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層位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自然資源層位性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規範用詞 自然資源層位性
英文對照 grad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名詞定義 自然資源系統的結構排列和各類資源內部的組成,都具有一定的序列,表現為明顯的層位性。如果我們把自然資源層位看成一個垂直的剖面,則礦產資源主要存在於土地的下層,岩石圈內部;土壤生物與陸地水資源則位處土地的表層,即生物圈和水圈;氣候資源則處於垂直系統的最上層,即大氣圈。
所屬學科 資源科學技術 > 資源科學總論
名詞審定 資源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見載刊物 《資源科學技術名詞》 科學出版社
公布時間 2008年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