耥秧好比賽歌會(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耥秧好比賽歌會》是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耥秧好比賽歌會
伏天到了,耥秧季節也就到了。
耥秧是舊時水稻種植中中耕除草的一道生產工藝,曾經有一種專門用於耥秧的工具——秧耥子。耥秧又稱耘耥,在耥秧工藝中,縱向為耥,橫向叫梳,縱向使用長耥耙,橫向使用短耥耙(現代人所見到的只有耥了)。
農人們多喜歡耥秧。因為到了耥秧季節,地里的農活就已經不那麼緊了。而且,耥秧時的風光好,天頂上雖然是炎炎烈日,但四處卻有禾風,稻田裡秧綠水白,空中有鳥兒在飛,水中有青蛙在鳴,而且,每逢耥秧,農夫必是要唱歌。那歌當然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山歌。
歌聲首先從耥秧工具開始:「耥子生來四排釘,根根鐵丁一個樣。稻田裡鬆土又鋤草,秧根不扯難生長。」山歌道出秧耥子的特徵和耥秧生產的目的:秧耥子,船形,木製,1尺2寸長、7寸寬,底面釘有四排鋒利的尖釘作耥齒,一端裝有一帶孔短把,短把孔中可裝置長竹柄供操作。耥秧時,耥齒在秧棵間來去耥耘,耥松土壤,耘去雜草(耘出的雜草就地掩埋,作為肥料),扯斷秧根(水稻生長有換根之說)。
大多耥秧手就是山歌手,他們一邊耥秧就哼出一首首山歌來,「耥秧要唱耥秧歌,這邊唱來那邊歡,耥得草淨地也平,耥鬆土壤活秧棵,耥得死田成活水,耥得秧苗綠油油。……耥秧不把歌來唱,稻不生根只生蟲。」一天的暑氣和勞動的疲勞就在一陣陣山歌聲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耥秧人並不把耥秧當成勞動,而是當成一種娛樂。直到今天,當跟一些曾經耥過秧、唱過山歌的老人說起耥秧唱山歌的往事來還是眉開眼笑,一個個依然沉浸到對當年耥秧生活的懷念之中,也許,他們懷念不僅僅是耥秧和唱耥秧山歌本身,更有當年耥秧唱山歌的意境:「郎在田裡把草薅,妹妹家中把手招,妹妹叫一聲哥哥吔,你快快上岸來,歇歇、涼涼、再去薅。」「妹兒妹兒你別心焦,我這一行田頭就要到,上了岸我就來陪你,喝茶逗趣任你挑……」
耥秧山歌歌詞的內容多源於生活,反映的多是生活中的趣聞奇事和男歡女愛。大家知道,當年唱山歌純屬自發,屬於自娛自樂,山歌愛好者們白天在地里一邊耘稻、耥秧,一邊唱山歌,晚上,幾個人坐在場院裡,一邊乘涼一邊你想一句我湊一句編着歌詞,然後反覆演練,好的山歌必然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演唱之中不斷地得到改進和提升,最後才得以流傳開來。一首《四耥歌》唱道:「頭耥拔草補黃秧,行行筆直禾稻長。稗子雜草除乾淨了,日頭曬熱風吹涼。二耥豎稻把田松,新作秧耥握手中。橫耘豎耥草除盡,稻禾長得綠蔥蔥。三耥稻禾唱山歌,行行稻禾綠油油。耥得草根翻了白,爛在田中變肥土。四耥耨草熱湯湯,隔夜擱田早起忙。稻葉戳眼汗如雨,喜得秋熟稻上場。」這段耥秧山歌的每一個字和詞都是原生態的,帶有濃郁的泥土氣息。
耥秧季節的蘇中農村,山歌聲連連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簡直就是一個賽歌的會場。
耥秧耥出鄉村古老的民歌,秧耥子則是演奏這些民歌的樂器。唱山歌時,秧耥子在耥秧人來來去去地松秧根,薅水草,隨着山歌的旋律節奏,點擊着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也點擊出農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