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璞 |
也指未雕琢的玉或天真,淳樸。常用詞組為:璞玉渾金、返璞歸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璞
拼音; pú
部首; 王
部外筆畫; 12
詞性; 名詞
注音; ㄆㄨˊ
性質; 漢字
釋義; 未雕琢的玉或天真,淳樸
漢字字義
◎ 璞
(1) (形聲。從玉,從菐( pú),菐亦聲。"菐"意為"外皮"。"玉"和"菐"聯合起來表示"包有石皮的玉"或"玉的石皮"。)
(2) 同本義。如:璞玉(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七回:"卻說秦穆公有幼女,生時適有人獻璞,琢之得碧色美玉。"
南北朝 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第八》: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3) 含玉的礦石。如:璞石(蘊藏有玉的石頭)
(4) 天真,淳樸
夫質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鄭觀應《盛世危言》
常用詞組
◎ 璞玉渾金púyù-húnjīn
未經琢磨的玉石,未經冶煉的金子。指未加修飾之天然美質。比喻人品純真質樸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南朝宋· 劉義慶《賞譽上》
返璞歸真 fǎn pú guī zhēn
【解釋】: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同"返樸歸真"。
【出自】: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聖,返璞歸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璞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2
《廣韻》《韻會》匹角切《正韻》匹各切,$音朴。《玉篇》玉未治者。《增韻》玉未琢。《韻會》玉素也。《老子·道德經》璞散則為器。
又姓。《正字通》明璞俊。
又《韻補》葉普木切,音朴。《司馬彪·贈山濤詩》卞和潛幽冥,誰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