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囊尾蚴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豬囊尾蚴病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詞解釋
豬囊尾蚴病( cysticercoids cellulosae)俗稱囊蟲病,是豬帶絛蟲的蚴蟲即豬囊尾蚴( Cysticercuscellu-losae)寄生人體各組織所致的疾病。因誤食豬帶絛蟲卵而感染,也可因體內有豬帶絛蟲寄生而自身感染。根據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分為腦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皮肌型囊尾蚴病等,其中以寄生在腦組織者最嚴重。
病原學
豬囊尾蚴俗稱囊蟲,是豬帶絛蟲的幼蟲,呈卵圓形白色半透明的囊,約(8 ~10)mm ×5mm。囊壁內面有一小米粒大的白點,是凹入囊內的頭節,其結構與成蟲頭節相似,頭節上有吸盤、頂突和小鈎,典型的吸盤數為 4個,有時可為 2 ~7 個,小鈎數目與成蟲相似,但常有很大變化。囊內充滿液體。囊尾蚴的大小、形態因寄生部位和營養條件的不同和組織反應的差異而不同,在疏鬆組織與腦室中多呈圓形,約 5 ~ 8mm;在肌肉中略長;在腦底部可大到 2.5cm,並可分支或呈葡萄樣,稱葡萄狀囊尾蚴。
流行病學
豬帶絛蟲病人是囊尾蚴病的惟一傳染源。任何性別、年齡都可患本病,據國內報告年齡最小的為8個月,最大的是76歲。
豬帶絛蟲病及囊尾蚴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在歐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及亞洲等地都有本病發生和流行。囊尾蚴病為我國北方主要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以東北、內蒙、華北、河南、山東、廣西等省、自治區較多。
發病機制
人作為豬帶絛蟲的終宿主,成蟲寄生人體,使人患絛蟲病;當其幼蟲寄生人體時,人便成為豬帶絛蟲的中間宿主,使人患囊尾蚴病。人感染囊尾蚴病的方式有:
⒈ 異體感染也稱外源性感染,是由於食入被蟲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2自體感染,是因體內有豬帶絛蟲寄生而發生的感染。若患者食入自己排出的糞便中的蟲卵而造成的感染,稱自身體外感染;若因患者噁心、嘔吐引起腸管逆蠕動,使腸內容物中的孕節返入胃或十二指腸中,絛蟲卵經消化孵出六鈎蚴而造成的感染,稱自身體內感染。自身體內感染往往最為嚴重。
據調查自體感染只占 30% ~ 40% ,因而異體感染為主要感染方式。所以從未吃過「 豆豬肉」的人也可感染囊尾蚴病。人感染豬帶絛蟲卵後,卵在胃與小腸經消化液作用,六鈎蚴脫囊而出,穿破腸壁血管,隨血散布全身,經 9~10 周發育為囊尾蚴。
病理改變
囊尾蚴病所引起的病理變化主要是由於蟲體的機械性刺激和毒素的作用。囊尾蚴在組織內占據一定體積,是一種占位性病變;同時破壞局部組織,感染嚴重者組織破壞也較嚴重;囊尾蚴對周圍組織有壓迫作用,若壓迫管腔可引起梗阻性變化;囊尾蚴的毒素作用,可引起明顯的局部組織反應和全身程度不等的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及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等。豬囊尾蚴在機體內引起的病理變化過程有 3個階段:
⑴激惹組織產生細胞浸潤,病灶附近有中性、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巨細胞等浸潤;
⑵發生組織結締樣變化,胞膜壞死及乾酪性病變等;
⑶出現鈣化現象。整個過程約 3~ 5 年。囊尾蚴常被宿主組織所形成的包囊所包繞。囊壁的結構與周圍組織的改變因囊尾蚴不同寄生部位、時間長短及囊尾蚴是否存活而不同。
豬囊尾蚴在人體組織內可存活 3 ~10 年之久,甚至 15~ 17 年。囊尾蚴引起的病理變化導致相應的臨床症狀,其嚴重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數目、死活及局部組織的反應程度而不同。中樞神經系統的囊尾蚴多寄生在大腦皮質,是臨床上癲癎發作的病理基礎。
臨床表現
由於囊尾蚴在腦內寄生部位、感染程度、寄生時間、蟲體是否存活等情況的不同以及宿主反應性的差異,臨床症狀各異,從無症狀到突然猝死。潛伏期 1 個月到 5 年內者居多,最長可達 30年。
1.腦囊尾蚴病:表現複雜,以癲癎、頭痛為最常見的症狀,有時有記憶力減退和精神症狀或偏癱、失語等神經受損症狀,嚴重時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導致嘔吐、視力模糊、視神經乳頭水腫,乃至昏迷等。據臨床表現可分以下類型:
(1)腦實質型:最常見,占腦囊尾蚴病的 80% 以上。囊尾蚴常位於大腦皮質表面近運動中樞區,癲癎為其最常見症狀,約半數患者以單純大發作為惟一的首發症狀,。
(2)腦室型:約占腦囊尾蚴病的 10% ,囊尾蚴在腦室孔附近寄生時可引起腦脊液循環障礙、顱內壓增高等。四腦室或側腦室帶蒂的囊尾蚴結節可致腦室活瓣性阻塞,四腦室有囊尾蚴寄生時,四腦室擴大呈球形。反覆出現突發性體位性劇烈頭痛、嘔吐、甚至發生腦疝。
(3)軟腦膜型(蛛網膜下腔型或腦底型):也約占腦囊尾蚴病的 10% ,囊尾蚴寄生於軟腦膜可引起腦膜炎,本型以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腦膜刺激症狀為特點,並長期持續或反覆發作,病變以顱底及顱後凹部多見,表現有頭痛、嘔吐、頸強直、共濟失調等症狀,起病時可有發熱,多在 38℃ 上下,持續 3~ 5d,但多數患者常不明顯,腦神經損傷也較輕微。
(4)脊髓型:因寄生部位不同可引起相應的不同症狀,如截癱、感覺障礙、大小便瀦留等。
(5)混合型(瀰漫性):多為大腦型與腦室型的混合型。上述神經症狀更為顯著。
2.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部分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囊尾蚴結節。當囊尾蚴在皮下、粘膜下或肌肉中寄生時,局部可捫及約黃豆粒大(0.5~1.5cm),近似軟骨硬度、略有彈性、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在皮下可移動,本皮色、無壓痛的圓形或橢圓形結節。結節以軀幹、頭部及大腿上端較多。一般無明顯感覺,少數患者局部有輕微的麻、痛感。
3.眼囊尾蚴病:占囊尾蚴病 2% 以下,多為單眼感染。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多半在眼球深部,如玻璃體(占眼囊尾蚴病例的 50% ~60% )和視網膜下(占28% ~45% )。此外,可寄生在結膜下、眼前房、眼眶內、眼瞼及眼肌等處。位於視網膜下者可引起視力減退乃至失明,常為視網膜剝離的原因之一。位於玻璃體者可自覺眼前有黑影飄動,在裂隙燈下可見灰藍色或灰白色圓形囊泡,周圍有金黃色反射圈,有時可見蟲體蠕動。眼內囊尾蚴壽命約為 1 ~2 年,當眼內囊尾蚴存活時患者常可忍受,而當蟲體死後常引起強烈的刺激,可導致色素膜、視網膜、脈絡膜的炎症、膿性全眼球炎、玻璃體混濁等,或並發白內障、青光眼,終至眼球萎縮而失明。
4.其他部位囊尾蚴病:囊尾蚴還可寄生如心肌等臟器或組織,可出現相應的症狀或無症狀。但均較罕見。
參考文獻
- ↑ 日文是怎麼來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漢文,改換成他們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與漢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國人看它如天書,俄羅斯人卻如數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