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芮姓 |
中文名: 芮姓 外文名: Rui Xing 源出於: 姬姓 出 自: 《桑柔》 時 代: 晉國 |
芮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芮姓出自姬姓。上古時候周文王手下有個卿士叫作良夫。後來周武王打敗殷商,建立了周朝,把良夫分封到芮(今山西芮城陝西大荔一帶)為伯,稱為芮伯。芮伯的後代建立了芮國,世代在朝廷裡面做官。後來,芮伯的後代都以國名為姓,世代如此。春秋時候,芮國被併入晉國,芮國的王族做了晉國的貴族,他們保留了自己的姓氏,成為芮姓的起源。在古代,芮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扶風。[1]
目錄
基本介紹
芮源出於姬姓。周武王克商,封同姓建芮國(今陝西大荔縣朝邑城南),伯爵;芮伯在周成王時任司徒,子孫世襲為周朝卿士。周厲王時,有個叫芮良夫的,他見厲王和榮夷公千方百計搜刮民財,曾加以勸阻,還寫了《桑柔》一詩(見《詩經.大雅》)來諷諫。芮國後來被秦穆公吞併,芮伯後人以國名為姓,稱芮氏。
姓氏起源
字音:芮ruì
芮姓望族居扶風(今山西芮城陝西咸陽東)、平原(今山東平原縣南20里)。
始遷祖:芮某,清初自長超山芮家田入贅吳興丁氏,遂從丁姓。摘自《丁氏族譜》清。存二冊。ST171-2。
芮姓出自姬姓,是以國名作為姓氏的。是周卿士芮伯之後。周武王時,封有同姓芮國(今山西芮城陝西大荔縣朝邑城南),芮伯在周成王時任司徒,子孫世襲周朝卿士。周厲王時芮良夫見周厲王和榮夷公千方百計搜刮民財,曾加以勸阻,還寫了《桑柔》一詩來諷諫。芮國在春秋時被秦穆公攻滅,芮伯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稱芮氏。
第一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芮荔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芮氏歷史悠久,有史書記載芮氏出自姬姓,芮氏起源於陝西。歷史上芮氏的原來聚居在今陝西省的咸陽地區。
「望水而居曰芮,芮通於內。」在夏王朝時期,居於渭水河畔的部落建有芮荔國,其發源於甘肅的渭水支流芮河兩岸水草豐美,所以就加上草字頭,為芮氏的芮。後商湯的族人從山西起源,跨過黃河,滅掉了位於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的大禹後裔西侯國,建立了一個跨河而居的芮荔國,並在夏、商時期成為西方諸侯之一。
到了殷商王朝末期,西伯侯姬昌崛起西岐,推行仁治,受到各諸侯的尊敬。當時芮荔國為了擴張,與禹國之間為一塊土地發生了衝突,芮侯與禹侯兩個國君就一起去找西伯侯姬昌去評理。行至西岐境內,看到周族人都互相友愛,人們都把禮讓作為一種國風。兩個人感到很慚愧,於是就回到了各自的國家,相互禮讓,彼此謙讓那塊土地,以至於那塊土地逐漸變成了閒田。
周族在西伯侯後期,在姜太公的輔佐下迅速強大起來,後在周武王起兵滅掉了商紂,建立了西周王朝。
由於禹國和芮荔國與殷商王朝血緣相承,因此在滅亡了殷商之後,在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03年)也將芮荔國、禹國一併吞滅,把其地都改封給姬姓貴族。
亡國之後的子姓芮國王族和國民分散到冀州(今山西運城芮城縣即先秦的冀州河北縣),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芮荔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芮氏,姓氏起源遠早於姬姓芮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山西芮氏。
第二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對卿士姬良夫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姬良夫,是周卿士芮伯之後。
周武王姬發開國時期,封同姓王族於故芮荔國之地(今山西芮城陝西大荔朝邑東南一帶),伯爵,建有芮國。芮伯在周成王姬誦執政之時(公元前1103~前1081年待考)擔任大司徒,其後裔嫡支子孫世襲周王朝的卿士,皆稱芮伯。
芮國傳至周厲王姬胡執政時期(公元前878~前841年在位),芮伯姬良夫見周厲王和大夫榮夷公一起,千方百計地搜刮民財,遂撰寫了著名的《桑柔》一詩給予諷諫、勸阻,他嚴厲譴責周厲王用小人,行暴政,招外侮,禍人民的罪行,並直接指責榮夷公:「王室其將卑乎!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胡可專也?」
芮姓
在《桑柔》之中,姬良夫還明確陳述了救國之道,堪稱千古名篇。周厲王因此十分惱火,竟把姬良夫流放到彘邑(今山西霍縣)。後來周厲王被王朝一群正直之臣逼得逃亡,悽慘死在彘邑,天道循報。
芮國,在春秋時期的周襄王姬鄭十二年(公元前640年)被秦穆公嬴任好攻滅吞併,後世齊景公姜杵臼的寵妾芮姬,就是姬良夫的後裔。
芮國滅亡之後,芮伯的子孫便以先祖的封國名稱為姓氏,稱芮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陝西芮氏。
遷徙分布
芮姓望族居扶風(今山西芮城陝西咸陽東)、平原(今山東平原縣南20里)。在中國的版圖上,芮姓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芮姓歷史悠久,有史記記載芮姓出自姬姓,芮姓起源於陝西。最初是以國名為姓,後來因戰敗,芮姓子孫就以封地為姓,歷史上芮姓的主要聚居地在山西芮城陝西的咸陽和山東的平原縣。今天,從南到北,芮姓隨處可見。
芮正賢有解釋,說望水而居就是芮,芮通於內,因此,到秦始皇時期,搞這個郡縣制的時候,在山西芮城縣陝西大荔的芮國,占據之地就建了一個內使郡,芮荔國大概是在夏,因為芮河這個地方,水草特別豐富,所以就加上草字頭,為芮姓的芮,芮國從陝西起源,滅掉了大荔縣當時的西侯國建立了一個跨河而居的這麼一個大國,所以在夏商的時候,它都是西方之長。
千百年來,這古老的江河,印證着芮姓播遷的歷史,就在這芮河兩岸的廣大地區,芮姓在這裡世代農耕,芮姓人家,以其尊師愛子,勤於農耕,崇尚文化,樹立了良好的家風,至今仍為芮姓子孫所敬仰和推崇。
歷史
從黃河岸邊到龍虎山下,芮姓為中華文化的繁榮寫下了輝煌的篇章,宋朝時期的芮及言,曾寫過少飲酒、飽吃飯,勤出廳,公事辦,這四句簡單的話語,激勵過許多地方官為百姓做好事,芮及言以公正無私、勤於察訪,為民辦事,深得民心,其實早在周武王時期,芮姓就已經是名人輩出了。
芮姓起源
周武王的時候,芮伯曾經做了一首旅巢命,周承王的時候,芮伯還是顧命大臣,因此可見,在周朝呢,芮伯始終做着相輔的位置,周厲王的時候,芮伯叫芮良夫,這個時候芮已經帶有姓和名的存在了,叫芮良夫,他因為對周厲王有看法,勸周厲王改惡從善,曾經寫過十六張桑柔,歷史上也有這個記載,周厲王后來因為遭到國人的反對,就客死於異鄉,到了秦穆公的時候呢,秦穆公就覺得枕邊不能允許他人酣睡,於是就在出兵滅掉梁國的時候,也順便把芮國給滅掉了,芮國亡掉以後,芮國的子孫,都以芮為姓,流散於四地,所以在全國各地都有芮姓的存在。
從古至今,歷經歲月變遷,芮姓從芮良夫開始,歷經唐宋明清,每一個朝代都出現過剛正不阿的清官,明代知府,芮麟以明於政體,吏民信服,謫戍邊,遺之金,無所受的清廉之風,為後人留下了千古佳話。
芮國被滅亡以後,芮國的子孫都改姓了芮氏和芮伯氏,在當時,周朝主管著作和簡冊,還有諸侯卿大夫爵位分封,這個官當時叫內使,內使的子孫,就以他祖先的官名為姓,叫內使,所以,內使氏,內氏還有芮伯氏,隨着歷史的演變,還有姓氏的簡化,最後都改成了芮氏,所以芮氏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很有名的家族。
從陝西的芮河岸邊,到南國的龍虎山下,芮姓人家不斷播遷,雖然芮姓在百家姓中不是一個大姓,然而,這古老的姓氏,悠遠的歷史,同樣會帶給人們許多有趣的故事。
郡望堂號
堂號
「桑柔堂」:周厲王時,芮良夫為士卿,厲王無道,寵信奸臣榮夷公。芮良夫作《桑柔》詩諷刺厲王。大意是追究奸臣慫恿厲王做壞事,使國家危亡。這首詩載入《詩經.大雅》。厲王惱了,竟把良夫流放到彘。結果厲王被直臣逼得逃亡,死到彘。
郡望
《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芮氏望出平原郡。《姓氏考略》中記載:芮氏望出扶風。
1、平原郡:西漢初年置郡。在今山東省北部平原縣一帶。
2、扶風郡:漢代置右扶風,三國魏改為扶風郡。在今山西芮城縣陝西省長安縣西。
芮姓家譜
家譜
洪藍倉口芮氏宗祠
·【天津寶坻】芮氏族譜,分卷,不詳,明刻本一冊,人民大學·【江蘇溧水】平原芮氏三宗大同譜,不詳,(民國)芮逸夫纂,民國三十七年(1948)餘慶堂木活字本,江蘇溧水縣漁歌鄉
·【安徽桐城】皖桐芮氏續修宗譜,二十四卷,(清)芮學之等修,清光緒十年(1884)活字本二十四冊,人民大學
·【不詳】芮氏族譜,不詳,清光緒鈔本八冊,北圖 ,註:記事至清光緒五年。
芮姓字輩
宗釗誠元世,平洪棟嘉民,發訥語金紹,繼斌庭玉頭。 摘自《芮氏族譜》 。
芮姓名人
古代名人
芮良夫:周厲王時,曾作《桑柔》之詩刺王。
·芮挺章:唐代太學生,有《國秀集》。
·芮及言:宋代上高縣知縣,字子及。蒞政精勤,嘗書所坐屏後曰:「少飲酒,飽餐飯,勤出廳,公事辦。」官三載,始終如一。
·芮麟:明代知府,字志文,宣城人。由國子生累官台州知府,明於政體,吏民信服。清廉寬簡,有古循吏之風。謫戍邊,遺之金,無所受。以慈惠稱。後起為嚴州知府。
·芮釗:明代甘肅巡撫,字宗遠。在鎮三年,邊境寂然。卒於官,貧無以為斂。人服其清操。 寶坻芮氏第一人。
芮寧:明肅州衛(今酒泉)人。任嘉峪關游擊將軍,正德十一年九月,土魯番滿速兒犯肅州,寧以七百人與戰沙子壩,全體陣亡。
·芮城:清朝學者,江蘇溧陽人。他博通經書,文章在當時風靡一時,後來隱居著書,40多年不進城市,著有《禮記通志》、《綱目分注補遺》等書。
·芮燁:宋代人,字國器,一字仲蒙,陸游稱讚「落筆龍蛇仲蒙帖」。弟芮煇字國瑞,兄弟二人,潛心於學,同科登第,雍容儒雅,時稱二芮。 (紹興十八年同科登第)
·芮毓:宋代人,敕封為奉政大夫。
芮振朝:大力士芮振朝,寶豐縣肖旗鄉韓店村人,字郵師,號盈升,他一家幾代皆以武功著稱。據《寶豐縣誌》載,芮振朝從小就酷愛練武,清道光癸卯科中解元,擢御前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