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張溶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等張溶液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等張溶液是指滲透壓與紅細胞張力相等的溶液。也就是,與細胞接觸時,使細胞功能和結構保持正常的溶液。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因為有的分子能夠通過細胞膜,這裡的「張力」(tonicity)實際上是指溶液中不能透過細胞膜的顆粒所造成的滲透壓,如1.9%的尿素溶液,按質點數計算與血漿等滲,但因為它能自由通過細胞膜,將紅細胞置入其中會立即溶血,所以,1.9%的尿素溶液是等滲溶液,但不是等張溶液,不能將其輸入血液中,而由於NaCl不能自由透過細胞膜,所以0.85%NaCl既是等滲溶液,也是等張溶液。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原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由科學技術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領導、中國科學院代管的全國性機構。
全國名詞委的任務是負責制定中國科學技術名詞規範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原則和規劃;負責組織科學技術各學科的名詞審定、公布及協調、推廣應用工作;開展海峽兩岸及華語地區科學技術名詞的交流、協調和統一工作;組織開展中國術語學學科建設和中國國內外術語學學術交流活動。
據2018年10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官網顯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各名詞審定分委員會95個;聘請了中國各學科著名學者、專家、教授135人擔任全國委員;數千位科學家參加過名詞審定工作。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