排田等8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組成。新市墟是靈山鎮四大農貿市場之一,市場經濟非常繁榮,是周邊村委會群眾和農產品的聚集地以及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村民主要經濟收入靠種植水稻,外出務工(主要建築手工業)以及經營個體生意為主。
新管村委會位於靈山鎮北部,距靈山鎮政府約10公里,東鄰瓊州海峽,南毗大昌村委會、愛群村委會,西與東頭村委會接壤,北接仲愷村委會。全村委會有628戶,共2561人。土地面積400公頃,其中水旱田1347.3畝、坡地213畝,海水、淡水養殖面積753畝。村民以種養為主,建築業為輔。
愛群村委會位於南渡江東岸,瓊洲大橋北側,總占地面積約3000餘畝,轄有10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分別分為大洋田、洋田子、大良、渡頭、儒雅、晚膽、昌園、長發、儒屋上、儒屋下、里擁一、里擁二、里擁三、里擁四村民小組。現有人口2393人,共596戶,耕地面積1604畝,坡地約823畝,林地約90畝。
美莊村委會處於白駒大道旁,距離海南省黨委、政協辦公大樓3公里,距離靈山鎮委、鎮政府7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全村總面積2093.78畝,其中耕地面積581.28畝,總人口902人,235戶,本村委會勞力除季節插秧收割以外,年青人員都在外搞副業,打零工(木工或泥工),全村有6個自然村。
新瓊村委會位於南渡江東岸瓊州大橋東側,與海口市中心市區隔江相望,瓊州大橋連海文高速路與瓊山大道交叉處是該轄區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委會7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面積2平方公里,總人口3630人。農業主要靠種植水稻、種瓜菜;少量的養植業;80%的男勞力外出搞建築業。解放前農民的自己集資創辦二所學校「為民小學」與「新南小學」,校名至今不變。
新島村委會位於南渡江東岸,與海南省委所在地隔江相望,海瑞大橋和瓊州大橋中腹地帶,美蘭機場至皇冠海景大酒店文化長廊瓊山大道從中間穿過,交通十分便利,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8公里,轄區內總面積4.5平方公里,地勢較為平坦,有9個自然村13個經濟社,總人口3128人,共775戶。全村耕地總面積1858畝,調整產業生產結構已經啟動,主要種植芋頭、西瓜、辣椒和豆類等各類瓜菜,擁有一支200多人的建築隊伍,鋸木廠9家,遠近聞名的搭棚29家,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交通運輸業發達,擁有一定數量的大貨車、裝載車、農用手扶機車、三輪大蓬車等交通工具。
橋東村委會位於南渡江東岸,與海口市瓊山區隔江相望,鄰近有南渡江大橋、海瑞大橋、瓊州大橋從瓊山大道直通市區。轄區有15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農戶657戶,總人口2993人,耕地面積僅有690畝。現有養殖專業戶52戶,魚塘190畝,百頭以上養豬場5個,擁有125多人的建築隊伍,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現擁有大貨車、工程車、出租車、農用車538部交通工具。另外,配合江東新市區在轄區里引進益爾製藥廠、賽立克製藥廠、椰神食品廠、泉涌冷凍廠等企業,
靈山村委會位於南渡江大橋東岸,在海文高速路連瓊山大道交叉中心,村委會辦公室位於瓊文路靈山鎮政府大樓後面,總面積約5350畝。自然村15個(學堯、菖蘿、陳村、新宅、白宅、井上、美炎、美仁、北侃、美玉、北插、扶揚、扶儒、尚賢、大統),其中耕地面積2596畝,水旱田2508畝,總人口3342人,總戶數702戶。剩餘勞動力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如汽車運輸、旅遊、種養殖業、飼料廠、商飲業、建築工程等。
群山村委會位於靈山集墟中心,緊靠靈山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東鄰錦豐村委會,南鄰福玉、晉文兩個村委會,西靠南渡江與府城相望,北鄰靈山村委會。總面積10050畝,下轄:陶宋、芙蓉、靈山舊市、大撫、樂只、檳榔園、黑山等7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99戶,總人口2730人。轄區內有國營南江機械廠、瓊山農機站、海口市靈山中學、預備役師高炮團、海南利健足球訓練基地,2009年鴻洲新城項目在原民源遊樂園動工建設。所轄的黑山自然村是革命老區村莊。黑山在唐朝時山深林密,相傳此地經常有賊聚伙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當時皇帝便派6個兄弟為欽差大臣,前往討伐。6兄弟陣亡,後變為六片樹葉飄到皇帝面前請罪,後人便把6兄弟當作六神公。在黑山高處建起一間六神廟,以示紀念。傳說六神公有求必應,非常靈顯,故稱靈山。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九為六神公紀念日。
晉文村委會位於南渡江東畔,西面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南依瓊山區雲龍鎮,北靠靈山鎮和江東新市區,海榆東線公路分南北從其轄區內穿過。轄有13個自然村,12個經濟社,農業戶991戶,人口3961人,土地面積14000畝,其中水田1753畝,旱田172畝,坡園地1466畝。
福玉村委會位於瓊文公路3公里處,東接演豐鎮,南連美蘭機場,北接錦豐村委會,西接晉文村委會。下轄6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395戶,人口2040人。全村委會土地總面積3600畝,耕地面積3000畝,其中水旱田1500畝,坡園地1600畝,有台胞1戶,旅居海外華僑6戶。主要經濟來源依靠種養業和第三產業,有運輸小型拖拉機15輛,汽車7輛,養魚15畝,養豬、養雞專業戶20戶,利用美蘭機場的有利條件動員群眾進行務工,群眾經濟收入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錦豐村委會位於靈山鎮東南部,東依桂林洋工業開發區,南鄰福玉村委會,西靠靈山墟,北接紅豐、靈山村委會。轄區內落戶的企事業單位有:廣電總局海南監測站、海口供電公司靈山開關站、靈山中學、海南川科高科技工業園。村委會下轄8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04人,總戶數328戶,有一所完全小學。土地總面積8288畝,其中外來企業用地4030畝,其它用地2895畝。耕地面積1363畝,其中水旱田789畝。
紅豐村委會座落于海口市新市區的東部,即海文高速公路與白駒大道的連接口處。距海口市中心區8公里,靈山鎮政府3公里。村委會下轄自然村莊15個,經濟社15個,土地總面積為6860畝,其中水田面積為1880畝,旱地面積為1200畝,村莊、林地、荒地為3080畝。村委會總戶數為552戶,總人口為2376人。據考證,隋(607年),唐(627年)時期設置顏盧縣(顏城縣),屬「珠崖郡」管轄,後「顏城縣」被併入「舍城縣」,不再存在,其遺址就在儒堂村和多呂村一帶。在這裡,還居住1000多顏氏後人。
大林村委會位於靈山鎮東北部,距海文高速公路3公里處,南有美蘭國際機場,北枕瓊洲海峽,東毗鄰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西有江東新市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村委會下轄19個自然村,21個經濟社,2010年全村人口共2668人,662戶,台港澳同胞25人,勞動力837名。耕地5400畝,其中水旱田面積2100畝,坡園地3300畝。大林村委會有個聲名遠揚的古老村落,叫道郡村,被稱為瓊州江東第一村,每年農曆六月初十,(南渡江)東岸地區的民眾在此萬人聚集鬧軍坡,這傳統民俗活動幾百年來傳承至今。這裡又是人才輩出的風水寶地,尤其清代出了吳元猷和吳世恩父子將軍,聞名於世。歷代受皇封的有22人,進士1人,戶口主事1人,布政司1人,庠生、監生、貢生、國學生共23人;民國將軍1人,革命烈士1人,有教授2人,中山大學1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1人,其他大學生人數28人,中級技術職務近50人,愛國華僑10餘人。
林昌村委會位置瓊州大橋2公里處,海文公路從中間穿過,與美莊、大林、大昌、新管、愛群村委會相鄰,交通方便。村委會有17個自然村,20個經濟社。村民都是以種植水稻、瓜菜為主。全村養殖專業戶8戶,百頭以上養豬場3個。
大昌村位于海口市東海岸,東與桂林洋農場隔江相望,南與大林、林昌村交界,西與東營、新管村毗鄰,北臨瓊洲海峽,也就是海文高速公路3公里處北側,方圓8平方公里,轄下有15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936戶,3807人,總面積為8130.28畝,耕地面積3698畝,地勢平坦,靠近大海。在群尚存,居住近200戶孔氏後人。明嘉靖年間,孔子61世孫孔弘集來瓊經商,後落籍靈山,繁衍後代。
東和村委會地處南渡江入海口處東岸,東北面臨瓊州海峽,西南面與新埠島隔江相望,屬南渡江和瓊州海峽沖積地帶,東和村委會共有5個自然村(東村、外堆村、外坪村、西村、麻錫村),17個經濟社,總面積約5570畝,水旱田面積1050畝,全村總人口4345人,共1198戶。支柱產業為捕撈業和海淡水養殖業,現有184隻大小漁船(其中,定植船23隻、流速船161隻。
東湖村委會位於靈山鎮北部,緊靠瓊洲海峽,總面積7715畝,耕地面積1450畝,下轄10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共3813人,1068戶。
東營村委會地處南渡江以東約三公里處,北臨瓊洲海峽,東與大昌村委會交界,南與仲愷村委會交界,西與東湖村委會交界。主要產業是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現有船隻122艘,海水養蝦塘420畝。仲愷村委會在海南島東北部頂端,鄰近瓊州海峽東營漁港,位於北緯20°02',東經110°24'的地方,有一個全瓊聞名的革命老區村莊,那就是靈山鎮仲愷村。這個村總面積為1.22平方公里,折合為1800多畝,其中:農田耕作面積1200多畝。這裡生活着郭、鄺、嚴、周、張、洪、林、馮、陳、李、黃、劉、莊、甘、唐等15個姓氏的居民,總人口(包括外出人口)有2100多人,其中戶口在籍的1582人仲愷村是個行政村莊,分別由「羅陳村」和「櫓梧村」兩個自然村莊(以下簡稱為「兩村」)組成。周圍村莊的人們習慣地把兩村以銅鑼和大鼓來相配,俗稱為大銅(羅陳)大鼓(櫓梧)村。兩村已經有了一千多年歷史。[2]
經濟
2010年靈山鎮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年水稻種植面積45256畝,總產量9266噸,產值1853萬元;海淡水養殖面積62832畝,產值5469萬元;海洋捕撈總產量2772噸,產值4414萬元;瓜菜種植面積1.9085萬畝,產值5716萬元;花卉種植面積3770畝,新增520畝,產值2262萬元;農林牧糧四業協調發展。全年生豬飼養量14.1976萬頭,產值10800萬元,雞、鴨飼養量100.6033萬隻,產值1892萬元。 201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9426萬元,同比增長8.2%,農民人均純收入5190元,同比增長8.1%。
靈山鎮轄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海文公路、海文高速公路、白駒大道、瓊山大道、繞城高速以及海南東環高速鐵路均分別穿越轄區,南渡江大橋、瓊州大橋等五座大橋橫跨南渡江與海口市中心城區連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和高鐵美蘭站也位於境內。
近年來,靈山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優勢,積極引進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呈現出以鴻洲江山、海南皇冠、魯能椰風、大成置業等為代表的酒店房地產業,以「嘉翔汽車城」為代表的汽車銷售服務業,以海南科技學院、海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為代表的高等教育業,以賽立克藥業和佳德信水產品加工廠、希望飼料加工廠為代表的名優品牌工業產業,以群綠大棚蔬菜基地、大林花卉基地代表的品牌特色農業協調發展,效益凸現良好格局,總體經濟實力快速增長。
在建和跟蹤服務的重點項目共有27個,其中省重點項目3個[078工程、海口電網、省公務員新村二期],市重點項目2個[海南維德江東組團低碳型生態居住區、鴻洲江山],區重點項目21個[海南科技學院三期、省水務廳三防指揮部、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特警支隊項目、美蘭區與國土廳項目、仙月仙爭議地項目、椰風海藍、院士村、倚能美林灣、省測繪局等五個單位辦公用地、海洋漁業廳、司馬坡島陸地配套、司馬坡島陸地擴征、嘉翔汽車體驗中心(嘉華汽城)項目、嘉源房地產、新東大橋、東風日產4S店、雲海花都項目]。在加大原有項目建設力度的同時,我鎮合理規劃建設機場二期配套區、鴻洲新城、078航天配套區、公務員新村二期、魯能英大、司馬坡島高爾夫項目等集五星級酒店、體育運動公園、生態觀光農業園、國際遊艇俱樂部、跑馬場、生活社區、省市機關辦公場所等新城項目。
相關視頻
美麗的靈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