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揭示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是人們對自己家園以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集中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為保衛祖國和爭取祖國的獨立富強而獻身的奮鬥精神。不僅體現在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各種意識形態和整個上層建築之中,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愛國主義 [1]
外文名稱 英文:Patriotism 法文:Patriotisme
集中表現 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2]
錯誤傾向 中國中心主義 西方中心主義
釋義 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含義
愛國主義(patriotism)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這裡的"祖國"可以是一個區域或者城市,但是愛國主義一般用於某個國家或者聯邦。愛國即熱愛祖國,而祖國的直接體現是同胞,國家的直接體現是政權,祖國與國家不是一回事。公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國家應該效忠自己的公民。這就是孫中山、何子淵等革命先驅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但依然被尊為愛國者的根本原因。易姓改號,謂之亡國;文化滅絕,謂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化不滅,則中華不滅。愛國,即愛文化,也就是守護中華傳統文化。
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統一,是從本國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的。它對個人同國家和民族的關係起調節作用。愛國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重要規範之一。它要求人們把對祖國的熱愛變成自己的行動,努力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反對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優越感;同國際主義相聯繫,既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又是一個堅定的國際主義者;要求熱愛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國各民族大團結的政治基礎和道德基礎。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我們民族賴以存在、發展的情感紐帶與精神支柱。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
在現階段,愛國主義最基本、最本質、最重要的表現,就在於不遺餘力地鞏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評價和爭議
正面評價
人類因為生存的需要,形成社會,藉助群體的力量方便獲取生活資源和獲得保護。人們對所生活的族群所提供的舒適、寧靜、豐富、優越與安全感產生依戀和榮耀的情感。為了使生產和生活利益得到保障,人們自發地維護這個族群的完整性。這就是最樸素的民族主義。
愛國主義應當是自發的,源於基本的利益觀和良知,它仿佛溶化在人們的血液中,無法根本清除。由於幾乎每個人都具有這種潛能,統治者很敏感地察覺到這是一股強勁的力量,不能降服之就可能被之降服,所以長期以來,民族主義都被統治者所小心駕馭,統治者千方百計地將自己演繹成民族主義的核心價值符號。民族主義洪流就象漩渦,而統治者則總是企圖扮演漩渦的中心。在後極權時代,由於信息的壟斷,民族主義情緒比以往更易於控制,統治者通過壟斷的傳媒、教育,對民眾的情緒進行操控。在這個"計劃思維"的時代,人們的一顰一笑、一喜一怒都被人算計、被人設計,表面上人們發自內心的情感實質上早落在那些人預先設定的模範當中了。
負面評價
愛國主義有消極的一面。由於"什麼才是愛國"人人看法不同,所以愛國一詞顯得頗為主觀,因此人們對"愛國"行為的定義極具爭議。當中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有政客把愛國主義當作是攻擊對手的手段之一,指控對方是不愛國的人。也有人嘗試把愛國標準化、表現單一化;其中安布羅斯·比爾斯稱"愛國主義是一堆易燃的垃圾, 任何想照亮自己名字的人只要朝它丟根火柴就可以了。"18世紀的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說話把愛國主義視為:"愛國主義是流氓無賴們最後的藏身之地"。這被另一些人認為是歪曲了愛國主義的本質--不止把愛國變成了一種盲目的信仰,這些行為更無助民主的發展,因為社會的精力都虛耗於愛國的爭論之中。
道德規範爭議
愛國主義道德規範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相比其他國家的人,你對同胞的道德責任更大。愛國主義中的利他主義是有選擇性的。對愛國主義道德規範的批評大多集中在它的道德偏向上,保羅·剛伯格(Paul Gomberg)曾拿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比較。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每個人對所有人類的道德責任都一樣。這被稱為世界大同主義。
在歐盟,像哈貝馬斯(habermas)這樣的思考者倡導一種以歐洲為整體的愛國主義,但是不幸的是歐洲的愛國主義大多局限在一國內,並常常帶有懷疑整體歐洲的特點。
一些把宗教的位置放在母國之上的信教者經常招致愛國主義者的懷疑和敵意。舉個例子,作為教會得力助手的哥倫布騎士團把愛國主義當作其四項美德之一。而穆斯林則把高於國家的忠誠獻給伊斯蘭教會。其他團體發現很難在宗教信仰和愛國行為之間找平衡點。
愛國主義的擁護者則把它所代表的道德規範當作一種美德。在哲學家阿拉斯戴爾(Alasdair MacIntyre)的著作《愛國主義是美德嗎?》。查爾斯(Charles Blattberg)在《從多元主義政治到愛國主義政治》中也闡述了類似的愛國主義觀念。
在某些國家裡,政客們會利用愛國情緒來反駁他們的政敵,隱約或者明顯地指責政敵背叛國家。小眾可能會拒絕大眾覺得理所當然的愛國主義忠誠。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排除在政黨之外所以也沒有理由為它自豪。澳大利亞關於"對歷史的黑臂章回顧"就是這種衝突的例子。保守派首相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他當然把自己當成百分百的澳大利亞愛國者-在1996年說:"(原文)對我國從1788年以來的歷史回顧中發現我們的歷史不過是一個令人羞恥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帝國主義,資源濫采,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和其他各種形式的歧視"。
差異論
愛國主義是道德規範中最重要的一條內容。愛國主義中的利他主義是有選擇性的。在不同的國家,人們的看法和做法是不一樣的。對愛國主義道德規範的批評大多集中在它的道德偏向上,保羅剛伯格(Paul Gomberg)曾拿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比較。但是世界大同主義認為,每個人對所有人類的道德責任都一樣。
愛國主義表達了對某一特殊公民或者政黨的價值偏好。泛世者並不認同這種特殊的偏好。他們選擇一種更加寬闊的價值體系作為替代。在歐盟,像哈貝馬斯(Habermas)這樣的思考者倡導一種以歐洲為整體的愛國主義。
宗教衝突
在美國境內經常遭受這種懷疑的是天主教會和穆斯林教會。在美英兩國,天主教會對教皇忠誠甚於對國家的忠誠。因此,作為教會得力助手的哥倫布騎士團把愛國主義當做其四項美德之一。
愛國主義的擁護者則把它所代表的道德規範當做一種美德。在哲學家阿拉斯戴爾(Alasdair MacIntyre)的著作《愛國主義是美德嗎?》中,他指出一個時代對道德概念的原則建立在對來源地等偶然特性的盲目崇拜上(意指非理性),因此也就拒絕愛國主義可以選擇這一觀點。他認為應該建立一種可以替代的道德概念,這種概念可以和愛國主義同時相存。查爾斯(Charles Blattberg)在《從多元主義政治到愛國主義政治》中也闡述了類似的愛國主義觀念。
世界主義
世界主義是一種社會理想,認為全人類都屬於同一精神共同體,是與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相對立的思想。世界主義不見得推崇某種形式的世界政府,僅僅是指國家之間和民族之間更具包容性的道德、經濟和政治關係。
世界主義者確信,所有的人都有責任去培育和改善、並且盡全力去豐富總體人性。這個理想與普天之下皆兄弟的思想息息相關,人類是一個整體,必須團結一致、彼此扶持。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霍布斯所說的自然國家,為了避免衝突和不公,彼此之間應該建立社會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