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香椿(王吳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芬芳香椿》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吳軍的散文。
作品欣賞
芬芳香椿
「門前一樹椿,春菜不操心。」從微雨的清明到溽熱的立夏,椿樹豐盈着單調的餐桌,溫暖潤澤了乾澀的腸胃,可以說香椿樹是春回大地時給人們帶來的第一筆豐厚的饋贈。
過去,在農村,家家戶戶都在房前屋後栽上幾棵香椿樹,無需澆水施肥,椿樹便沐雨而生,經風而長。農家的盤飧中便多了一道珍饈美味了。
香椿是我國的特產,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古籍《禹貢》《左傳》《山海經》均有記載。金代詩人元好問寫過「溪童相對采椿芽,指使陽坡說種瓜」的詩句,描述了在古代的房前屋後、溪邊路旁就已廣種香椿。
較之於香椿樹,招搖的楊柳,嫵媚的桃杏,早已吐綠綻翠,花開花謝。香椿樹是發芽比較晚的樹。幾陣春風,幾場透雨,香椿樹發芽了,紅彤彤的椿芽如一張張欲開還閉,嬌羞欲語的小嘴,讓人心生憐愛。香椿長到一拃許,就該採摘了。香椿季節性強,採摘要抓住時機,采晚了,芽長葉大,便老而無味,成了棄之不顧的「菜椿」。讀馮恩昌老人的鄉土散文,知道了椿芽有三品:一曰:黑香椿,色紫紅,香味濃郁,肉質肥嫩,入口無渣,是為上品;二曰紅香椿,色澤淡紅,香氣撲鼻,鮮嫩無骨,稍次之;三曰青香椿,色為翠綠,有清香,味淡雅,又次之。馮老真是得其三味者。
椿樹一般可以採摘兩到三次,頭茬香椿是捨不得吃的,拿到集市上換回一月的油鹽,或作為饋贈佳品走親訪友,讓大家也嘗個鮮。二茬、三茬才會捨得自己吃。生活艱難,歲月易老。清苦的生活因有了香椿的調劑,親情濃了,滋味醇了,日子便平仄有韻的暢行無阻,一路走來。
母親將剛採下來的椿芽洗淨,用開水汆一下,切成細末,加蔥姜,淋上麻油,拌到手擀麵里,那就是香椿蔥油麵了。或者汆好瀝淨水,加蒜泥、味精、香油,做成涼拌香椿芽,活色生香,讓人胃口大開。另一種普通的吃法是:用細鹽揉搓好,放到小罈子里密封、發酵,一段時間後,拿出來吃,鮮嫩無比,可作一年裡下飯的鹹菜。
作者簡介
王吳軍,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