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符(83年-170年),字節信安定臨涇人。

少好學,有志操,長大後又「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進」。他在不得意中,「隱居著書三十餘篇,以譏當時失得。不欲彰顯其名,故號曰《潛夫論》。」《潛夫論》這部書,完整流傳至今。「後漢三賢」(另外兩位是王充仲長統。後漢三賢名稱來源於韓愈《後漢三賢贊三首》:《後漢》王充王符仲長統三人者同傳。公為之贊,各不滿百言,而敘事略無遺者。)之一的王符《潛夫論》蜚聲中外,與王充論衡》齊名。

生平事跡

王符馬融張衡等著名學者友善。他是庶出之子,舅家無親,所以在家鄉受歧視;又不苟於俗,不求引薦,所以遊宦不獲升遷。於是憤而隱居著書,終生不仕。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同鄉度遼將軍皇甫規解官回安定。鄉人往謁,皇甫規冷落退職太守,而歡迎王符。以致時人傳語說:「徒見二千石,不如一縫掖。」可見他在當時頗負盛名。 王符著書「以譏當時失得,不欲章顯其名」(《後漢書·王符傳》),題曰《潛夫論》。今存本35篇,《敘錄》1篇,共36篇,雖有脫亂,但大致仍屬舊本。全書以《贊學》始,以《五德志》敘帝王世系、《志氏姓》考譜牒源流而終。其餘諸篇,分題論述封建國家的用人、行政、邊防等內外統治策略和時政弊端,兼及批評當時迷信卜巫、交際勢利等社會不良風氣。「其指訐時短,討謫物情,足以觀見當時風政」(《王符傳》),而在思想上則「折中孔子,而復涉獵於申、商刑名,韓子雜說」(汪繼培《箋〈潛夫論〉序》),大致以儒為體,以法為用。所以《文心雕龍》歸之「諸子」,而《隋書·經籍志》則入於「儒家」 [1] 。

在文學上,王符主張文章以載「教訓」,要「遂道術而崇德義」,批評當時學者「好語虛無之事,爭著駢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認為詩賦應「頌善丑之德,泄哀樂之情」,要「溫雅以廣文,興喻以盡意」,批評當時文人「苟為饒辯屈蹇之辭,競陳誣罔無然之事,以索見怪於世」(《務本》)《潛夫論》基本上實踐了他的文學主張。他總結三代以來的歷史經驗教訓,以此立論,批評東漢後期政治弊端,是非明確,內容切實,說理透闢,指斥尖銳。由於辭賦的影響,東漢政論「往往以單行之語,運排偶之詞,而奇偶相生,致文體迥殊於西漢」(劉師培《論文雜記》)。《潛夫論》幾乎通篇排偶,遣詞駢儷,相當突出地表現着[[東漢後期政論散文的駢化趨勢,漸啟建安盛行的華麗之風。《潛夫論》有清人汪繼培箋注本。[1]

王符《潛夫論》中的10句人生哲理

王符是東漢著名政論家,一生沒有做官,把自己的政治見解和學術思想都寫入了《潛夫論》這部著作。王符《潛夫論》中的10句人生哲理,精闢透徹,值得深思。


  •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王符《潛夫論》

為了獲得各方普遍能夠接受的結果,必須做到「兼聽」,儘可能多地聽取不同群體的意見,以防止「偏聽」。身為領導,應當多聽取人民的意見,從而保障做出決定的正確性。


  • 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潛夫論·愛日》[2]

人民富足,就會講究文明禮儀;人民貧窮,就會為謀生而偷盜。儒家主張以禮義道德教化百姓,強調「禮」對於塑造良好風氣的重要作用。這句話通常用來表述道德文明建設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係。


  •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漢·王符《潛夫論·賢難》[3]

一個人說的可能是虛言,一萬個人都說就可能是真的。


  • 痛不著身言忍之,錢不出家言與之。——漢·王符《潛夫論·救邊》[4]

疼痛不在自己身上,當然可以說要忍耐;錢財不從自家拿出來,嘴上便喊叫要給予別人。喻指與己無關便可誇誇其談。


  • 士貴有辭,亦憎多口。——漢·王符《潛夫論·交際》[5]

讀書人貴在能言善辯,但最令人討厭的是誇誇其談。


  • 論士必定於志行,毀譽必參於效驗。——漢·王符《潛夫論·交際》

評論個人一定要看他的志向與言行,批評或稱讚必須根據事實和驗證。


  • 政教積德,必致安泰之福;舉錯數失,必致危亡之禍。——漢·王符《潛夫論·慎微》[6]

本句出自《潛夫論》的《慎微》篇,該篇認為人性善惡、國家興衰都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積累而成的,如果不注意小節,將會釀成大禍。


  • 金馬不可以追速,土舟不可以涉水。——漢·王符《潛夫論·思賢》[7]

金制的馬不能用來追逐跑得快的東西,土製的舟船不能用來渡河。喻指虛假的東西不能當真。


  • 正義之士與邪枉之人不兩立之。——漢·王符《潛夫論·潛嘆》[8]

正義的人與邪惡的人勢不兩立、不能共存。意在說明自古以來正邪不兩立、邪不壓正的道理。


  • 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其所長,以致其功。——漢代王符《潛夫論·實貢》[9]

有智慧的人會捨棄自己不擅長的一面,發揮自身的長處,從而取得成功。為人處世應當懂得揚長避短。

參考資料

  • 王符事跡. 百度百科. [2019-2-16] (中文). 
  • 《潛夫論·愛日》
  • 《潛夫論·賢難》
  • 《潛夫論·救邊》
  • 《潛夫論·交際》
  • 《潛夫論·慎微》
  • 《潛夫論·思賢》
  • 《潛夫論·潛嘆》
  • 《潛夫論·實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