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花燈戲的曲調
|
|
|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曲藝。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
劇種簡史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江西、廣西、浙江、湖南、湖北、雲南、貴州、重慶、 四川,以及陝西等地,是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屬於傳統漢族民間小戲劇種。 花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載花燈藝術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隸州志》,說「城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採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輒繞庭而唱《十二月採茶》之歌」。這裡記載的是遵義的玩燈習俗。而貴陽的玩燈習俗則見之於康熙年間田雯編輯的《黔書》,其中無名氏的《春燈詞》有「椎髻花鈴唱採茶」、「串作花燈蹀躞行」句。寫貴陽近郊玩燈的情景。詩中「採茶」即《十二月採茶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花燈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特點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 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伴奏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本世紀60年代以來,隨着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板腔體和綜合體三者並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聲腔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另還有一種古老的尺調,僅一支曲子。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面,有大琴、套胡、戰鼓等。湘南花燈戲音樂源於當地民歌、小調及其他民間歌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和融化風俗音樂和外來的曲調。湘南花燈戲的過場音樂可分為吹打曲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花燈戲的打擊樂,源於當地民間的打擊樂,隨着花燈戲藝術發展,引用和變化了一些祁劇的鑼鼓點子。
套路
在表演藝術、腳色行當、舞台美術方面,這三種花燈戲也各呈特色。湘西花燈戲在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花燈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態的扇法、幽默風趣的矮樁身段。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各種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的不同動態,經過提煉加工,藝術地使用在「套子」和「圈子」中。新中國成立至今,花燈戲得到新生和發展。湘南花燈戲對傳統劇目和音樂進行了收集整理,並創作了一批新劇目,不斷提高了演出質量,湧現出了《劃線》《十月花》《張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優秀的劇目,參加省、地級會演。湘北湘西花燈戲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在最近的十幾年裡,湖南花燈戲又有了許多的發展。不少專業和業餘劇團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創作出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劇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內容的傳統劇目,為湖南花燈戲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表演
花燈、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 志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竹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着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由於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傳統劇目
劇目方面,幾種花燈戲也各有特點。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湘北花燈戲的劇目比較多,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湘南花燈戲隨着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劇目也不斷增多。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此外,花燈戲在湘南乃至粵北一帶流傳,與其它劇種在交流吸收移植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花燈戲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戲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劇目40餘個。此外,還有對子調節目40個。
花燈戲的劇目多取材於舊小說、民間故事和民間小調等。傳統劇目有《劉三妹挑水》(獲1956年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餘藝術匯演二等獎)、《拜年》《放牛攔妻》《替嫁》《王二編誆》《洗褲玩燈》《幺爹勸賭》《姊妹觀花》《上茶山》《楊三送妹》《萬三掏菜》《巧英曬鞋》《蘇幺妹挑郎》《盤查》等三百多出。從戲曲改編的劇目有《柳蔭記》《玉簪記》《武二殺嫂》《蒙正趕齋》《殺狗勸夫》《平貴回窯》《仁貴投軍》《風亭趕子》《轅門斬子》《陳姑趕潘》《石秀殺嫂》《五台會兄》《玉蜻蜓》《槐蔭記》《三擊掌》《王彥章擺渡》等數十齣。根據民間唱本改編的條綱戲劇目有《紅燈記》《二度梅》《八仙圖》《蟒蛇記》《滴水珠》《昭君和番》《琵琶記》《白鶴傳》等數十齣。[1]
參考文獻
- ↑ 萬載花燈戲的主要曲調有:「花燈調」、「小調」、「平調」三大類,網易訂閱 2019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