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思五首 元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離思五首是一組七言絕句。第一首詩回憶妻子曉鏡中殘妝慵懶的可人情態;第二首詩描寫詩人對亡妻昔日生活情景的深情回憶;第三首詩將韋氏比作經緯稀疏的紗布,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第四首詩採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詩人對亡妻的深深戀情;第五首詩運用比喻的手法,把梨花比作妻子,自己比作綠葉,抒發了對亡妻的無盡懷想。此組詩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寫了詩人對亡妻韋叢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追念。
原文
元稹〔唐代〕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譯文
愛在早晨的鏡子裡欣賞殘妝,釵環插滿在髮絲叢中。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甦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山泉繞着街道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着小樓。
我(在樓上)悠閒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着沒有起身,隔着水晶簾看(你在妝檯前)梳頭。
著壓(一種織布工藝)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繡着秦吉了(一種類似鸚鵡的鳥)花紋的紗布染着酒麴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雲靄,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於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
創作背景
元稹的離思五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作,寫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韋叢20歲時下嫁元稹,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後韋叢病逝,韋叢死後,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組詩。
簡析
《離思五首》是一組七言絕句。第一首詩回憶妻子曉鏡中殘妝慵懶的可人情態;第二首詩描寫詩人對亡妻昔日生活情景的深情回憶;第三首詩將韋氏比作經緯稀疏的紗布,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第四首詩採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詩人對亡妻的深深戀情;第五首詩運用比喻的手法,把梨花比作妻子,自己比作綠葉,抒發了對亡妻的無盡懷想。此組詩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寫了詩人對亡妻韋叢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追念。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