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稿的典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腹稿的典故,民間故事。[1]
故事內容
初唐詩人王勃,少年時即有才名,後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被稱為初唐四傑。王勃詩風清新,為文也沉雄博麗,冠絕一時,着名的《滕王閣序》就是他的膾炙人口之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更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傳說他寫文章,先把墨磨好,再以被子覆面臥床,然後起而疾書,文不加點,一氣呵成,時人謂之腹稿。後常稱下筆前的構思為「腹稿」。清趙翼《不寐》詩:「老來無寐夜景清,聊營腹稿待天明」,即用此典。
註: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文學主張
王勃的文學主張表現為「立言見志」的創作思想、 「文章經國之大業」的教化功能,但王勃的作品則呈現出「高情壯思」與「雄筆奇才」相結合的雄壯美、「氣凌雲漢,字挾風霜」的風格取向及其「感序緣情,登離寄賞」的表現方式。造成這種衝突的原因是王勃的文學思想雖然直接繼承其祖父王通的觀點,但他的文學創作則遵循了文學發展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