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產量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相關產量法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文化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名詞解釋
相關產量法指在進行公共成本分攤時,按照不同業務在企業總業務量中占的比例來進行的方法。相關產量法是完全成本分攤法中的一種,主要用於業務成本測算的一種方法。
完全成本分攤法
相關產量法是完全成本分攤法中的一種,完全成本分攤法是一種傳統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進行業務成本的測算方法,常用的有三種方法:相關產量法、總收入法、歸屬成本法。
其中:
總收入法是完全成本分攤方法中的一種用於業務成本的測算方法。總收入法也是指在進行成本分攤時,以不同業務的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為標準進行的方法。
歸屬成本法指在進行成本分攤時,以不同業務的可直接計入成本,即不需要分攤的成本在企業總的可直接計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為標準進行。歸屬成本是作業成本法的第一步,要求建立間接成本歸集庫,這些成本在庫內性質應該是同一的。所謂「同一」是指歸集在相同成本庫的的不同成本是由相同的成本動因引起的。
術語解釋
業務成本,是企業從事某項業務(產品或勞務)而做出的價值犧牲,它可能是以犧牲另一項資產來換取,也可能是產生某種負債而導致將來的現金流出。也可以說,業務成本是企業為獲取收入而提供產品或勞務所發生的生產費用的總和。
成本分攤(簡稱CA)指在用戶及各類用戶間分攤成本,或按照認定發生費用的成本條目分攤成本。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書寫橫豎撇捺,展示漢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