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吞併夏威夷的始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吞併夏威夷的始末

1893年1月17日,夏威夷王國最後一任君主利留卡拉尼女王試圖對憲法進行修訂,卻引發了一場政變,夏威夷王國被推翻。

政變的幕後黑手,是正處於擴張西進年代的美國。通過這次政變,美國將夏威夷逐步收到囊中。對於領土擴張,美國頗有手腕,除了政變,美國還擅長利用戰爭,贖買等手段,此前美國就通過美墨戰爭收割加州,通過美西戰爭把手伸到了太平洋;而在聖路易斯安娜收購案中,美國更是將領土加倍擴張。

美國領土擴張至太平洋東海岸後,位於太平洋中部,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夏威夷群島,成為其垂涎的目標。

一、美國人很早就開始進行經濟和文化層面的滲透

不過,夏威夷王國自1810年由卡美哈梅哈大帝統一後直到被政變前,為美、英、法、日等世界主要強權國家所承認。因此,美國雖然從未掩飾其野心,但要想吞併夏威夷,有三個障礙需認真應對,否則不僅吃相難看,甚至會遭列強反對。

第一個障礙,土著人是否願意。

為此美國人很早就展開了行動,進行經濟和文化層面的滲透。

二、夏威夷王國居民的生活方式已大致與西方無異

經濟層面的做法是逐漸控制夏威夷經濟命脈。

夏威夷盛產檀香木,捕鯨也是夏威夷的支柱產業。於是,歐美商人大肆掠奪以上資源。開發殆盡後,夏威夷支柱產業就轉變成更利於西方資本控制的蔗糖種植業。

特別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北方商人在此開發蔗糖種植園來彌補失去的南方原料供應。夏威夷國王選擇加強與歐洲貿發展,以減少對美國經濟上的依賴。可最終還是失敗了,美國憑藉地利優勢,令夏威夷成為其經濟附庸,並藉此開始滲透夏威夷的政治。

文化層面,夏威夷王國被迅速同化。

歐美移民幫助土著修建醫院、學校等,甚至為土著人創造自己的文字,使得土著居民迅速融入近代世界,客觀上也令土著失去了自我認同。

種種因素下,夏威夷王國居民的生活方式已大致與西方無異,在政治體制方面還建立了議會,實行君主立憲制。這客觀上為美國最終操縱選舉、發動政變提供了制度可能。

三、美國人準備侵略夏威夷

土著們被「溫水煮青蛙」,緊接着美國要處理第二個障礙:西方列強。美國人吞併夏威夷勢必會引發這些國家的不滿。為此,美國選擇兩步走。

第一步,在19世紀70年代之前先穩定住各方。

當時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是世界霸主,法國則在克里米亞戰爭後,重拾帝國雄心。日本作為島國,同樣有吞併夏威夷的野心。

為此,美國很早就承認了夏威夷王國的主權。

但美國高舉門羅主義,早就將夏威夷這塊肥肉劃入自己的「盤子」。只因60年代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才先放棄這已經快入嘴的肥肉。

英、法這對兒世仇了解美國人。故雙方互相利用:英法因地緣處於劣勢,為避免美獨占,且互相又擔心對方獨占夏威夷,決定簽署協議承認夏威夷王國主權;夏威夷國王則利用各方矛盾,夾縫中獲得獨立地位。

第二步,趁機搞事情。

美國內戰後開始着手吞併夏威夷。而此時,世界局勢的變化也給美國提供了契機。

英法兩國此時紛紛將殖民注意力放在亞洲。如在1876年,英國正式吞併印度,法國同樣開始重點經營中南半島,還和清政府打了一場中法戰爭。另外,普法戰爭的失敗,法國實力已然開始走下坡路了。

日本明治維新後實力迅速增強,但其主要擴張方向在東北亞和中國台灣地區。時間上來看,美國發動夏威夷政變時,日本正在抓緊甲午海戰的備戰,也無暇夏威夷。

四、美國吞併夏威夷,是打着美好的旗號一步一步實現的

一切外部條件就緒後,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美國要面對第三個障礙,面子上的障礙,它得為自己的「吞併」尋找合法性。為此,美國又分了三步。

第一步,走「法律程序」,扶植代理人。

1874年,夏威夷第六代國王路納利羅去世。按照王國憲法,如果國王未指定繼任人,由國會選舉新任國王。

競選者有兩位,一位是具有四分之一英國血統的前王后艾瑪,屬親英派;一位是貴族酋長卡拉卡瓦,屬親美派。美國人則抓住機會,操縱議會選舉,令卡拉卡瓦成為新一任國王。

可卡拉卡瓦畢竟還是個國王,不願接受議會對王權的限制,主張擴張王權。只不過博弈的最終結果是,由親美的本地商人和議員控制下的議會獲勝,他也被迫1887年簽署刺刀憲法,國王權力被大幅削弱。例如議會可撤銷國王的否決權。換句話說,美國要將卡拉卡瓦變成虛位君主,以實現由美國控制的議會主導下的「民主」。

第二步,美國出兵保護夏威夷的利益。

在40-50年代,英法曾出兵夏威夷,美國就曾硬懟回去,稱要維護夏威夷人的獨立。

卡拉卡瓦去世後,他的妹妹利留卡拉尼繼位女王。女王想收回國王的權力,決定強行修改憲法。而她修憲也不僅為了自己,同樣還為了土著居民的權利,因為她決定取消了美歐居民的投票權,並降低原住民的選舉門檻。

此時就得提到勞倫·A·瑟斯頓,這位出生並成長於夏威夷王國的政治家、商人。他和當時美國駐夏威夷公使共同策劃了一個叫「兼併俱樂部」的組織。提高原住民選舉權重必然會損害他們代表的美歐商人的利益,因此反對修憲。

於是,當女王打算強行修憲時,「兼併俱樂部」覺得時機已到,以美國僑民受到生命和利益威脅為由,發動政變,請求美國陸戰隊前來幫助。

美國欣然選擇出兵。由於雙方軍事實力相差懸殊:巡洋艦VS加特林機槍,結果毫無懸念。女王出於避免流血的原因,選擇投降。夏威夷共和國成立。

第三步,美國發動夏威夷舉行全民公投。

在美國的操弄下,1898年夏威夷共和國決定「滅亡自己」,主動將主權移交,成為美國海外屬地,夏威夷總統轉身一變成為總督。1959年,夏威夷舉行全民公投,作為美國第五十個州加入聯邦,美國用公投為吞併做最後的合法性背書。

可見,美國吞併夏威夷,是打着美好的旗號一步一步實現的。而一切的開始,或許可以從夏威夷陷入「資源陷阱」,喪失經濟自主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