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里鄉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位置在黎平縣西北面,東接敖市鎮高屯鎮,南鄰德風鎮壩寨鄉,西靠孟彥鎮大稼鄉,北與錦屏縣啟蒙鎮毗鄰。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52千米。總面積16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羅里鄉戶籍人口17896人。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設置古州八萬洞軍民總管府,俗稱外古州。1984年5月,復置羅里鄉。截至2020年6月,羅里鄉轄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羅里村。

2011年,羅里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560元。 截至2019年末,羅里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1]

歷史背景

據光緒《古州廳志》地里志一第二頁載:"古州有里外之分,自宋至元明,建寨設州設長官司,皆外古州也。而里古州歷代具為化外生苗,雍正七年始開闢而版籍之,以隸府屬。 古州在府治西一百八十里"。《古州廳志》是現今榕江這個古州的地方志,里古州即現今榕江縣城。自宋至元明直到清朝順治康熙,設州設長官司的只有一個古州,即現今的黎平羅里,那時沒有"里古州""外古州"之分之稱。請看宋、元、明清史書只有稱"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古州軍民長官司"、 "古州蠻夷長官司"、 "古州長官司"的,沒有稱"外古州……長官司"的。直到清雍正五年設"古州鎮總兵",並建城修築石城牆成為軍事要地後,此時,沿續幾個朝代的"古州長官司"同時存在黎平羅里。為了區別方便,清朝地方政府把修築有石城牆的溶江"諸葛營"古州鎮稱"里古州",把黎平羅里"古州長官司"稱為"外古州"。

明朝繼宋、元沿續在黎平羅里設置"古州蠻夷長官司"。在清朝順治、康熙前,"古州長官司"(羅里)、黎平、銅鼓早就有軍政建置和任職長官。而"古州鎮""古州廳"(榕江)、下江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始有軍政建置及外地流官任職。"古州廳"與"古州長官司"的建置時間、地點、政權性質、任職長官來源等都不同,"古州廳"系由外地流官任長官的政權機構,"古州長官司"系由本地少數民族大姓家族世襲的"土司"。

悠久歷史-"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

歷史上黔東南地區黎平府轄區域內,曾經有過兩個"古州":一個是南宋理宗寶佑年間(1253-1258年)設"軍民長官司"、元朝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設"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設"古州蠻夷長官司"、清順治四年(1647年)沿續設置"長官司"的古州(今黎平縣羅里)。另一個是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始設"古州鎮總兵"、雍正八年(1730年)設置"古州廳同知"的古州(今榕江縣城)。

摺疊編輯本段鄉情簡介 羅里鄉位於黎平縣東北部,全鄉轄16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67個自然寨,總計3477戶,166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9人,少數民族占全鄉人口99.5℅。

全鄉總面積166平方公里。全鄉海拔450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6.0℃,無霜期281天。土質主要為厚層硅鋁黃壤和厚層硅質黃經壤。農業以生產水稻為主,次為油菜、紅苕、土豆等作物。林業產杉、松、雜木及薪炭林等,森林覆蓋率達55.7℅。

歷史交通

清水江上洲流域烏下江途經鄉政府駐地羅裡面過,去年動工修建的"三板溪"電站水尾到達羅里寨腳,今後將在羅里建立縣級碼頭。2004年通航的黎平飛機場距羅里境內約20公里,形成了水陸空交通便利的區優勢。羅里集貿市場在清光緒年間就開始建立,到羅里場購買銷售木材、布匹、日雜的商人很多。元代為"古州八萬連發總管府"駐地;明、清時期"古州長官司"衙門亦設在羅里寨中。改革開放以業,羅里的經濟社會得到較大的發展,交通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已實現全救通,農村電網已全部併入國網。

自然資源

開發

八卦金洞和羅里小河金洞的再續開發:此兩處金洞歷來就有群眾自發地開發,但是由於設備和技術的落後,未能較好的開挖資源。

羅里小城鎮建設:"三板溪"水電戰的修建及黎平機場的修建將給羅裡帶來無限商機,羅里的縣內叭一水碼頭建設成為必然。

產品

羅里3000畝梨園和1000畝板栗的後期管理:由於技術、資金、口種的原因,1995-2000年已建成的3000畝梨園和1000畝板栗基地,希望得到外商獎金、技術的投稿共謀發展。

羅里中藥材基地建設:利用羅里的山、水、氣候特點優勢共同發展天麻、桔梗等生態藥業。

羅里農副產品加工項目:這裡的農副產品多,但由於資金與技術缺乏,未能加工增值,希望您的投入互利發展。

羅里純淨水廠:我們這裡有純淨的天然泉水,水流量大,四季不枯,泉水無污染,沒有對人體有害成份,是優質天然飲用水。

景點

墨門山水庫庫區旅遊開發建設:墨門山水庫地處鄉境內,水上面積約1153.5畝,距世界之最高屯天生橋景區僅12公里、黎平機場15公里,這裡交通方便,什被完好,水抱小島、風景迷人,令遊客流連忘返,是休閒娛樂首選之地。鄉境內的石龍山風景區規劃八舟河風景名勝區共同開發建設,成為我縣旅遊資源的又一亮點。

文化民俗

居住在羅里鄉的人民,都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期以業,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不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且思想性強,藝術性很高,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

民間文藝方面:有故事、民歌、舞蹈、戲劇,特別是民歌中的山歌,早在前清暑期就形成"羅星腔"流行普遍。而戲劇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消失。

建築工藝方面:具有代表性屬於侗族戲台,羅里鄉侗族村寨都有戲台,它巍峨於寨中,是侗族村寨的一大特色,昔日的戲台,多因年久失修倒塌或寨火而毀。現在全鄉僅有樟溪、上龍、平地各存有一座。其次是涼亭和花橋,涼亭多系人字頂,花橋一般建於寨頭中間的小溪河流上。目前,花橋僅溝溪仍然保存。手工紡織有高林遂編的草蓆、下平頭的簸箕。刺繡鄉內各族婦女喜歡在門帘、背帶、枕頭、被面、鞋面、衣服等上面鄉花,採用平針、亂針等針法刺繡出各種花卉、人物、鳥獸等圖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