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額鳾蘇門答臘亞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絨額鳾蘇門答臘亞種 |
中文學名:絨額鳾蘇門答臘亞種 拉丁學名:Sitta frontalis saturatior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鳾科 屬:鳾屬 命名者及時間:Hartert, E, 1902 |
絨額鳾蘇門答臘亞種,拉丁學名Sitta frontalis saturatior,是色彩鮮艷的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嘴紅或黃色;額羽絨黑;上體紫藍;雄鳥有一道黑眉;下體灰棕紫色;虹膜黃色;嘴呈朱紅或深紅色;跗蹠栗褐或黑褐色。成對或成家族群活動於森林的樹幹和樹枝上,單個或結小群在喬木樹上活動,有時還與其他小型鳥類混群。性活潑,行動敏捷,能沿樹幹竄躍攀行,邊嗚叫邊尋覓樹幹縫隙中的小蟲,偶爾也在地上覓食。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棲息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的溝谷、山坡或山頂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問。 [1]
生態特徵
是色彩鮮艷的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
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嘴紅或黃色;額羽絨黑;上體紫藍;
雄鳥有一道黑眉;下體灰棕紫色;虹膜黃色;嘴呈朱紅或深紅色;跗蹠栗褐或黑褐色。
成對或成家族群活動於森林的樹幹和樹枝上,單個或結小群在喬木樹上活動,有時還與其他小型鳥類混群。
性活潑,行動敏捷,能沿樹幹竄躍攀行,邊嗚叫邊尋覓樹幹縫隙中的小蟲,偶爾也在地上覓食。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
棲息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的溝谷、山坡或山頂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問。
絨額鳾蘇門答臘亞種分布範圍
分布於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島。
絨額鳾蘇門答臘亞種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