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漁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花腔漁鼓是一種流傳於安徽省蕭縣的傳統曲藝藝術形式,也稱漁鼓道情,是蕭縣最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由蕭縣藝人薛本信吸收當地民歌號子和其他曲種音樂,自創多種花腔,豐富了寒腔漁鼓曲調,故又稱做「薛派花腔漁鼓」;主要在皖北、豫東地區流行。2008年12月4日列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8。*[1]
歷史淵源
花腔漁鼓,也稱漁鼓道情,是蕭縣最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傳說1573年-1620年(明萬曆年)間,就有道情藝人演唱;1825年(清道光五年),藝人被邀到縣衙內宅,演唱寒腔漁鼓;1919年,蕭縣藝人薛本信在寒腔漁鼓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其他曲種——民歌號子和徐州梆子戲的營養,新創的曲調有花腔,尾音花腔和襯字花腔等。豐富了寒腔漁鼓曲調,故又稱做「薛派花腔漁鼓」;主要在皖北、豫東地區流行。
主要特點
蕭縣漁鼓道情曲調,除寒腔漁鼓原有曲調外,新創的有慢板花腔、流水花腔、襯字花腔、尾字花腔等;演唱者衣冠整齊,左臂抱鼓、左手打簡板,右手擊鼓,前期唱戒惡從善曲目,莊重嚴肅。後期唱以反映黎民百姓生活的《黑驢段》、《翻車段》、《借髢髢》等段子時,生動輕快,聲情並茂;經常演出的中長篇曲目還有《絲絨記》、《小姑賢》、《雷公子投親》及《孟麗君》等。
蕭縣漁鼓道情,除新創花腔外,重要特徵還有:一是打破簡板平直擊拍的方法,把連板、捋板、花板交叉運用,又在一板三眼中增加多種裝飾花板;二是擊鼓時,融抹、挑、彈、捻手法於一體;三是發聲時也用舌齒音,表白方言帶幾分梆子戲韻味;四是擅長摹擬各種人物的動作姿勢和腔調等;擊鼓時,融抹、挑、彈、ran於一體;發聲時,氣吞丹田,有時也用舌齒言,使學唱時聲腔變化多姿。花腔漁鼓,還善於摹擬各種人物的動態和腔調,形象逼真、聲情並茂。
代表作品
《黑驢段》是蕭縣漁鼓道情傳統小段。寫梳妝打扮的新媳婦回娘家,新郎倌穿着藍大褂兒,挎着紅包袱兒。新娘跨上調皮的小黑驢,這驢兒生的白尾巴尖兒、白尾巴根兒,白頂門兒、長了四隻白銀蹄兒。新娘頭上梳了一座廟兒,廟裡梳了三尊神,紅臉是關公,白臉是劉備,叉叉鬍子是張飛兒。一路上爬山過河,小黑驢撒歡四蹄生風,小夫妻象吃了蜜樣甜到心底。
此曲段蕭縣漁鼓藝人薛本信經常演唱。全曲情節雖然簡單,但因唱詞生動有趣,演唱時薛本信用了垛口、貫口和襯字等方面的技巧,再加上優美的舞蹈動作,整個演出,從頭至尾,妙趣橫生,洋溢着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墜子、琴書也有此曲目,但情節略有不同。墜子演員呂明琴,擅唱此曲,唱遍安徽、河南各地。
成績榮譽
蕭縣藝人薛本信演唱段子最為精彩。1958年在原蚌埠地區曲藝會演中演出的《翻車段》、《黑驢段》、《借di di》和《王剛畫廟》均獲獎。同年前三個段子參加了安徽省首屆曲藝觀摩匯演,又榮獲了三個一等獎;其中的《黑驢段》被省、地確定為進京參加全國曲藝會演的曲目。蕭縣花腔漁鼓具有着重要的審美價值、藝術價值和大膽的改革精神,深受上述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觀眾。
參考資料
- ↑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2009-02-18 [21 三月 2020] (中文).