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直接選舉(英語:Direct election),簡稱直選,即政府首腦或立法機關的議員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
- 選民可以直接以「一人一票(one person, one vote)」的方式,投票予他們喜歡的參選人。
- 至於決定當選者則要依據不同的選舉方式。一般而言以得到較多數選票者勝或以兩局制先行淘汰部份參選者。相對概念為間接選舉。
- 現時直接選舉主要出現在總統制國家,議會制國家多為間接選舉。
- 直接選舉是指有選舉權的人直接參加選舉行使選舉權利的選舉方式。
- 黨內的直接選舉,一般是在黨的基層組織進行,即召開黨員大會由黨員直接投票選舉黨的支部委員會、黨的總支部委員會、黨的基層委員會或出席上級黨的代表大會的代表。
- 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總統是經由各州普選及美國選舉人團間接選舉產生,但其他各級聯邦、州及地方行政首長皆由地方選舉產生,美國國會的美國參議院全部議員、美國眾議院全部議員、州長、州議會、部分州政府官員、市長、市議會、縣長及縣議會均由直選產生。
- 直接選舉是指有選舉權的人直接參加選舉行使選舉權利的選舉方式。
台灣總統直接選舉的利弊得失
- 台灣自1996年實行全民投票直接選舉總統,至今已經十八年,經歷了三位總統和兩次政黨輪替,該是時機來回顧及檢討全民選舉總統的利弊得失。
- 全民選舉總統的明顯優點是總統執政的正當性,全民投票賦與當選總統者毫無疑問的正當性,即使得票率未過半,當選總統者依法獲得全民的授權執政,沒有人能挑戰其正當性,因此政權穩定、人心安定,在此氛圍下,理論上執政者比較容易推行其政策,而民眾會傾向於支持執政者的施政。
- 回顧台灣全民選舉總統的積效實在不佳,讓人懷疑一般大眾是否有能力判定政治人物的優劣,首先,大型選舉的選民只能透過媒體來認識候選人,選民要在立場不同的媒體所發佈的大量候選人資訊裏,篩選出公正可靠的資訊本就不易,
- 大部份選民不是政治人物,沒有施政經驗,恐怕很難體會施政的難處,無以判定候選人施政能力的優劣。
- 陳水扁和馬英九都曾經是媒體寵兒,善於營造自己的媒體形象,但是治國能力不只包含媒體操作能力。
- 拿大企業挑選總經理來對比國家挑選總統,總經理和總統的目標相似,分別是領導企業和國家不斷進步壯大,企業挑選總經理通常是由董事會(大股東)在相關業界物色適合人選,從來沒有企業是由所有股東一人一票選舉總經理,這顯示全民選舉總統是政治性的決定,而非注重專業的決定
- 因此全民所選出的總統註定多半不會很有施政的專業能力,我們只好接受這個事實吧![1]
中國實行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並用
- 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兩者是相對而言的,由選民按選區直接投票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的選舉,叫直接選舉。
- 在由選民按選區選出本級人大代表的基礎上,再由這些代表依法投票選舉產生本級國家機關組成人員和上一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叫間接選舉。
- 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並用作為一項原則,在我國具體表現為,按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均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 各級行政機關的領導人、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均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 中國實行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並用的民主選舉制度是從1953年開始的。
- 基於當時的實際情況,選舉法只規定基層人大的代表由直接選舉產生,縣以上(包括縣)地方各級人大和全國人大代表都由間接選舉產生。
-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發展,1979年選舉法規定 直接選舉擴大到縣級。3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實踐證明,直接選舉和 間接選舉並用的民主選舉制度,既符合我國的國情,又能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得到較好的實現。[2]
參考來源
- ↑ 台灣總統選舉的利弊得失. 痞客邦. 2014-08-26 [2020-06-19] (中文).
- ↑ 什麼是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並用原則?. 中國人大網. 2000-12-07 [2020-06-1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