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炎夏品竹(周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炎夏品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炎夏品竹》中國當代作家周萌的散文。

作品欣賞

炎夏品竹

炎炎夏日,屋後的竹林里卻是清風陣陣,讓人感覺仿佛置身另一個世界。

蘇軾在詩中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在歷代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竹是個高雅的文化意象。它挺拔俊秀,四季常青,人們因此心生愛慕,不自覺地將其姿態抽象到精神層面。

最愛畫家筆下的墨竹,單調的黑白演繹出的雋永能把浮躁的人心拉回遙遠的唐宋。竹因虛心有節、不畏冰霜,一直被人拿來比作道德的典範,所謂「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在古代,竹與民生息息相關,蘇軾曾感嘆:「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竹還可為管弦,如笛簫笙箏。其實竹本身即是可奏出美輪美奐樂曲的樂器。宋王禹偁這樣描述他的竹樓:「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聲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所助也。」

竹種類繁多,名字最好聽的當屬「湘妃竹」。湘妃竹又名斑竹,傳其身斑點為堯帝的女兒女英和娥皇的眼淚。古人是善於製造悽美故事的,後人細細品味完湘妃竹的故事,再去撫摸這斑斑點點的竹,便能感覺到它是有靈魂的。

與竹相關的詩歌多半雅致、可愛,李白名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短短兩句便將兒童的活潑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讓人回味悠長,浮想聯翩。

竹之初是寶塔狀的筍。頗愛春寒料峭時的毛筍:或只露個毛糙的尖頭在土表,或東倒西歪如黑胖的娃娃分散在竹林四處,煞是可愛。將毛筍的褐皮層層剝去後,潤潔如玉的內里便露了出來,炒食之,清香美味,讓人難以忘懷。

炎夏品竹,品的是心中那份清淨。

[1]

作者簡介

周萌,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