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揮
演員
出生 1915年
天津
國籍 中國
別名 石毓濤(原名)
職業 話劇演員、電影導演
知名於 榮獲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知名作品我這一輩子

大雷雨
雲南起義

石揮 (1915年-1957年),原名石毓濤天津市人,中國電影、話劇演員、電影導演[1]

1937年到上海後,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上海職業劇團、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演出團體,演出過《》、《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劇目。還寫過話劇劇本《雲南起義》,導演過《福爾摩斯》等話劇,被人們譽為"話劇皇帝"。1941年進入電影界,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攝的《亂世風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揮在文華影片公司工作。主演了12部影片,導演了3部影片,《我這一輩子》是他根據老舍的原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作品,此片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 [2]

早年經歷

石揮,1915年生於天津。他幼年隨父母遷居北京。小學畢業後曾做過鐵路車童、牙醫學徒和電影院的售票員。

演藝經歷

1934年,石揮加入北平明日劇團,開始做劇務,後來做演員和導演;1935年11月,石揮在雷電劇團擔任演員;1937年7月之前,他加入沙龍劇社,演出過《日出》;1938年5月,石揮加入北京劇社並成為中堅人物,在戲劇家陳綿提攜和點撥下,塑造了《茶花女》中的阿爾芒和杜瓦爾、《日出》中的李石清、《雷雨》中的魯貴等重要角色 。

1940年,石揮來到上海,相繼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藝術團體,參加演出了話劇《正氣歌》、《大馬戲團》、《秋海棠》等近30個劇目,塑造了多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成為上海話劇界具有重要影響的演員之一。

1941年,石揮開始從事電影表演,拍攝了《世界兒女》、《亂世風光》兩部影片後,繼而先後在金星影片公司、文華影業公司主演了《假鳳虛凰》、《太太萬歲》、《艷陽天》、《哀樂中年》等一批有影響的影片。

1950年,石揮拍攝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我這一輩子》,並親自擔任了影片的編劇和主演,曾獲文化部1949-1955私營廠優秀影片二等獎。1952年,石揮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兼導演,先後在《腐蝕》、《姐姐妹妹站起來》、《關連長》、《宋景詩》、《情長誼深》中扮演了角色。1955年石揮導演的《雞毛信》是新中國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兒童片,該片獲得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這是最早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兒童故事片。1955年導演的戲曲藝術片《天仙配》,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並引起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黃梅戲熱潮。

1957年11月,"反右"運動中,石揮含冤而死。1979年2月,上海電影局召開大會為石揮平反。1995年由廣電部,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世界電影100周年暨中國電影90周年紀念活動中,中國電影世紀獎評委會授予石揮"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3]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劇名 上映時間 劇名 上映時間 劇名 上映時間 劇名 上映時間
1957 1955 1955 1953
1952 1951 1951 1950
1950 1950 1949 1949
1948 1947 1947 1947
1941 1941

[4]

話劇作品

上演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備註
1937年 《日出》 沙龍劇社
1938年 《雷雨》 魯貴 北京劇社
1939年 《茶花女》 杜作直 北京劇社
1940年 《日出》 李石清 北京劇社
1940年 《大雷雨》 庫里金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雷雨》 魯貴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欲魔》 胡大忠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家》 高老太爺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正氣歌》 文天祥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愁城記》 林孟平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花木蘭》 花弧 中國旅行劇團

[5]

人物評價

石揮才華橫溢,戲路寬廣,善於刻畫人物性格,既注重內心體驗,又精於外在表現,是我國演技派表演藝術家的代表人物,成為中國獨具風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藝術家。

我這一輩子》由導演、演員石揮自編自導自演,影片充分展示出石揮的電影藝術才華和獨特的藝術追求。

石揮表演藝術戲路寬廣、感情真摯,並努力追求質樸自然的風格。其導演作品雖然不多,但同樣體現出能夠適應不同的風格和題材的特點,且始終貫穿着富於個性的藝術追求。

石揮,30-40年代從事話劇創作已經有巨大名聲,在電影角色創作上也取得出色成就。《我這一輩子》是他編導的偉大傑作。這是一部新中國建立之初最為典型的表現舊社會時代悲劇的上乘作品。一個人的輩子就是整整一個舊時代的苦難縮影,影片通過一個老警察這樣一個特定時代的人,以歷經不同時代的經歷在表現黑暗社會對人命運的一次次壓迫、殘害,來證明舊時代的換湯不換藥和無可救藥。本片旁白以"我"的口吻,將"我"一生的辛酸坦露無遺。

從某種程度上說,本片是建國前現實主義影片的一種集中體現,既有《一江春水向東流》式史述的敘事結構和對比手法,又有《馬路天使》的隱喻手法和表現手法,也有《神女》式省儉場面過渡方式。 [6]

個人生活

石揮在拍攝影片《母親》時認識了京劇女演員童葆苓,在相處過程中產生愛情。由於石揮比童葆苓年長16歲,所以起初童家不接受石揮,但在童葆苓的堅持下,童家只能同意他們的婚事。1953年,二人成婚 [7][8]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