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3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3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巴黎最後的探戈) 原圖鏈接來自 搜狗 的圖片

第3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作為頒獎季里首個宣布結果的重要獎項,紐約影評人獎不僅位列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同時也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之一[1]

協會簡介

紐約影評人協會(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成立於1935年,是美國所有由影評人參與的獎項中歷史最悠久的。其成員早期一直局限在紐約當地的報紙影評人範圍,上個世紀60年代,由於1962年報紙業的大罷工,許多紙質專欄的失業撰稿人轉而在雜誌找到了工作;另外由於後來競爭性的美國影評人協會的成立,使得紐約影評人協會也開始吸收那些《新聞周刊》(Newsweek)、《花花公子》(Playboy)和《周六評論》(The Saturday Review)的影評人。到了80年代,該協會的成員甚至不僅僅局限在紐約地區了,目前該協會擁有34名會員,其中包括3名美國西海岸的影評人。和洛杉基影評人協會不同的是,紐約的這個組織並不包括電視台或廣播電台的影評人。

該協會獎的評選程序是這樣的:在第一輪投票中,每位影評人每個獎項只提名一個選擇,如果綜合起來沒有一個提名獲得多數承認,就要進行第二輪投票。在第二輪投票中,影評人必須在每一獎項中列出三個選擇,並按傾向性高低依次標以3到1分;在提名獲得多數以上票數的情況下,那些得到最高累計分數的提名就贏了。如果還沒有獲得多數票,這個程序還要繼續下去。

協會標準

在對最佳影片的選擇口味上,紐約影評協會在1966年之前都是和奧斯卡標準差不多地喜歡歷史傳奇或古裝劇情片;當美國影評人協會成立後,紐約影評人協會感到了競爭的壓力,評委們的口味也和前者一樣,偏向了外國電影。後來洛杉基影評人協會又成立了並關注本土商業電影,紐約影評人協會又開始正視自己關於本土大眾欣賞電影的口味 。

第3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1973 最佳男主角 馬龍·白蘭度《巴黎最後的探戈》 (獲獎)

▪ 1973 最佳女主角 喬安娜·伍德沃德《夏之願望,冬之夢想》 (獲獎)

▪ 1973 最佳導演 弗朗索瓦·特呂弗《日以繼夜》 (獲獎)

▪ 1973   最佳影片 [2]   日以繼夜  (獲獎)

▪ 1973 最佳劇本 威拉德·赫依克,喬治·盧卡斯,Gloria Katz《美國風情畫》 (獲獎)

▪ 1973 最佳男配角 羅伯特·德尼羅《戰鼓輕悄》 (獲獎)

▪ 1973 最佳女配角 瓦倫蒂娜·格特斯《日以繼夜》 (獲獎)

視頻

第3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相關視頻

紐約影評人獎跟好萊塢反着來,嫌棄好萊塢商業又土


白蘭度拍攝《巴黎最後的探戈》,影片實在太大膽,震驚所有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