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王邦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炕上》是中國當代作家王邦志的散文。
作品欣賞
炕上
我媽常常坐在炕上,納鞋底,縫補衣服,有時候也打麻繩。哥和姐有時跟着搓玉米,有時在如豆的燈下寫作業。妹妹睡在搖車裡。搖車像兩頭翹起的彎彎的小船。它長約三尺左右。是用將近一尺寬的薄薄的木板,彎成半個橢圓形的車幫,兩個彎好的橢圓形兩頭呈二十度角翹起,中間交叉的部分是最低點。底下用木板鋪好。車幫對稱地裝上兩組鐵環,每個鐵環各拴一條繩子,繩子的長度要依屋子的高度來確定,繩子系在房樑上。搖車裡鋪上被子,孩子包裹嚴實了,放進搖車裡。大人邊搖邊做事,孩子在搖搖晃晃的車裡迷迷糊糊地睡去。屋樑隨着搖車的搖動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為孩子唱着催眠曲。
這就是人們說東北有三大怪:「反穿皮襖毛朝外,姑娘叼個大煙袋,養個孩子吊起來」。
我最愛看我媽打麻繩。媽媽坐在炕沿上,左邊放着一堆麻坯子,右手拿着撥樃棰。撥樃棰是用一塊七八寸長,寬和厚兩寸左右的木頭,削成兩頭粗,中間細的形狀,中間部位穿過一根很粗的長鐵絲,鐵絲在撥樃棰的底下打一個結,上面高高地挺起,又彎成一個鈎,像一個大大的問號。媽媽先拿起一小縷麻坯子,在手裡朝一個方向捻,麻坯子就從鬆散狀態被集中在一起,緊密而圓活了,然後把捻好的一段纏在撥樃棰的鐵絲左右,留出一尺來長。媽媽右手提着麻線,左手拿着一綹麻坯子,接在留出的麻線頭上,撥拉一下撥樃棰,撥樃棰便順時針快速的轉動起來,麻坯子就越擰越緊,撥樃棰慢慢地停下來,媽媽就把擰好的一左一右纏繞在撥樃棰的鐵絲旁邊。媽媽嫻熟地續麻坯子,搖動撥樃棰,麻繩就打好一股。然後把兩團半成品在撥樃棰合併起來,才擰成真正的麻繩。一個晚上,媽媽能打一大團麻繩。我坐在媽媽身邊,幫着媽媽遞麻坯子,時不時地伸手去搖撥樃棰。撥樃棰太好玩了!麻坯子被擰得吱吱叫,撥樃棰嘩啦嘩啦地轉動,我像是享受最美妙的音樂。
煤油灯摇曳着,我们的影子映在土墙上,那真是一幅绝妙的风景,温馨而甜美。
作者簡介
王邦志,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