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睡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靈魂睡眠(soul sleep)、靈魂永遠消滅(annihilationism)以及有條件的靈魂的不朽(conditional immortality)是宗教改革時期的 一個基督教教義和學說。該理論認為死者不上天堂,相反,他們睡在塵埃中,直到審判日和死人復活。現代歷史學家用這英文單詞Christian mortalism為來形容這一學說。
在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馬丁·路德提出了該理論在他的一部分拉丁文著作,使用勞動者的辛苦一天後的睡眠為形象。但靈魂睡眠學說被主流路德教會被徹底拒絕。約翰·加爾文強烈反對靈魂永遠消滅的教義。
靈魂睡眠的教義在再洗禮派教徒,後來激進的浸禮會教友中受了廣泛的歡迎。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理性主義的基督徒是彌爾頓和霍布斯:
約翰·彌爾頓 《論基督教義》(De doctrina christiana) 1:13
托馬斯·霍布斯 《利維坦》(Leviathan) 在38,44,46章
在19世紀靈魂睡眠的理論開始大舉進入聖公會的。顯着的代表中有E.W. 布林格和達勒姆主教N.T. 萊特.
視頻
靈魂睡眠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美國同性戀者當上聖公會主教 外國教會表示譴責,搜狐,2003-08-07
- ↑ 中國的「聖人」和西方的「聖人」有何差別?看中西評判標準的差異,搜狐,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