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蛇傳·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蛇傳·情導演: 張險峰,編劇: 莫非,主演: 曾小敏 / 文汝清 / 朱紅星 / 王燕飛,類型: 劇情 / 愛情 / 戲曲,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粵語,上映日期: 2021-05-20(中國大陸) / 2019-10-18(平遙電影展),片長: 101分鐘,又名: White Snake。

中國電影票房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09-2017年的複合增長率為27.2%[1],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穫609.8億元[2],占全球票房21.9%,並且預測2023年將達到155.0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電影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新聞

原標題:《白蛇傳·情》:戲曲電影美學的新探索最近,一部戲曲電影成功「出圈」,不僅創造了中國戲曲電影票房新紀錄,還征服了眾多「挑剔」的年輕觀眾,獲得了他們的廣泛好評。這部影片,就是由張險峰導演,曾小敏、文汝清主演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情》。一部小眾的戲曲電影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難得。《白蛇傳·情》到底好在哪裡,它的成功又有哪些啟示呢?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形式,它將文學、音樂、繪畫、書法、雕塑、建築、舞蹈、服飾、曲藝、武術、雜技等眾多藝術和技術融於一爐,堪稱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精華之結晶,其中蘊藏着中華民族藝術審美和文化精神的基因密碼,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些年來,觀眾的大量流失,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大面積缺失,導致戲曲的發展面臨極大困境,戲曲的生存遭遇嚴重危機。戲曲將何去何從?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任何一門藝術想要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與時俱進,戲曲當然也不例外。20世紀以來,在中國社會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和後工業文明快速轉型的歷史進程中,戲曲這門古老的藝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與話劇、音樂劇、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等新興藝術樣式的競爭中越來越處於劣勢地位。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戲曲人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和探索,一方面學習借鑑新興藝術的表現方式和技巧,滿足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另一方面嘗試與主流藝術形式跨界融合,擴大戲曲的觀眾群和影響力。於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類型應運而生,這便是戲曲電影。中國電影與戲曲有着不解之緣。

1905年,中國誕生的第一部電影即為京劇舞台藝術紀錄片《定軍山》。新中國成立後,戲曲電影蓬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黃梅戲《天仙配》、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豫劇《花木蘭》、評劇《花為媒》等等,成為幾代國人心中的經典。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戲曲電影雖然在產量上遠超以往,卻再也沒有出現一部廣為流傳、堪稱經典的作品。有人可能會說,戲曲的黃金時代已經逝去,戲曲電影的沒落是一種歷史的必然。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粵劇電影《白蛇傳·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這部影片與其他戲曲電影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對寫意美學的大膽探索。從本質上說,電影是紀實性的藝術,而戲曲是假定性的藝術,因此戲曲電影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怎樣處理電影的實與戲曲的虛之間的矛盾關係。以往的戲曲電影雖然也作過一些嘗試,但最終都沒能逾越「舞台表演+實景拍攝」的模式,虛與實相互衝突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演員虛擬性、程式化的表演與真實的場景之間存在「兩張皮」現象,造成藝術審美的割裂感。這種割裂感,如果說在戲曲尚屬主流藝術的時代還無傷大雅的話,那麼在戲曲已經邊緣化的今天,則足以讓年輕觀眾對戲曲電影敬而遠之了。

《白蛇傳·情》對於傳統戲曲電影創作模式的最大突破,正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擯棄了「舞台表演+實景拍攝」的表現手法,而以寫意美學統攝全片。首先,影片的畫面充分體現了寫意之美。它將實景畫面與傳統的中國畫風、流行的國漫畫風以及電腦動畫元素等相融合,讓劇中人物置身於水墨山水畫般的優美環境之中,無論風景、建築還是服飾、器物,都沒有執着於客觀真實的再現,而是在一種似實似虛、亦真亦幻,充滿詩情畫意和抒情意味的中國式審美意蘊中,達到了人與景的和諧、情與境的交融。正因如此,即便其中加入了商業大片式的「盜仙草」和「水漫金山」大段電腦特效,也不會令人感到突兀,而是與全片的寫意風格渾然一體。其次,情節和台詞的取捨突出了影片的寫意性。與以往的白蛇題材戲劇影視作品相比,這部影片對劇情進行了較大幅度的精減,對念白和唱詞更是作了大刀闊斧的刪削,去掉大量敘事性的段落而保留了具有濃郁抒情性的部分。刪繁就簡之後,情節和台詞的密度大大降低,為影片營造空靈寫意的審美意境提供了充足空間,同時也強化了影片的抒情味道,讓整部影片緊扣一個「情」字,從而表達出「人若無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的主題

此外,獨特的結構方式也與影片整體的寫意風格相得益彰。影片保留了戲曲以折為基本單元的結構方式,同時設置了序幕和尾聲,並以字幕形式對各構成單元加以明確區分和標識。這樣的結構凸顯了影片的假定性,打破了電影通常刻意營構的「真實的幻覺」,有助於觀眾保持適當的審美距離,也與影片所追求的寫意美學達成了統一。總之,《白蛇傳·情》以富有中國特色的寫意美學,在尊重戲曲藝術特性的前提下,充分運用最新的電影語言和技術,較好地解決了戲曲電影長久以來存在的虛實衝突問題,是對戲曲電影美學的一次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堪稱中國戲曲電影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寫意電影是中國對世界電影的一大貢獻,費穆1948年導演的寫意電影《小城之春》被中外多家權威機構評為有史以來「最佳華語電影」,就很能說明問題。可以說,戲曲電影是最能體現中國式寫意美學的電影類型之一,這一領域有着十分寬廣的開拓空間。希望《白蛇傳·情》的成功能夠激發更多電影人對戲曲電影的創作熱情,未來,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能夠通過戲曲電影領略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電影技術碰撞出的絢麗火花和獨特魅力。(作者: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田廣)

視頻

白蛇傳·情 相關視頻

絕美國風!首部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發終極預告
映後解析《白蛇傳·情》:年輕人的第一部粵劇電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