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托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維爾托夫 |
中文名:吉加·維爾托夫 外文名:Dziga Vertov,W·jFLPMN 別名:傑尼斯·阿爾卡基耶維奇·考夫曼 國籍:俄羅斯 出生地:比亞利斯托克 出生日期:1896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54年 職業:導演,編劇,理論家 畢業院校:莫斯科大學 主要成就:創立電影眼睛派 代表作品:《前進,蘇維埃!》《電影眼睛》《帶攝影機的人》 星座:摩羯座 |
維爾托夫1896年1月12日生於比亞利斯托克,1954 年2月12日卒於莫斯科,原名為傑尼斯·阿爾卡基耶維奇·考夫曼,是蘇聯電影導演、編劇,電影理論家,蘇聯記錄電影的奠基人之一。
維爾托夫曾就讀於心理神經學學院和莫斯科大學,起初是未來派的作曲家,1916 年寫過《聽覺實驗室》的曲子。十月革命後在莫斯科電影委員會新聞電影處任職,領導前線電影攝影組。他最初拍攝的記錄片都是反映國內戰爭題材的。之後,維爾托夫開始探索新的攝影和蒙太奇的手法,組織新的拍攝素材內容。1922至1924年維爾托夫主編電影雜誌片《電影真理報》,並以此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實驗性團體"電影眼睛派"。維爾托夫力圖創造出反映現代生活的新電影,但他認為電影的實質在於拍攝角度和蒙太奇,這使維爾托夫在創作中過分迷戀於形式。維爾托夫受到當時的無產階級文化派、列夫派等團體的影響,把過去的文化籠統看作資產階級文化而一概加以否定。他甚至否定新聞電影以外的各種電影藝術。這些觀點使他在實踐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作品時而成功,時而失敗。
維爾托夫在記錄電影領域內的不斷探索是有益的,特別是在攝影和剪輯技巧上,有很多革新,他在創作上和理論上的探索對記錄電影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對國外記錄電影也有影響。他拍出了一些著名的作品,如:《電影真理列寧特輯》(1924年)、《前進,蘇維埃!》(1926年)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吉加·維爾托夫
外文名:Dziga Vertov,W·jFLPMN
別名:傑尼斯·阿爾卡基耶維奇·考夫曼
國籍:俄羅斯
出生地:比亞利斯托克
出生日期:1896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54年
職業:導演,編劇,理論家
畢業院校:莫斯科大學
主要成就:創立電影眼睛派
代表作品:《前進,蘇維埃!》《電影眼睛》《帶攝影機的人》
星座:摩羯座
人物生平
- 早期生活
維爾托夫(Dziga Vertov,1896年-1954年),原名Denis Arkadievich Kaufman,1896年2月2日生於一個俄屬波蘭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圖書管理員。維爾托夫有兩個弟弟,大的叫米哈伊·考夫曼(Mikhail Kaufman),從小熱衷於攝影,後跟從維爾托夫拍攝紀錄片;小的叫鮑里斯·考夫曼(Boris Kaufman),曾參與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後成為美國著名導演艾里亞·卡贊和西德尼·呂美特的總攝影師。維爾托夫早年在聖彼得堡求學,學習醫學和心理學,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追隨馬雅可夫斯基的未來主義詩人。1916年至1917年間,維爾托夫建立了一個"聲音實驗室",試驗聲音的各種蒙太奇效果,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給自己起了迭加·維爾托夫這個筆名。Dziga和Vertov這兩個詞都含有旋轉的意思,Dziga Vertov這個筆名預示了維爾托夫日後像陀螺一樣高速旋轉的電影生涯。十月革命後,維爾托夫加入了莫斯科的電影委員會,並當上了新聞片"電影周刊"的編輯。在擔任編輯期間,維爾托夫不僅加深了對電影的認識,而且還從堆積如山的素材中剪出兩部文獻紀錄片,《革命周年紀念》(1919年)和《內戰史》(1921年)。在這裡,維爾托夫遇上了一位熱心的剪輯員斯維洛娃,這位年輕漂亮的姑娘日後成了他忠誠的妻子和幫手。
- 電影真理報
1922年戰亂平息後,西方的故事片大批出現在蘇聯的電影海報上,維爾托夫對這些虛構的電影很是反感,覺得它們是生活廉價的替代品,和宗教一樣都是麻痹人民的鴉片。這時,維爾托夫開始以"三人委員會"(troika)為名義發表宣言,他在宣言中說,"電影的軀體已經被習慣的劇毒麻醉了。我們需要機會在這垂死的機體上做一次實驗,以尋找解毒的良方"。維爾托夫的三人委員會實際上是一個家庭電影小組,其成員是維爾托夫,他的妻子斯維洛娃,他的弟弟米哈伊·考夫曼。1922年5月,三人小組創辦了一份《電影真理報》(Kino-Pravda),這是一種按月發行的新聞電影,間或也出產一兩部具有正片長度的紀錄片,它們由火車送往各地放映。"電影真理報"這個名字來自於列寧1912年創辦的《真理報》(Pravda),它宣示了維爾托夫這樣一個電影理念:無產階級電影必須以真實為基礎。
《電影真理報》的放映一直持續到1925年。在這三年裡面,三人小組在一個老鼠成群的地下室里廢寢忘食地工作。維爾托夫的妻子負責剪輯,弟弟米哈伊負責攝影,維爾托夫自己擔任總指揮。米哈伊是個攝影狂,從早到晚扛着攝影機四處轉悠。他從不徵求被攝人的同意,經常是躲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裡,把市場、工廠、學校、酒店和大街上的活動給偷拍下來。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時代,攝影師和導演無需刻意安排,就能在生活中發現無窮無盡的內容。攝影機成了時代的見證和生活的眼睛,與此同時,一個新的術語"電影眼睛"逐漸醞釀成型。隨着時間的推移,"三人委員會"的規模擴充了,有了更多的支持者,這時,"電影眼睛人小組"(Kinoki team)成立了。1923年7月,維爾托夫發表了他著名的宣言《電影眼睛人:一場革命》。
- 清理電影語言
維爾托夫對電影語言的"清理",表面上看起來和愛森斯坦一樣只是在追求一種純淨的形式,骨子裡卻暗含着對紀錄精神的堅持和對"主題先行"的反對。在斯大林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維爾托夫的這種觀念是危險的,它無疑帶有"反計劃"的嫌疑。從1928年開始,凡是申請紀錄片項目和經費,都要提前準備一份詳細的"劇本"。這對於維爾托夫來說幾乎是無法容忍的,一個紀錄片工作者怎麼可能在進入生活以前,提前知道他要尋找的和記錄下來的是什麼"真理"呢?為了繼續他的工作,維爾托夫不得不做出了某種妥協。但是,他到底找准了一個機會,拍攝了一部醞釀已久的電影:《帶電影攝影機的人》(1929年)。這部經過精心剪輯的紀錄片是維爾托夫電影眼睛理論的直觀表現,是以膠片的形式發表的一份宣言,它沒有劇本,沒有布景,沒有字幕,也沒有演員道具,它是一場尋找"真正的國際化的絕對語言"的實驗,同時也是對電影眼睛人工作方式的一種示範。
- 有聲電影
維爾托夫老早就希望影片有聲。他根據他的"電影眼睛"的理論攝製的抒情的紀錄片,已變成了一種視覺化的音樂。在這種影片中,他經常加上一種交響樂式的解說詞,或一種嘈雜聲與音響的蒙太奇。這種畫面和語言分開的作法,直到今天,在紀錄片中還幾乎是一般的規則。
維爾托夫在拍了那部為卓別林非常欣賞的《頓巴斯交響樂》
(1931年)以後,又拍了一部傑出的作品--《關於列寧的三支歌曲》(1934年)。為了攝製這部影片,他搜集了所有關於紀錄這位已經逝世的偉大政治家的影片和唱片,在第二支歌曲里用傑出的蒙太奇手法把它們剪輯在一起。第三支歌曲描寫社會主義的建設,充滿優美的抒情情調。第一部分以中亞細亞一支民歌為內容,是最成功的一個插曲。它通過非常鮮明的形象和節奏感,描寫原來殖民地的人民獲得了解放,而且明顯地表現了作者所規定的整部影片的主題,即"從過去到將來、從奴隸生活到自由生活的全部過程"。
有聲電影的出現使維爾托夫能把他從1922年來倡導的"電影眼睛"和"無線電耳朵"結合起來,形成音畫對位的蒙太奇。他雖拒絕表現個人英雄,在各種主題上卻能把群眾轉化為個性化的英雄。但在《搖籃曲》一片(1937年攝製)以後,他的理論受到猛烈的攻擊,以致到他故世之前只拍了幾部作為任務的影片。[1]
人物理念
眾所周知,鏡頭是對生活現實的記錄。那麼,首先被記錄的一定是正常狀態下的生活。所謂完整的、規則的、具有明確意義的生活瞬間,會被毫不猶豫地選為畫面。相反,非常的、偶發的、不完整的、不具有明確意義的現實內容,則被理所當然地棄之一旁。可是,當維爾托夫登上大橋的頂端,爬上煙筒、塔和屋頂,躺在地面上仰視火車、其他車輛和行人(這些均為維爾托夫《帶攝影機的人》一片中的內容),把被一般人視為沒有什麼捕捉價值的睡眠、醒來、上班、遊樂等生活瑣事記錄下來時,儘管人們感到滑稽、陌生,甚至有幾分迷惑不解。然而,人們卻突然意識到,以前丟棄的不予理會的生活瞬間,下意識的活動,反而需要十分珍惜;以前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的生活片斷,反而值得一看。這種感覺使畫面在創作者的心中又增添了一種新的理解和認識。打個比方的話,畫面也像的喝水一樣,沒有雜質的蒸餾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沒有不完善、不規整,不具有明確意義的現實,同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
代表作品
《電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 1923年[2]
《前進吧!蘇維埃》(1926年)
《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年)
《第十一》(1928年)
《帶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年
《關於列寧的三支歌》Three Song about Lenin 1934年
《熱情:頓巴斯交響曲》 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 1931年
《搖籃曲》(1937年)
"電影眼睛派"時期的多集《電影真理報》,反映蘇聯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
人物評價
維爾托夫,一位在1929年就膽敢判處世界電影死刑的創世紀天才。他驚人的先鋒電影理論是幾十年之後著名的"真理電影"和"直接電影"世界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的源頭。天才的命運總是不幸的,38歲的維爾托夫就被剝奪了創作的自由。然而,天才從來都是時間的殺手。在《電影眼睛》、《帶攝影機的人》、《熱情》、《列寧的三支歌》中,他天才的電影才華今天仍令人眩暈和驚嘆![3]
人物影響
自1967年拍攝《中國姑娘》以來,特別是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之後,戈達爾與當時法國學生運動領導人讓·比埃·高蘭組織了"維爾托夫小組",聲稱他信奉蘇聯早期"電影眼睛派"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的理論,要用影片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武器,同時,"為了攝製革命電影,首先應該對電影進行革命"。戈達爾和它的小組拍了一系列的"政治影片"。其中包括《真理》、《東風》、《意大利的鬥爭》、《直至勝利》、以及《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