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作禎(公元1842年--公元1921年)山東諸城人,字心源,清末民初諸城派琴家。自幼跟父親學琴,曾監製古琴20餘張,有仲尼、霹靂、雷聲,其中以百衲琴(仲尼式)為最。
他對古琴練習極為刻苦,左手指法的吟猱工夫最深,成為出色的古琴家。晚年曾因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而被捕入獄。卒後鄉諡「貞毅先生」[1]。
子承家學 青出於藍
王作禎是諸城派創始人王溥長之子,繼承了王溥長的家學,琴風清和淡遠。在琴技上有很大的提高和發展。但在審美上相對比較守舊,在藝術風格上以繼承虞山派「清微淡遠」琴風為主[2]。他的名氣較其父更盛,與王雩門並稱「諸城二王」。他的琴風與王雩門不同,但二人交接甚密,所奏琴曲多有同者。
諸城派
諸城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自古為禮樂之邦。諸城琴派興起於19世紀初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目前發現此派最早的琴家是清嘉慶年間歷城(今濟南)毛式郇(字伯雨、圻子,約1775~1884),其手稿《龍吟館琴譜》抄錄的8首曲目為諸城派之祖譜[3]。
諸城古琴的祖系出於「虞山」、「廣陵」兩派,至於這兩個長江下游南岸的古琴流派何時傳來山東,有待進一步研究。諸城派較早的琴家有王溥長、王雩門(冷泉)兩人。在諸城派的這兩個古琴家的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傳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