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時代(阿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自行車時代》是中國當代作家阿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自行車時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影視劇開始在內地流行,由此,我們掌握了一些新名詞,比如「游車河」。看到銀幕上香港不良青年開着轎車在車流中穿梭,我們的眼裡充滿了羨慕。我們的城市里也有「車河」,自行車匯成的「車河」。每到上下班高峰時段,還會形成「潮汐」景觀。十字路口,紅燈轉綠燈的瞬間,自行車洪流奔湧向前,蔚為壯觀。
那個年代,青少年向成年人進化的過程中,學騎自行車是一項必修課。那時自行車男女有別,男式自行車中間有條橫槓,女式的沒有。這條橫槓決定了「啟動」方式的不同,男士左腳踩踏板,右腳蹬地滑行,然後,像騎馬般腿從車後方邁過去,完成起步過程。女士直接坐上坐墊,一踩踏板就出發了……
橫槓的存在極大地增加了學騎車的難度,偏偏我們家只有一輛28「大型車」,練滑行起步時,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不久,我發現學校有位老師騎車頗具個人風格,他總是選一棵樹,扶着它在車上坐穩後,用腳蹬樹獲取初始動力,完成起步。我學他這種方法,果然就沒摔跤了。後來進了單位,發現滑行起步還衍生出一項騎車禮儀。每天上下班,大家都會以下馬姿勢右腿邁步下來,蹬地滑行經過廠門,再跨上去騎行。偶爾有人不這麼做,直接騎進騎出,門房大爺就會很不高興,斥之為「沒有禮貌」。這套禮儀是誰發明的?何時開始在全國流行?卻沒有資料可以查到。
我擁有第一輛「私家車」是在上班後第二年,花了150元,當時我的工資是120元。這個價錢已經算很便宜了,因為大嫂在自行車廠工作,才拿到的出廠價。大嫂所在的廠在湖北同行業中算是大廠,所以,被上海某名牌自行車廠選中,作為聯營單位,可以使用他們的商標。大嫂在廠里屬於老實人,有些人是不需要花錢買自行車的,今天往圍牆外扔一個輪子(有人接應),明天再扔一個,後天扔個車架子,一組裝就行了。大嫂干過最有「魄力」的事情,是拆了辦公室剛安裝的新吊扇拿回家,用家裡一台舊吊扇做了替換……
作者簡介
阿紫,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