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惟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惟一

  又名王惟德,(公元987—106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英宗治平四年)人。宋仁宗(趙禎)時當過尚藥御,對針灸學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針灸學之大成,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奉旨鑄造針灸銅人兩座。為我國著名針灸學家之一。
  宋時,針灸學非常盛行,但有關針灸學的古籍脫簡錯訛甚多,用以指導臨床,往往出現不應有的差錯事故。根據這些情況,王惟一及其同行,產生了統一針灸學的念頭及設想,並多次上書皇帝,請求編繪規範的針灸圖譜及鑄造標有十二經循行路線及穴位的銅人,以統一針灸諸家之說。接旨後,惟一親自設計銅人,從塑胚、制模以至鑄造的全部過程,他都和工匠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終於在公元1027年鑄成了兩座針灸銅人。鑄成後,仁宗贊口不絕,把它當作一件精湛的藝術品,經惟一等在旁的醫官介紹了銅人的用途和在醫學上的價值之後,遂下令「把一座銅人放在醫官院,讓醫生們學習參考;另一座放在宮裡供鑑賞。」並讓史官把這件事作為一件大事,寫入史冊:「這銅人於天禎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經『御製』完成,以便傳到後代。」這時,王惟一又將自己編繪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獻給仁宗,以作為銅人的註解和姊妹文獻。趙禎閱後,非常高興,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編圖經已經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傳到後代」。
  銅人和圖經,在當時的醫療教學和醫官考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為統一和發展我國針灸學作出了很大貢獻。王惟一是宋代傑出的針炙學家和醫學教育家。在針灸學方面,他一生致力於這方面的文獻研究和整理工作,尤其對皇甫謐的《甲乙經》很有研究,且在學術上受其影響頗深。他把很多不統一的有關針灸學著作,加以去偽存真的整理,「以銅人為式,分臟腑十二經,旁註腧穴」的研究方法,將十二經脈及三百五十四個穴位,用直觀的方法記錄和描繪出來,並對前代有關「經穴」的學說,進行了訂正和改進,推動了我國針灸學的發展。
  宋朝時,受王安石改良思想的影響,醫學教育得到很大的發展。再加上雕版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整理和出版了很多醫學書籍。醫學教育的發展要求針灸學教學能更加直觀些,以便於學生記憶和臨床使用。王惟一所設計的銅人,在臟腑的布局,經絡的循行,穴位的精確等方面,不僅科學性強,而且工藝水平相當高。他選擇了精製的銅,鑄成和一般人大小相似的人體,裡面裝有銅鑄成的臟腑,軀殼表面,刻有三百五十四個穴孔,孔內裝滿水銀,外封黃蠟,以防水銀流出。應試者,當老師出題針刺某穴,或提問何病症該針何穴時,學生照題試針。若針得正確,一進針水銀便會流出。若針得不對,就刺不進去。銅人的鑄造,對我國醫學的發展,尤其在針灸學和針灸教學方面,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故為歷來針灸學家所推崇,即至現在仍有學習和研究的價值。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全書共三卷,公元1026年成書。書中把三百五十四個穴位,按十二經脈聯繫起來,注有穴位名稱,繪製成圖,為銅人註解。圖樣完整,內容豐富,經穴較多而系統。按照圖可查到所需用的穴位,按照穴位可查到所治之症候,是我國古代針灸典籍中一部很有價值的針灸學專著。形式略與近代《圖解》相似,書中詳述各個針灸穴位間的距離長短,針刺的深淺尺度,以及主治、功效等項。上卷,主要論述了十四經(心、肝、脾、肺、腎、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心包絡、任脈、督脈)的經絡循行、主治及經穴。中、下卷分別按照頭、頸、軀幹、四肢的順序,詳敘每一經穴。據宋史《藝文志》記載,原書共為三卷,後於南宋(金·大定)時,有人重製補註,改為五卷。
  著有《針灸圖經錄》五卷,約成書於1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