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窯青釉刻花「吳牛喘月」紋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耀州窯青釉刻花「吳牛喘月」紋碗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耀州窯青釉刻花「吳牛喘月」紋碗
年份:金
類型:瓷器
規格:高7.6厘米,口徑21.3厘米,足徑6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窯口:耀州窯
關鍵詞:耀州窯 青釉 刻花 吳牛喘月 菱形開光 開光
藏品鑑賞
耀州窯青釉刻花「吳牛喘月」紋碗,紋碗,金,高7.6厘米,口徑21.3厘米,足徑6厘米。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內外施青釉。碗內菱形開光內刻一輪明月高懸天空,一頭水牛前腿直立,後腿彎曲而跪,頭部昂起,口微張。水牛周圍及開光之外刻以花草紋飾。
此碗釉色瑩潤如玉,刻花刀法流暢犀利,構圖簡潔明快,是耀州窯的一件優秀之作。
碗心中的圖案原名「犀牛望月」,經過考證應為「吳牛喘月」。它出自《世說新語》:「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間,故謂之吳牛也。南方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圖案反映了北方金人統治下的漢族百姓對戰亂帶來的沉重的生活壓力深感畏懼的心理。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藏館歷史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取消清帝溥儀帝號並將其逐出紫禁城。李石曾先生當即建議設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員會,及清室善後委員會,並於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遜帝溥儀早已將1200餘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寶運出宮。
1933年華北形勢突變,於是國民政府命令:故宮南遷文物。當時共計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北平故宮本院也留有相當多的珍品。後來又因八年抗戰,日本入侵南京,故宮文物再向西遷,分為北、中、南三路經火車和水運。經三年多至四川。後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又再度運回南京。
194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將文物運往台灣本島保存,因戰爭形勢突變只運了三次,其中第三次擬搬運1700箱,由於運輸艦艙位餘地有限,加之僅有24小時裝船時間,結果只運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大陸;但運至臺灣的文物皆為精挑細選的文物,所以意義仍十分重大。1萬多箱南遷文物中總共運臺2972箱,占南遷箱件數的22%。期間南京中央政府曾下令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選擇留平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經火車運至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後來一箱也未運走。四散中國各地的古物已在1970年代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但仍有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重慶博物館等機構收藏保存清代故宮文物。
中華民國政府在1965年11月12日位於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恢復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存放在臺灣的2972箱文物。為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區分,稱其為稱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台北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