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經義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經義[1]
拼音 jīng yì
外文名稱 Confucian classics argumentation
解釋
1.經籍的義理。
2.科舉考試的一種科目,以經書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
引證詳解
清· 袁枚《祭妹文》明經義諳雅故。
《漢書·張禹傳》:" 宣 之來也, 禹 見之於便坐,講論經義。"
《後漢書·儒林傳下·鍾興》:" 光武 召見,問以經義,應對甚明。"
《魏書·世祖太武帝紀下》:"詔諸有疑獄皆付中書,以經義量決。"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八章二:" 元璋 不但知道一些儒家的經義,能寫通俗的口語文字,並且還能作詩。"
宋 代以經書中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義理,故稱。 明 清 沿用而演變成八股文。
宋 陳亮 《書後》:"學者又習於當時之所謂經義者,剝裂牽綴,氣日以卑。"
《宋史·選舉志一》:" 神宗 始罷諸科,而分經義、詩賦以取士。"
嚴復 《原強》:"記誦詞章既已誤,訓詁註疏又甚拘,江河日下,以至於今日之經義八股,則適足以破壞人才,復何民智之開之與有耶?"
葉聖陶 《倪煥之》二:"不上兩年,作經義、作策論居然能到三百字以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